定义乌克兰的胜利导致西方内部裂痕加剧

侨英 February 25, 2023 09:45

西方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目标不明确、观点不一,导致裂痕不可避免地不断加深。

2月20日,美国总统乔·拜登突然访问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强调华盛顿在乌克兰与俄罗斯冲突中对乌克兰的强有力支持。乌克兰国防部表示,拜登的到访向普京总统发出了直接信号。一天后,即2月21日,这位美国领导人在波兰华沙皇家城堡外再次宣布将与乌克兰站在一起。

然而,拜登在华沙的讲话中只是继续澄清乌克兰冲突是一场防御性努力,而没有明确指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为基辅带来胜利。

2月23日,乌克兰士兵在顿涅茨克地区巴赫穆特附近驾驶一辆T-64坦克。图片来源:路透社

《国会山报》观察员马克·托特和乔纳森·斯威特认为,维持生存并不意味着胜利,这将是一场持久战。这些观察员表示,拜登总统谈论的是冲突,而不是胜利,这背后有他自己的理由。

观察家马克·托特和乔纳森·斯威特评论称,拜登政府不愿使用“胜利”一词,是因为美国国家安全团队内部担心俄罗斯一旦失败将会发生什么。莫斯科曾多次警告称,将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可用手段来保护其领土和人民。然而,迄今为止,克里姆林宫尚未表现出直接使用核武库的迹象。

西方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目标不明确、观点不一,导致裂痕不可避免地不断加深。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继续阻挠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批评这些国家“延长乌克兰冲突”,甚至说:“这是基辅的冲突,不是我们的。”

与此同时,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有自己的谋求自身利益的策略。埃尔多安先生为芬兰和瑞典加入了北约设定了条件。这位土耳其领导人还鼓励俄罗斯将土耳其打造为莫斯科未来在黑海的天然气管道的全球天然气枢纽。

就连北约成员国、地中海小国克罗地亚也反对西方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在乌克兰冲突的结果上,“老北约”国家——法国、德国和英国——与“新北约”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和罗马尼亚——之间似乎出现了分歧。一方似乎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另一方则希望击败俄罗斯。

近日,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呼吁西方国家取消一切军事援助限制,迅速向基辅提供与俄罗斯冲突所需的武器。

美国退役陆军将军巴里·麦卡弗里警告称,乌克兰“缺乏长期坚持下去的装甲和深度打击武器”,并表示基辅的失败是现实的可能性。

前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退役中将本·霍奇斯认为,胜利的关键在于克里米亚。他称其为“决定性领土”。

联合国通过决议,呼吁结束俄乌冲突。

24/02/2023

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