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毕生致力于慈善事业
(Baonghean.vn) - 这位老兵在激烈的渭川前线经历了生死,在军队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退役时,他给自己定下了座右铭:“只要我活着,我就会帮助别人,做慈善工作。”
Vi Xuyen的回忆
1977年入伍的士兵高巴文(生于1958年)来自越南演州省(Dien Chau)的芳历1村,1979年他与390师的战友们一起开赴北部边境的渭川(Vi Xuyen),保卫边境免遭中国军队的入侵。渭川多为岩石山脉,地势从边境向内陆逐渐降低。中国一侧是高原,有利于部署大规模兵力进攻越南。而越南一侧的地形非常不利于部署大规模兵力进行防御和分工,也不利于运输和后方支援。

万先生说:在渭川前线,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为了维护国家边界的主权,决心与敌人争夺每一个战壕和每一个制高点。每天下午四点行军,第二天早上我们都会听到大多数同志坠崖身亡的消息。有些人带着微笑、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离开,但当晚他们就不得不永远地离开,在陡峭的悬崖和深深的峡谷中。有些山峰被推后了3米多。这场战争非常激烈,以至于我们的同志们称渭川为“世纪石灰窑”。在这场战争中,为了夺取和保卫我军和人民的土地,进行了多次极其激烈的战斗,我军击伤数万中国军队,迫使他们撤退到边界的另一边。胜利非常辉煌,但我们的损失也非常惨重。 4000多名干部战士和同胞英勇牺牲,其中大多数未满20岁,有的师牺牲战士达400—600人……
“至今,在渭川战场上,仍有数千名烈士的遗骸散落一地,我们至今仍未找到,许多烈士的坟墓在墓地里没有名字……”范先生回忆道。虽然自己只在战场上战斗了7个月,但战友们的鲜血和泪水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为了和平、为了维护和平,我们成千上万的战士英勇牺牲……
深深的感激
高伯文先生退伍后,在军队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包括第一军博物馆馆长。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出色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全心全意地生活和战斗,无愧于“胡伯伯战士”的称号。因此,复员回乡后,他始终牢记要履行对战友们的承诺,不能让那些为他做出过贡献的战友们的家人陷入贫困或住上破败的房子。

就任奠和乡老战士协会主席后,他立即与地方政府联系,了解尚有困难的战争伤残烈士家属的情况,并制定了相关援助计划。范先生表示:“根据政府第22/2013/QD-TTg号决定,一些住房困难的烈士家属获得了国家预算2000万越南盾的援助,但这笔资金不足以修复许多家庭破旧的小房子。因此,我制定了各种计划和方案,联系并呼吁更多人伸出援手。”
通过联系多家由奠和乡子弟出资的大型企业,范先生在2016年筹集了超过2.4亿越南盾,用于建造4栋房屋。此后,他每年都会联系并呼吁为政策受益人建造3-4栋房屋,每栋房屋资助5000万至8000万越南盾。由于已经获得了巨额资助,动员民众、村民和邻里的支持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从2016年至今,范先生已经呼吁为政策受益人、有功之士和其他孤寡老人建造20栋房屋。
除了为有功者和贫困者募集修缮房屋的资金外,老兵高巴文还动员了来自远方儿童等善心人士的捐款,为贫困病患、遭遇工伤事故的工人以及处境困难的家庭免费煮粥。对他来说,做慈善最重要的是要为困难家庭牵线搭桥;在使用筹集到的资金时,要始终保持透明、公正,避免误解和猜疑,让受助者感到温暖,让施助者感到快乐。“要吸引慈善捐款,我必须让人们相信,相信是因为我通过我过去的工作而建立的,相信是因为我通过我,就能确保有需要的人能够以透明、公开和正确的方式收到这些资金。”老兵高巴文分享道。

凭借其在慈善事业中的出色表现和良好的声誉,退伍军人曹巴文于2022年被任命为县红十字会副主席。在这个职位上,他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慈善事业中的素质。“对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说,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如何传播每个人与人道主义行动相关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和必要的支持。”

目前,在演州县,仍然有很多困难户和危房需要社区的帮助。高巴文先生相信: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就要继续前行,继续联系,继续做出更多牺牲。
高伯文老兵多次被誉为学习和践行胡志明思想、道德和作风的典型。对他来说,学习胡伯伯并不难,但必须不断修炼、不断践行,使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熠熠生辉,更要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敬仰和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