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委员张氏梅向黎鸿峰总书记和张本镇英雄烈士敬献鲜花和香火。

清维 DNUM_BGZAJZCACD 18:30

(Baonghean.vn)——9月16日下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张氏梅同志到国家纪念碑—总书记黎鸿峰纪念地(兴原)、张本国家历史遗迹地(杜良)上香。

bna_IMG_0848.JPG
位于国家纪念碑的黎鸿峰总书记纪念馆——位于兴通乡(Hung Nguyen)的黎鸿峰总书记纪念地。摄影:Thanh Duy

出席仪式的还有: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府副总理黎明开,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黎明雄,越共中央委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黄当光,越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企业集团党委书记阮龙海。各中央委员会、中央办公厅领导代表……

bna_IMG_0893.JPG
越共中央常委张氏梅与党、国家和乂安省领导一起,向黎鸿峰总书记故居敬献鲜花和香火。图片:Thanh Duy

乂安省领导有:太清贵同志——中央委员、省委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省国会代表团团长;阮德忠同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黄义孝同志——省委副书记;省委常委同志;……

bna_IMG_0915.JPG
张氏梅同志向黎鸿丰总书记敬香。照片:Thanh Duy

在位于乂安省兴原县兴通乡兴风村的国家纪念碑-黎鸿峰总书记纪念地,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委员张氏梅和中央省、乂安省领导敬献了最芬芳的花篮、香火,对党的第二任总书记黎鸿峰的贡献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慰问。

bna_IMG_0922.JPG
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府副总理黎明开同志上香悼念黎鸿峰总书记。图片:Thanh Duy

黎鸿峰同志本名黎辉团,1902年出生于乂安省通朗乡(现雄通乡,兴原县)一个工人农民家庭,是一位坚定、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共产党员,忠于祖国,为人民奉献。

作为20世纪30年代初革命低潮时期党工作的领导人,黎鸿峰同志与党中央委员会一道,为恢复党、恢复革命运动、保持人民的战斗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细致、坚持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其中,提出行动纲领和成立党的对外指挥委员会是两项至关重要的事件。

bna_IMG_0939.JPG
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黎明雄同志上香悼念黎鸿峰总书记。图片:Thanh Duy

黎鸿峰同志也是一位热情的国际革命活动家的典范,他巧妙地将真正的爱国主义与纯粹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结合起来。

bna_IMG_0955.JPG
义安省省委书记太清贵敬香纪念黎红防总书记。照片:Thanh Duy

黎鸿峰同志现年40岁,从事革命活动20余年,是越南党、国家和人民的杰出领导人,胡志明主席的优秀学生,国际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坚定战士,乂安省的优秀子孙。黎鸿峰总书记毕生致力于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始终把革命利益置于个人生命和家庭幸福之上。

bna_IMG_0989.JPG
越共中央常委张氏梅与党、国家和义安省领导一起在长盆敬献香火,缅怀英雄烈士。图片:Thanh Duy

当天下午,张氏梅同志率代表团前往杜良县美山乡张本国家历史遗迹地敬献鲜花和香火,向为祖国独立自由而牺牲的优秀儿女表达敬意、钦佩和深深的感谢。

bna_IMG_1019.JPG
张氏梅同志在1968年10月31日在长本村牺牲的13名青年志愿者的集体墓前敬香。摄影:Thanh Duy
bna_IMG_1039.JPG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1968年10月31日在长本村殉职的13名青年志愿者的集体墓前敬香。图片来源:Thanh Duy
bna_IMG_1057.JPG
中央和义安省领导在1968年10月31日于长本县牺牲的13名青年志愿者的集体墓前敬香。图片:Thanh Duy
bna_IMG_1095.JPG
张氏梅同志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听取关于1968年10月31日13名青年志愿者英勇牺牲的讲解。图:Thanh Duy

长盆地是一块神圣的土地,是革命英雄的光辉象征,是同志和同胞在民族解放长征中浴血奋战的地方。

抗美援朝的这片“火线”,烙下了几十万青年为救国而杀出长山的炽热足迹,青年男女把十八、二十岁的青春年华投入战争、炮火和枪林弹雨,怀着乐观、求生的热情和对祖国的责任感投入到危险之中。

bna_IMG_1138.JPG
张氏梅同志率代表团举行献花敬香仪式,缅怀在长盆烈士纪念碑前牺牲的1240名烈士。图片:Thanh Duy
bna_IMG_1243.JPG
张氏梅同志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向1968年10月31日逝世的13位青年志愿者纪念碑上香。摄影:Thanh Duy
bna_IMG_1281.JPG
中央领导在1968年10月31日牺牲的13名青年志愿者纪念碑前上香。摄影:Thanh Duy
bna_IMG_1317.JPG
张氏梅同志在张本国家历史遗址栽种了一棵纪念树。图片:Thanh Duy

1240名优秀子弟倒在这条传奇的路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1968年10月31日317连13名青年志愿者的英勇牺牲。

清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