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莺的叫声渐渐消失了

邓忠坚 February 14, 2024 21:28

(Baonghean.vn)—— 得知人民艺术家洪英于 2 月 13 日晚因中风去世,享年 70 岁,许多人都感到非常悲痛。

不仅南方的义河人民,而且她的朋友、同事和全国各地热爱维语、军乐和诗歌旋律的观众都感到失落,失去了一位毕生致力于贡献和传播各种民间文化的敬业艺术家。

人民艺术家洪英本名阮氏洪万,来自河静省石河县石莲乡,出身于一个有着悠久传统中医传统的家庭。她自幼便对维族、夷族民歌和歌筹文化有着独特的天赋,生活在一个充满维族、夷族和歌筹文化的村庄。长大后,尽管从事会计和统计工作,她仍然对维族、夷族民歌怀有特殊的热爱。她熟知许多古老的维族、夷族民歌、侨族故事和诗歌,并逐渐运用民间和原始素材创作了许多诗歌作品。

1989年,她前往南方,她对唱歌和向所有人传播民间文化的热情广为人知。她参加了许多俱乐部,将她的歌声、民歌和民谣带给胡志明市和南部各省市的人民。

2016年在胡志明市义静商会的支持下,创立了义静南部维族和延族民歌俱乐部,带领俱乐部多次参加胡志明市政府的重大文化艺术节目、胡志明市电视台和胡志明市广播电台的电视和广播节目;参与收集民间文化遗产,配合大学和教育机构举办诗歌节目、维族和延族民歌表演、民俗文化等。

1-1922.jpg
人民艺术家洪英在舞台上表演。

她组织制作了一套侨诗CD,涵盖北、中、南三省风格;出版了4本诗集、1本节日书,编纂了2000页的诗集《乂阳有许》,其中收录了乂安、河静等地600多位典型作家的1800多首诗歌……凭借她不懈的贡献,根据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的提议,2022年3月4日,功勋工匠阮红樱被国家主席授予“人民工匠”称号。

此外,她还因其在创作、表演、研究和保存各种民间文化方面的杰出成就,荣获多个部委、行业、地方和越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颁发的奖状和奖项。

2-1480.jpg
工匠洪英出席总统授予“人民工匠”称号的仪式。
3-1572.jpg
工匠洪英于2023年3月被总统授予“人民工匠”称号。

人民艺术家洪莺在年轻时一直朗诵和唱歌,直到2024年甲申新年那天突然中风,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唱歌了。她以热情、热情和对民间文化的奉献精神继续唱歌。

人民艺术家洪英在多次对话中表示,民间文化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一座金矿,是越南人民乃至全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越南15种传统民间文化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偶然。只要文化存在,就有根源,因此有必要加以保护、弘扬和传播,让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和热爱更多种类的民间文化。

她的担忧也十分真切,尤其对于那些像她一样热爱并终生致力于民间文化的人来说。在一个扁平化、多媒体的世界里,充斥着从国外输入的新文化形式,许多人已经淡化或变得漠不关心,忘记了诸如“维”、“严”、“歌筹”、“崔”、“蔡良”、“官和”等民间文化类型……

4-1160.jpg
人民艺术家洪英在舞台上表演。

人民艺术家洪莺始终真诚朴实地生活,渴望发掘古老的民间文化遗产,尤其是毗、夷两族的文化遗产,并渴望传播传统音乐和文化遗产。无论文化艺术活动规模大小,无论是在胡志明市还是在全国各省市,尽管她年事已高,且曾中风,但只要受到邀请,她总是兴致勃勃、热情高涨地参加。

每当我和她坐在一起聊天时,我和周围的人都会静静地听她热情地讲述渭族、岩族、歌筹族遗产的价值,讲述《翘传》和其他民俗文化……她每说一句话,都会大声吟诵和歌唱,仿佛在阐释什么,营造出一种奇特而迷人的氛围。

在春节前,她还在故事里跟我分享了她想举办一个关于向年轻人推广民俗文化的研讨会的愿望。她想与多家教育机构合作,推出更多生动易懂的民俗文化项目和讲座,让年轻人认识到我们祖先在民族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的深厚价值。她仍然怀揣着许多梦想和抱负,但如果没有她,这条路就如同春天里渐渐消逝的金莺啼鸣,给那些热爱维、钦和民俗文化的人们留下许多遗憾。

邓忠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