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干部工作:用“诚信尺度”衡量干部

陈光荣 March 30, 2024 08:47

在财产和收入申报审核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干部党员自我申报的诚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2024年3月13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主持召开越共十四大干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图片来源:Tri Dung/VNA)

对于近期选拔党的战略干部,阮富仲总书记提出要求:不允许有缺点的人进入第十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其缺陷包括:财产申报不实,有快速致富迹象,拥有多处房产、多处土地、大量其他资产但未说明其来源等。

双重效果

政府关于财产和收入透明度的第78/2013/ND-CP号法令第4条规定:申报财产和收入的目的是使主管机关、组织和单位了解有义务申报人员的财产和收入,从而使该人员的财产和收入透明化;为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的管理服务,有助于预防和制止腐败行为。

申报义务人有责任按照申报表的规定自行申报信息,并对申报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腐败通常是为了满足对财富和物质的贪欲,因此财产申报是核实官员财产透明性,是发现官员是否贪污腐败的手段之一。

财产申报除了可以预防腐败,更重要的是,官员的资产透明、收入来源合法,是维护官员廉洁清廉的重要途径。认真、公正地申报核查官员的财产,也能增强官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根据《反腐败法》(2018年),对申报财产、额外收入来源作不诚实申报或者不诚实解释的,将根据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照《反腐败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国会、人民议会候选人作虚假陈述的,应当将其姓名从候选人名单中剔除。拟任、改任、核准或指定职务的候选人,作虚假陈述的,不得任、改任、核准或指定职务。

“诚实”的衡量标准

政府报告显示,自2022年2月8日至2023年4月30日,已有超过13,000人的资产和收入得到核实,其中54人因未诚实申报资产、收入和解释增加资产的来源而受到纪律处分。

典型案例是前越共中央委员、槟椥省委书记黎德寿。在2023年10月2日至8日召开的越共中央第八次代表会议中,黎德寿因“不诚实、不完整、不一致地申报和说明财产来源及变动情况”而受到党内处分,撤销其一切党内职务。

原越共中央委员、槟椥省委书记黎德寿。图片来源:越通社

当然,这位曾经担任战略领导的干部,在申报财产时撒谎是有原因的。2023年12月14日,Tho先生因“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私利”的行为被提起公诉,并被暂时拘留。

然而,通过定期核查发现的虚假申报财产案件并不多,很多时候,官员受到纪律处分或刑事调查时,其之前的失信行为才被揭露。

第78/2013/ND-CP号法令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导致干部、公务员和党员的财产收入申报工作未能实现预定目标,未能满足党、政府和人民的期望。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职能部门对申报的检查、核实、评估和结论处于开放状态。资产申报的数据和信息几乎是“单行道”,主要依靠申报人的自我认知。​​资产被检查、核实的人数相对于庞大的申报数量而言,只占很小的比例。

许多专家、老党员和选民在向党、国会和政府提出关于预防和打击腐败及选拔干部措施的意见时建议,为了确保财产申报和控制工作取得实效,应严格执行政治局关于加强党在财产申报和控制工作中的领导的2014年33-CT/TW号指示和政府关于对机关、组织、单位中担任职务和权力人员的财产和收入进行控制的第130/2020/ND-CP号议定,其中强调了限制不诚实财产申报行为的方法。

具体来说,要加强对党和国家财产申报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和监测,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行为;对违反规定的组织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直至没收来源不明的财产和收入。

在资产和收入申报审核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干部党员自我申报的诚实性日益受到重视。越是重要的干部,越要以身作则,公开透明地申报个人财产。

是否诚实申报和解释财产来源,是衡量干部和党员“诚信”的一个简单而清晰的标准。相反,那些申报不诚实的人,必须被视为缺乏足够的道德素质,无法在党和国家机关中立足,更不用说被选拔到战略干部队伍中了。

如果让不诚实的人进入党的领导层,哪怕是财产公示这样最起码的行为,不但革命事业会受到严重损害,而且党的声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不要把财产收入申报当成“形式程序”或“预定程序”,而要认真执行,这是防止腐败、消极情绪、加强干部党员道德素质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月27日,被告出席Van Thinh Phat案一审庭审。图片来源:Thanh Vu/VNA

越共“救难航班”、越南共产党、万盛发、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福山……等事件再次表明,许多官员,包括高级领导人和战略要员,即使能避开“糖衣炮弹”,也可能因为“裹着大量糖衣的子弹”而落败。

如果对干部和党员的财产收入进行有效的审查和核查,就能在侦查机关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查明当事人的严重违法行为之前,及时发现干部和党员“快速致富、多房多地、多财多源”等不正常现象。

陈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