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来自高原的家长们翻山越岭,为孩子们加油,鼓励他们参加高中毕业考试。

美河-德映 June 28, 2024 13:27

三年来,孩子们远离家乡求学。在民族寄宿学校就读的家长们,把孩子托付给了老师和学校。因此,为了孩子最后一次来这所学校,他们不远万里,下山来鼓励孩子参加考试……

虽然已经很晚了,但我还是想带孩子去考试。

经过500多公里的行程、乘坐两辆公交车,今天早上8点多,家住Con Cuong县Thach Ngan乡Ke Tre村的Lo Thi Thanh女士终于来到第二少数民族寄宿高中看望她的孩子。

路途遥远,旅途艰辛,她赶到的时候,孩子已经考了初三。她还没见到孩子,就坐在宿舍后面,偶尔望向考场,希望孩子能静下心来,好好考个好成绩,让她的梦想成真。

bna_d4(1).jpg
12C班学生的上课时间 - 少数民族寄宿制第二中学。图片:My Ha

这次Thanh女士的旅程不仅是她一个人的,还有丈夫和母亲。两年前,由于生活困难,她决定前往北宁,在工业园区的一家工厂应聘保安工作。她家有两个孩子,长女是Lu Nha Uyen,目前就读于少数民族寄宿制高中二中12年级D班。二女儿上九年级,今年夏天初中毕业后,她决定辍学,跟随母亲来到工业园区。如今,她上学的希望就寄托在了Nha Uyen身上。

bna_d1-1-.jpg
鲁雅媛的父母前来鼓励她参加比赛。照片:Duc Anh

在外打工的这些年里,Thanh和孩子们很少见面。她的丈夫负责孩子们的教育和家长会。她不知道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如何,但她自豪地说,在Ke Tre村,附近能考上寄宿学校的好学生并不多。每年,Uyen都会收到一张奖状,然后拍照寄给她的母亲。

离开孩子多年,Thanh女士一直因为无法照顾孩子而感到愧疚。所以,当孩子高中毕业考试时,明知自己无能为力,她还是决定向公司请4天假,回家探望和鼓励孩子。

晚上9点,她从北宁乘车前往Cay Chanh地区(Anh Son)。到达时,母亲和丈夫已经在等她了,一家三口乘车前往省级少数民族寄宿学校。陪同女儿的,是Nha Uyen的祖母Vy Thi Nhung女士,她补充道:“Uyen是我最大的孙女。我只希望她考试好,能像她梦想的那样考上外语学校。以后,无论她多么贫困潦倒,我都会尽我所能,让她考上大学。”

bna_uoc-mo(1).jpeg
考试季来临,少数民族寄宿高中二校的学生们寄托着成千上万个梦想。图片:NTCC

相信你的孩子,相信学校

由于远离市中心,如今,民族二中宿舍楼被学校用作家长宿舍。早上八点,围栏另一边,考生们正准备第二天的考试,而这边的宿舍却同样安静。房间里,三三两两的家长聚在一起轻声聊天。四周,依然是孩子们去考试的热闹景象。

bna_d2.jpg
来自归合县周里乡的阮春江先生和他的妻子来鼓励儿子参加考试。图片来源:美哈

珠里乡楼村的阮春江先生是阮春海(12C1班)的家长。前天儿子开始参加高中毕业考试,他和妻子就坐校车去学校。他到学校后,被安排和儿子住在一起,但前两晚,他要求住在隔壁房间:“昨晚考试结束后,儿子还学习到很晚。我想陪在他身边,但又怕影响到他,就要求住在隔壁房间。我不想让他知道我很担心。”

江先生和妻子都是个体户,收入主要依靠几个农活。幸运的是,他的孩子们都很乖巧勤奋。可惜的是,他的大儿子在归合中学就读,没能考上警察学院。后来,他的儿子加入了安全部队,现在退伍了,工作也不稳定。

bna_ph(1).jpg
民族寄宿制第二高中两位家长时隔37年再次相聚,共同鼓励孩子参加考试,他们欣喜若狂。摄影:Duc Anh

海是家里的老二,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所以,从初中开始,海就考上了区级寄宿学校,后来又考上了省级寄宿学校。现在,这位男生也梦想着考上警察学院,所以他决心参加高中毕业考试。

谈起儿子,他说:“在这里读书的三年里,学校和班主任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家里什么都不用操心。考试前,他跟我说,他爸爸不用下去,只要走几步路就能到考场,可我心里还是不放心。这么多年,我把儿子交给学校和老师照顾,现在我得亲自下去鼓励他了。”

昨天,我的孩子考完试回家说他考得很好,我太高兴了。我相信我的孩子,也相信学校。我们是辛勤劳作的劳动者,“牺牲自己的生命,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找到一份专业或领域工作,然后去政府部门工作,过上好日子。

img_0704(1).jpg
少数民族寄宿制中学二校学生期末复习会。图片:My Ha

为了共同鼓励孩子参加考试,时隔37年,高氏兰莺家长——桂风县前风乡龙光村的曹春静先生和罗氏庆和家长——罗前风先生在少数民族寄宿制高中二号考场上相遇。

以前,他们俩是同班同学,但各自从事不同的职业,一个是农民,一个是老师,所以很少有机会见面。如今,他们偶然相遇,握手问好,互相分享着好消息:丁先生的长子现在就读于人民警察学院,冯先生的长子则就读于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此次前往荣市鼓励孩子参加毕业考试,两位父亲依然对女儿蓝莺充满信心,蓝莺已获得省优秀学生竞赛二等奖,可以直升大学;而庆和则怀揣着考司法学院的梦想,对自己充满信心。

谈起孩子们,丁先生和冯先生欣慰地说:“我们送孩子上学,其实并没有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但我们会一直支持他们,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拥有美好的未来。”

民族寄宿制第二中学,少数民族学生比例接近100%。今年该考点共有368名考生报名,大学录取率100%。

往年,该校毕业考试成绩在义安省名列前三,多名学生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大学。

2023年,该校有12名高分学生受到表彰,与潘佩珠天才中学一起,成为全省获得表彰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

美河-德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