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保安“红本”发放含糊不清
多年来,许多当地人一直对坐落在杜良一中(杜良县多山乡)校舍内的一栋坚固房屋感到好奇。这栋房屋位于学校前角,毗邻两条道路。正面紧邻15号国道,侧面紧邻乡间沥青路,另外两侧紧邻学校。过去几年,这栋房屋擅自打开了学校的后门,导致许多学生在校门紧闭的情况下偷偷溜出去买东西或逃课。
“学校那么方正,突然冒出一栋房子,看起来太突兀了。我们不明白,谁会把学校的地皮卖给别人住呢?”一位大山乡的老居民问道。

据记者调查,这栋房子位于一块原属于杜良一中学校的土地上。后来,当地政府不知何故给学校保安发放了土地使用证,让他可以居住和做生意。几年前,房子被转卖给了别人。目前,房子上贴着招租告示,寻找长期租户。
谈及此事,杜良一中一位前领导表示,自己在该校工作了20多年,后来成为学校领导,直接处理土地问题,因此非常理解。
当时我被指派从头到尾参与解决这个问题,不只是我,学校里所有的老师、校长以及周围的人都知道,这块地以前是属于学校的。
杜良一中前任领导

1992年,杜良一中划拨土地,迁至现址。阮文荣先生从学校成立之初就一直担任保安,直至今日。后来,阮文荣先生向学校借用了侧门的保安亭,用来售卖甘蔗汁和守卫大门。后来,阮文荣先生为了生意,又扩建了保安亭,建造了更多保安亭。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后来几年,Vinh先生每年都给学校交50万越南盾的地费。直到2007年左右,董事会开会说已经过了正常的缴费期限,但Vinh先生还是没有交那50万越南盾。之后,Vinh先生拿着钱来找董事会缴费,同时还出示了土地使用证。当时学校很惊讶,校长只能笑着说,‘你们已经有红皮书了,干嘛还要交钱给学校?’”杜良一中原领导回忆道,并补充说,当时Vinh先生获得的那块地是红皮书,面积是63平方米。2不过,根据记者的记录,这块地块目前的面积不少于100m2。2。
管理松散
据多良一中原领导介绍,学校发现保安人员在学校土地上持有红皮书后,立即前往调查原因。 “这事儿责任在地方政府。当时,给当地居民或国家机关发放红皮书还是县人民委员会的职责,手续非常简单。学校调查后发现,所有土地证都是由县人民委员会领导的公社签发的。比如,今年到明年,公社会改多少地块的用途,给多少宗地签发,然后发给县里。县里有公社的资料,印制了一系列土地证,不用签字,就发给公社;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多出很多证。或许有人有关系,才能弄到这些土地证。所以,杜良一中保安拿到了土地证,却没有签发。”杜良一中原领导说。他还说,当学校发现这件事时,给荣先生签发土地证的领导早已退休了。

学校是划拨的土地,没有权力要求拆除那栋房子,只好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当地政府。不久之后,我就直接和公社政府沟通,给学校办了土地使用证。但当时,学校要想拿到红皮书,必须经过政府的测量和规划,学校还要在规划图上签字。我一看规划图,学校一角的面积是63平方米。2“保安所在的那块地被涂成红色,还打了个问号。我都说了,这是学校的地,怎么会打个问号?看样子,学校领导没在规划文件上签字,所以后来学校也没拿到红皮书,这个文件就一直搁置着,直到我退休。”杜良一中原领导补充道。
与此同时,阮文荣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他承认,这块地以前属于学校,但后来“学校和公社给了我”。“这块地是公社和学校当局商定的,因为我家有政策,所以才给我的,”文先生说。他还补充说,自从杜良一中在建时,他就在那里担任保安。“以前这里治安薄弱,我胆子大,所以学校很爱我。学校看重我,公社也关心我,所以把地给了我。多山公社和董事会同意把地给我父母,让我去做保安。我父亲去世后,我就把这块地抵押了,”文先生补充道。他不记得这块地是哪一年被授予的红皮书,也记不清具体在哪里了。他只记得当时学校副校长和大山公社领导给他确认了这块土地,但目前没有任何文件和记录。
“当时学校先是借钱给我卖甘蔗汁,后来又借给我卖狗肉……但我没有租房子。我一分钱都没付给学校。” Vinh 先生肯定地说。

杜良一中校长黎德雄先生表示,2016年他来学校上班时,保安也来过,并递上了红皮书。“当时我不太了解。但回来后,看到他已经有红皮书了,就只好收下了。”黎德雄先生说。他还表示,2018年,学校要办理国家级学校的注册手续,需要土地使用权证,所以学校同意签署规划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