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农历七月十五,义安乡村的温暖与团聚

休伊·舒 DNUM_BIZAIZCACE 18:30

对乂族人民来说,农历七月十五是一个重要而神圣的节日:“一年有七夕,一年有正月。”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各省人民都会热切地准备迎接七夕,祭拜七夕,怀着感恩和敬意,一起追根溯源,追思祖先,缅怀族人。

全年七月满月

月圆日早上,南城乡(Yen Thanh)潘公福先生(20岁)和母亲早早起床,煮鸡肉、糯米饭,准备2盘糯米饭和鸡肉,1盘祭拜祖先,1盘带到教堂。

阮福先生说,他是河内商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农历七月十三晚,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匆匆坐上大巴返回家乡,与家人欢度农历七月十五。

福先生表示,他这次中秋节回来,是为了代表家人祭拜祖父母、祖先和父亲,这既是责任,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和感恩。

bna_5.jpg
莲城乡(安城)居民的满月节供品托盘。图片:潘城

潘家的祠堂里,从农历十三开始,子孙们就聚集在一起,清理祭祀用品,布置神台,摆放祠堂里的物品。十四、十五晚上,家里的子孙们还会不断敲响祭祀鼓。

十四日晚上,亲戚们会准备好糯米饭和鸡肉做夜祭,十五日早上,在教堂做完祭祖后,他就会回家祭拜祖先。

bna_tt.jpg
农历七月十五,大同乡(Thanh Chuong)一户人家的祖坛。图片来源:An Nam

“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已经安排好时间返回家乡庆祝农历七月十五,以表达对祖先和父亲的敬意,”Phuc先生说。

bna_4.jpg
清安族(Thanh Chuong)农历七月十五的糯米饭和鸡肉祭品。图片:An Nam

对于沿海村庄义切乡(Nghi Loc)的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遗迹和传统仪式,他们在七月满月之际欢庆公社成立 70 周年。

宜切乡青年联合会书记杜文胜先生介绍说,为了庆祝七月十五日的中秋节,从13日起,各宗族都会按照习俗,动员子孙到宗祠打扫、擦拭、消毒,悬挂国旗和节日旗帜。从14日下午开始,各宗祠将同时焚香。

bna_3.jpg
满月祭拜结束后,义切乡(义禄)杜氏后裔欢欣雀跃,享受着祝福。图片来源:安南

在庆祝宜切公社成立70周年的氛围中,该地已开展体育、文化、艺术活动,动员群众清理村道小巷,在房屋前、道路两旁悬挂国旗......使满月节更加热闹、温馨。

bna_ngdl.jpg
农历七月十五,祭祀队伍在位于多良县玉山乡的黎家祠堂准备祭祀。图片来源:安南

对于清章县人民来说,准备迎七夕、祭拜农历七月十五的满月气氛也和“春节”一样热闹。

陈定家族是同文乡的一个大家族,拥有两座主要宗祠:老宗祠位于联芳村,族长是陈定代;小宗祠位于前光村,族长是陈定宫。从这两座主要宗祠发展出许多分支宗祠。农历七月十五,陈定家族的宗祠都会举行盛大的月圆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子孙都会回到家乡庆祝月圆节。从七月十二日起,族长们宣布子孙将聚集在宗祠,清扫、重新装饰宗祠,并扫墓……

bna_ty.jpg
满月供盘完整精巧。摄影:安南

十四日晚,宗庙和分庙都会举行祭祀仪式。十五日过月圆节,家家户户至少要准备两盘以上的供品,一盘供奉宗庙,一盘供奉祖先。有些家庭甚至会准备三四盘供品。供奉宗庙的是一盘糯米饭配鸡,鸡的形象多种多样,有卧鸡、立鸡、飞鸡……很有特色。

仪式结束后,根据各支系的不同,他们会在教堂聚餐,或者各自回家。大多数人会各自回家,但教堂是专门为远道而来的子孙“保留”的地方。仪式结束后,他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和社交。安排在教堂迎接和招待远道而来的子孙,是这个家族的一大特色。

bna_vl.jpg
武烈乡(Thanh Chuong)的年轻女性在月圆之日,端着盛满祭品的托盘前往教堂参加礼拜。图片来源:An Nam

不仅安城、义禄、清章……,而且义安省的许多农村地区,如南丹、杜良、兴原、演州、琼吕、黄梅……也举办满月节和中秋节,气氛热闹、喜庆、温馨。

七月满月与盂兰盆节相关,表达了子孙对父母和祖父母出生和养育之恩的孝心,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缅怀祖先和起源,这是越南传统文化的美好特色。

回归本源,弘扬传统价值观

今年,该省的天气非常适合人们庆祝中秋节(购买祭品、扫墓、去教堂朝圣)。中秋节前,许多在外打工的孩子们纷纷返乡。各地的中秋节准备工作也相当忙碌,尤其是在集市上采购,布置家神和家庙。一些家庭和子孙后代会像过节一样聚在一起扫墓。

准备教堂祭祀所需的食物和祭品是各宗族的重中之重。南吉乡(南丹)的阮文俊先生分享道:“为了庆祝七月满月,宗族委托我组织大家去市场采购鸡肉、糯米、香火、鲜花……布置祭坛,准备祭祀祖先的祭品。”

满月日的供品通常是糯米饭配白切鸡或糯米饭配白切猪肉,所以很多家庭会提前几天购买猪和鸡。有些家庭还会共享猪,宰杀猪来迎接满月。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规矩,每个家庭都会组织自己的仪式,准备自己的供品。每个家庭都会准备一盘供品,并在满月日的早晨带到教堂进行礼拜。

bna_hn.jpg
农历七月十五,春林乡(现为兴原县)阮文家庙内供奉的祭品。图片来源:安南

春林乡(Hung Nguyen)阮文友先生说:“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吃完饭后,我和孩子们就回到春林乡9村的祖庙,先拜月、上香祭祖,然后孩子们再去拜亲戚。”

家庙的月圆祭祀仪式隆重而传统,有上香、上酒、诵读祭文等仪式。祭祀人员可着便服或长裙包头,服饰端庄,有司仪主持,诵经、鸣鼓、行法等仪式。

香烟缭绕,鼓声震天,家庙祭祖仪式庄严神圣。大家族的乐队,往往会精心练习,准备在月圆之日演奏,为祭祖仪式服务。

bna_hn2.jpg
在春林乡(兴原县)阮文家庙里摆放七月满月节的供品托盘。图片:安南

祭祖仪式结束后,各宗族常常向祖先汇报子孙的成就,有的宗族的教育促进委员会还会组织表彰,颁发奖状,赠送礼物,鼓励子孙学识渊博,才能出人头地。

bna_ngcanh.jpg
Nghi Long 公社(Nghi Loc)Nguyen Canh 家族寺庙的满月崇拜。

农历七月十五,不仅是追根溯源、祭祖问祖的重要节日,是人们欢聚一堂、交流血缘亲情、问候健康、询问工作、增进兄弟情谊的场合,也是表彰子孙后代学业成就、劳动贡献,鼓励和推动家族、宗族学习的场所。

ngcanh (2)
义龙乡(义禄县)阮景家庙内,人们互赠礼物,鼓励学习。图片来源:潘朗

此时此刻,很多远离家乡、在外打工、求学的孩子们,不能回家与家人欢度中秋佳节,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

来自隆城乡(安城)的黎英辉(Le Anh Huy)在韩国工作,她分享道:“我已经离家四年了。每次7月15日回家,我都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平常的日子里,我会想家,想父母,但到了7月15日,这种思念之情就会倍增,尤其是看到亲朋好友回家庆祝月圆,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月圆照片的时候。”

国家和祖国在一天天发生变化,义安人民在七月举行的拜月、迎月宴显得更有活力、更温馨、更务实。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和变化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外,农历七月十五的传统仪式和人文精神仍然在今天的生活中得到保留、弘扬和传播。

休伊·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