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在新农村建设中弘扬文化价值
近年来,义安省许多地方注重将新农村建设与基层文化生活建设结合起来,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积极变化。
亮点
2021年,琼黎乡(Quynh Luu)被评为文化模范新农村公社,是全省第一个被评为模范新农村公社的公社。琼黎乡人民委员会主席胡宝通表示:“自2020年被评为先进新农村公社以来,该乡继续建设模范新农村公社,重点落实文化标准,大力弘扬本乡的勤奋好学传统和文化传统。
全乡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遗迹9处,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遗迹8处,重点对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修复美化,打造成为精神文化旅游胜地。

此外,该社还注重巩固、建设和完善价值数百亿盾的文化信息机构,如社区和村庄文化馆、体育场、户外体育训练场、图书馆、游泳池、广播系统......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定期热烈开展,吸引了大量民众的参与。
尤其是好学的传统文化,一直被每一位村民传承。多年来,每逢农历新年,公社都会在村集体宿舍举办“迎春文昌”活动,表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世世代代弘扬好学精神,传承公社的好学传统做出了贡献。
何宝通先生——琼多乡人民委员会主席。
截至目前,全公社已有97%的家庭获得“文明户”称号,27%的家庭获得“体育户”称号,8个村中有8个连续保持“文化村”称号;连续5年以上成为“文化居住区”;辖区内机关单位100%达到文化达标标准。
与琼多乡一样,在荣市义莲乡,配合新农村建设的“全民团结起来,共创文化生活”运动也得到广泛开展,在社区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宜连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玉德先生表示,在新农村建设中,该乡特别重视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文化体育机构体系已得到投资和升级,并大力推广“全民团结一心,共建文化生活文明城区”运动。除了公社文化馆和两座宽敞的多功能体育馆外,该乡的10个村均建有由群众投资建设的智能文化馆,配备集成监控摄像头等信息系统,确保安全、秩序和环境监控。

此外,除了维詹民歌俱乐部的活动外,宜莲乡还有许多活跃的艺术和体育俱乐部。截至目前,宜莲乡10个村已获得“文化村”称号,其中1个村获得“优秀文化村”称号;3所学校被评为文化单位;95%的家庭获得“文化家庭”称号,45%的家庭获得“体育艺术家庭”称号。8月初,宜莲乡成为荣市第一个被评为2024年“文化模范新农村”乡的乡。
不仅在文化方面达到模范新农村标准的乡,而且在建设新农村和先进新农村的乡,也都注重文化标准的实施。作为青章县力争到2023年完成先进新农村标准的乡之一,青灵乡已集中动员最大资源完成标准,其中特别重视文化标准。
截至目前,清灵乡6个村已动员群众捐款,修缮村文化馆,在社会化资金支持下,对体育场进行合并、升级改造,确保有足够的活动座位。各村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蓬勃发展。
该公社成立并组织开展各种俱乐部活动,例如:维宪民歌俱乐部、家庭暴力预防俱乐部、建立可持续发展家庭俱乐部、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民间舞蹈俱乐部等,吸引了70%以上的居民定期参加这些活动。全公社文化家庭比例达96%以上,体育家庭比例达60%;6个村中有6个村连续保持文化村称号。
弘扬文化价值观
近年来,“全民共建文化生活”活动与“全国携手共建新农村”竞赛活动在全省几乎所有公社广泛开展,文化体育事业单位得到投入和改造升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生积极变化。

截至目前,在乡一级,446个乡建有文化体育设施,其中339个乡建成了标准化的文化体育设施;在村、寨、街、寨一级,3751个村建有文化馆和体育场地,共计3800个村建成。
全省有737,186个家庭(851,151个)被认定为文化家庭;有2,563个居民小区(3,804个)被认定为文化小区;达到文化标准的机关、单位和企业有1,767个;有787个家族被认定为文化家族;体育家庭比例达到24.5%,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35.2%。此外,全省有社、村、村组、街、村级群众艺术队3,905个;区、社级俱乐部2,302个。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28个乡/411个乡达到新农村标准,其中101个乡达到先进新农村标准;16个乡达到模范新农村标准,其中5个乡达到文化旅游模范新农村标准,包括:金莲乡、南江乡、南吉乡(南丹乡)、琼多乡(琼吕乡)、宜莲乡(荣市乡)。

但据有关部门评估,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两个文化标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施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虽然行政单位合并后的公共资产整理管理工作得到了重点抓好,但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新农村建设文化设施标准落实不到位,一些为群众服务的文化场所、文化工程、文化体育场所闲置不用,浪费了国家和人民的资源。
文化体育设施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山区村庄、沿海村庄和荣市部分村庄的运动场建设仍面临困难。此外,新农村文化示范点建设和拓展、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等工作尚未积极落实。
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文化作用,要引导群众有效利用公社、村、村文化体育设施,特别是合并后村、村文化馆,提高“全民同创文明生活”运动质量,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创新文化建设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使文化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引力和助力。
陈氏美杏女士 - 文化体育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