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利用人工智能预测风暴路径
人工智能(AI)正在彻底改变天气预报行业。在台湾,人工智能已被证明是预测风暴路径的有效工具,有助于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随着猛烈的热带风暴“贝碧嘉”缓缓逼近台湾北部海岸,风力不断增强,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面对这一紧急状况,台湾气象预报员迅速部署了一种全新且前景光明的预报工具:人工智能。
现代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气象和水文数据,并被用于分析台风“贝宾卡”的详细参数,包括风速、移动方向和预期降雨量。因此,预报员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风暴的轨迹、强度和潜在影响区域,从而支持当局和当地居民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jpg)
天气预报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显著进步和领先芯片的强大计算能力,天气预报如今比传统方法更加精准,尤其是在预测风暴路径方面。像美国英伟达这样的领先科技公司,以及半导体芯片“王者”台积电(台湾)正在为这场革命做出重要贡献。
今年七月,台湾的气象预报迎来了重大转折点。基于人工智能的气象预报模型首次被用于追踪台风“盖美”,该台风被认为是八年来袭击台湾的最强风暴。借助人工智能,预报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台风的路径和破坏力,从而显著降低了损失。
这项新技术确实震撼了台湾气象预报界。凭借其卓越的预报能力,该系统在台风“盖美”登陆前八天就“预知”了它,比传统方法提前了不少。这开启了气象预报的新纪元,使科学家能够更早、更准确地发布预警。
台湾综合灾害防治科技工程顾问公司董事长贾信兴表示:“相较于传统模型,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测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我们所取得的成果令人惊叹。”
台风“贝碧嘉”正受到气象专家的密切监测,其中包括台湾中央气象局(CWA)的预报员林平宇。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像林平宇这样的预报员对预测风暴路径的能力更加有信心,并认为直接袭击的风险非常低。
“人工智能真的是我们的好帮手,”林萍瑜说道,“它就像是我们天气预报工具箱里新增的利器,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工作。”
现代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日益多样化和强大。一些典型的例子包括英伟达的 FourCastNet、谷歌的 GraphCast、华为的盘古天气,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深度学习系统。这些工具已经并正在为提高全球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做出重大贡献。
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不仅在台湾应用,还广泛应用于全球许多地区的风暴和龙卷风预测。科学家和水文气象学家已经注意到这些工具惊人的准确性。
人工智能软件基于大量历史天气数据进行训练。通过这一过程,人工智能学会识别天气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能够准确预测数百个未来天气变量。令人惊奇的是,整个预测过程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
据CWA统计,对于截至9月中旬今年西太平洋出现的所有风暴,AI模型对未来3天内风暴路径的预测能力均优于传统方法,准确率高出近20%。
在台风盖米登陆前,人工智能(AI)探测到台风移动的异常模式,预测该风暴将对台湾造成持续影响。凭借这一精准的预测,中国气象局(CWA)及时发布了罕见的高达1.8米降雨量的预警,这一决策被证明是明智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吕国珍表示,人工智能在帮助地方政府及时应对台风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得益于人工智能,预报员对台风盖米异常路径的预测更加有信心了,”陆国珍说道。“基于人工智能预报的早期预警为当局部署灾害预防措施提供了更多时间。”
陆国珍也表达了对与英伟达合作的期待。英伟达刚刚推出了CorrDiff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有望显著提高预测台风位置的准确性。此外,CorrDiff能够生成更精细的台风内部图像,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台风的结构和演变。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当前的人工智能工具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们无法提供风暴强度和风速等因素的详细预测。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需要时间才能成熟并完全超越传统的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