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平同志——为党的革命事业奉献一生
宜静苏维埃运动爆发后,武文平同志积极动员宜禄群众参加支援革命运动的斗争。
越南共产党诞生后,宜禄家乡的众多优秀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积极学习、锻炼,成为宜静苏维埃运动中党的典型高级干部,如:陈文宫、阮维桢、黄文心、阮氏春、阮氏绍、黎辉叶、阮氏雅、阮氏福、裴克秋、武文平……这些同志成为英雄苏维埃祖国坚定的共产主义榜样。
武文平同志,俗名武平(别号金、龙江),1906年3月16日出生于越南义安省义禄县义庆乡龙潮村(现龙新村)一个具有深厚革命传统的爱国家庭。

他的父亲武文平,一位参加文登运动的爱国战士,曾被法国殖民者逮捕,财产被没收,并被关押在荣市监狱。后来,他被释放,但仍被软禁在家。在人民饱受殖民和封建政府奴役的环境中长大,亲眼目睹亲人遭受压迫,爱国青年武文平对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的渴望与日俱增。他很快便通过爱国文学和进步书籍报刊,对革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925年,武文平追随前辈的足迹,与一批爱国青年一起,想方设法前往中国,加入阮爱国在广州创立的革命组织。但计划败露后,他只得返回,在兰小寺披上袈裟,躲避敌人,以便开展革命活动。
1928年2月,武文平从一名爱国青年加入新越革命党。
为贯彻落实越南共产党成立大会决议,1930年3月,越南共产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阮风色同志在荣市成立了越南共产党中央支部,并在乂安省成立了两个临时执行委员会,分别是:
- 荣市省(包括荣市 - 滨水县、兴阮县和义禄县、清化镇)。
- 义安省党委(包括该省其余各县)。
在中央支部和荣省委的直接领导下,1930年4月,范维清同志、阮友古同志和阮树敏同志在宜禄县召集具有共产主义倾向的新越党员,讨论建立越南共产党的方针和阮爱国同志在建党之际的号召。
会议选举了越南共产党宜禄县临时区委,成员有阮树曼同志、阮友固同志、阮廷春同志、黄文心同志……阮树曼同志被任命为书记。
在荣省委中央支部的直接指导和临时区委的积极推动下,宜禄县党的基层组织和革命群众组织迅速发展。在此期间,武文平同志也荣幸地被吸纳为党员,成为家乡宜禄县首批党员之一。
党委成立后,在荣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宜禄县委指示各党支部在群众中开展广泛的革命运动。许多村庄和公社组织悬挂镰刀锤子旗,散发传单,宣传并动员群众支持南定纺织厂工人罢工,准备庆祝193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
宜静苏维埃运动爆发后,武文平同志积极动员宜静群众参加支援革命运动的斗争。1930年5月1日清晨,在红色农民协会的指挥下,各乡群众热情高涨,沿着会安至荣市的公路,聚集在禄多村(兴禄)。听取党代表关于国际劳动节意义和示威游行内容的讲话后,大家列队跟随总司令的旗帜来到荣市,与安勇、禄多、德盛等村的农民……以及工厂工人一起,前往宜安省领事馆抗议,提出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减轻工人税赋,缓缴工人税赋……
义安省领事兼省长镇压了这场示威活动,并调动全市官员和士兵集中力量进行镇压,造成6人死亡,18人受伤,100人被捕。开启义静苏维埃运动的这场斗争虽然遭到镇压,但却展现了荣市义禄县和兴原县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精神……这为激发义静两省人民的斗争运动,使其更加强大做出了贡献。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活动,1930年8月,武文平同志被选为庆定村党支部书记、红色自卫军司令员。1930年10月,他担任龙潮村党支部书记。当宜静苏维埃运动扩展到兴原、南丹、清章、宜禄等县时……从1930年11月到1931年5月,他受到上级信任,被任命为宜禄县北部红色自卫军分部委员、总司令。在此期间,武文平同志和自卫军在集会、示威活动中尽一切努力保护群众,保卫党的根据地,消灭许多邪恶的党羽。
1931年,法国殖民者为镇压义静苏维埃运动,加剧了镇压和白色恐怖。党支部为了保存力量,逐渐转入秘密行动。面对敌人的扫荡,许多党员被捕,荣市监狱以及州、县各监狱都挤满了政治犯。
1931年6月26日,代表们正前往春定村(现宜石乡)参加宜禄县委骨干会议,以巩固组织,这时叛徒向他们通报了情况。县长陈茂桢和驻扎在桑市场站的军团军官率领士兵包围并逮捕了他们。在人民的保护下,一些同志得以逃脱,但武文平同志却被法国殖民者开枪打伤,与县委五位革命骨干——权淑、黄文心、陶玄等一起被捕……
被捕后,他被南方法院判处死刑。在等待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群众的顽强斗志和他自身的辩护能力,他的刑期被减为终身监禁,并被流放到老堡监狱,之后从1931年10月到1945年4月转移到邦美蜀流放地。
在邦美蜀监狱,囚犯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遭受虐待,疾病肆虐,士兵们慢慢死去。每100名囚犯中,就有99人血液中含有疟原虫。有些病人连续高烧4-5天,却仍然被迫劳动,得不到任何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囚犯只有两条路:要么默默地慢慢死去,要么团结起来,为改善恶劣的监狱条件而斗争。
武文平和其他许多革命战士一样,每天都目睹着无数兄弟和战友的离世,承受着同样的痛苦,但他们也怀着共同的愿望和决心,要在帝国主义监狱中继续保持战斗精神。他们意识到,尽管身陷囹圄,被剥夺了自由,他们也必须继续战斗,首先要保住自己的生命。活着是为了粉碎敌人逐步杀害共产党员的阴谋,活着是为了回归党,回归人民的革命运动。但为了活下去,为了保持革命精神,他们不能按照自然的、孤立的反应行事,而必须互相联系,商讨如何自下而上地进行斗争,迫使敌人降低严酷的监狱制度……
武文平同志在帝国主义监狱服刑近15年,饱受各种残酷折磨,但他依然保持着共产主义精神,坚持不懈地与敌人斗争,在狱中积极学习和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对他和其他政治犯来说,帝国主义监狱是新的斗争前线,是锻炼共产主义素质和精神的地方,是学习和提高各方面素质、总结革命经验的地方。
当日本帝国主义取代法国殖民者进入印度支那时,面对强大的国内外斗争运动,武文平同志和一批革命战士被释放出狱。回国前,他写下了《你好,我的朋友》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你好,我的朋友,关于流浪的决定
誓要为国家注入热血
无产阶级权利请记住,
工农团结依然铭刻在我们心中,
留在暴风雨中的人必须小心灰尘和沙子。
战胜风霜,归来战斗的人
携手消灭狼群
祝东亚和平”。
经过15年的牢狱之灾和折磨回到祖国后,尽管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他还是迅速与基层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发动群众,为义安总起义做准备。
八月革命在荣市爆发,他受上级委任为荣市市委副书记、市越盟主席。八月革命成功,正当全国人民努力巩固革命政权、逐步稳定生活之际,王宝匪徒却加紧对乂安省西部的进攻。1946年6月28日,武文平同志受上级委托,任第七路-乂安西部方面军特遣专员兼总司令。1948年至1949年,任乂安西部-清化方面军政治委员兼党支部书记。
义安西部、清化局势稳定后,他继续任第四指挥部第51团副政委、团党委书记。1951年1月至8月,任第44团书记、政委,后被派往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结业后,留校任教员,任陆军军官学校第4营党委副书记。1957年2月,任陆军军官学校董事会成员、后勤部长。1957年3月,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后,他被选派到义安省清章县和义禄县担任教养员。
当北方正热情地建设社会主义时,1958年8月,他被调往另一个部门从事经济建设,担任红色工地总指挥,同时兼任宁平省金山区平明农场经理、党委书记。
完成平明农场任务后,自1961年1月起,他受上级委托,调往农业部工作,先后任土地开垦计划司副司长、畜牧局局长(1963年6月)、人事组织局局长(1967年7月)、农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71年7月)。1975年7月,他以年近70岁的高龄在政权下退休。
武文平同志的一生和事业是一位革命战士的典范,他全心全意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做什么,他始终服从组织安排,全心全意为革命和人民服务。凭借如此崇高的贡献,他荣获党和国家授予的诸多荣誉勋章,包括:一级独立勋章;二级军事功勋章;二级胜利勋章;一级、二级、三级光荣战士勋章。
由于年老体弱,1995年2月19日(农历)在越苏友好医院逝世,享年90岁,遗体安葬于河内梅迪奇公墓。
2019年,宁平省为纪念武文平同志对金山土地的贡献,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以武文平同志的名字命名金山市的一条林荫大道。
武文平同志从政65年,其中近15年在帝国主义监狱中生活和战斗,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永远是当今和未来干部、党员和年轻一代学习和效仿的光辉榜样。
------
参考:
- 摘自宜庆乡龙潭村武文家族族谱
- 武文平党员简介。
- Nghi Loc 人 - Vu Dang Hien
- 宜禄县委历史(1930-2010)
- 邦美蜀监狱历史(193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