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黎西丹同志发扬了家乡演玉的爱国革命传统。

Doan Cam Tu - XVNT 博物馆 October 30, 2024 08:11

黎西丹同志早年受过良好教育,吸收先进思想,继承前辈爱国主义道路。

位于越南演州县北部的沿海乡——演玉乡,是义安省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故乡。在民族发展史上,许多杰出的演玉乡子弟,包括黎思丹同志,为弘扬祖国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做出了贡献。

黎西丹同志1909年出生于越南演州府李厝县仙里乡富禄村(现乂安省演州县演玉乡同禄村)一个贫苦爱国农民家庭。他继承了祖国和家庭的优良传统,很快便受到启蒙,汲取进步思想,追随前辈们的爱国主义道路。

黎赛丹同志 (1909 - 1940)

当万丹—芹王运动失败后,20世纪初蓬勃发展的爱国运动在1906年、1907年和1908年达到顶峰,对包括黎西丹在内的爱国青年阶层产生了强烈影响。

此时,学生黎思丹聪明机智,积极收集进步书籍和报刊,阅读报刊,为友人作诗,是潘佩珠“同读计划”选拔田里知识分子出国留学的人员之一。

田里县第一个爱国青年组织成立。他们试图与同盟运动组织联系,将田里县的青年,例如:米恩·图、武文班、阮友积……等同志,送往暹罗(泰国)。由王树莺先生和邓树华先生领导的海外组织接收并培训了他们,然后送他们去日本学习。然而,能够去日本的人数并不多,而且由于殖民者不断的搜捕、逮捕和镇压,这场运动无法持续、规律地进行。

1926年秋,黎西丹同志被越南中部革命青年协会(简称青年协会)选拔,与武梅、陈富、黎维艳、陈文恭、阮廷殊等同志一起,前往中国广州参加政治培训班。抵达河内后,黎西丹因未达到青年协会规定的年龄(17岁)而不得不返回。

武迈同志在黄埔军校学习结束后回到家乡,与黎诗丹同志以及在文藩鱼露协会工作的一批青年联络,组织成立了演州第一个“革命青年同志协会”,其成员有:黎诗丹、陈全、杨文兰、武智、陈新等。该协会注重凝聚群众力量,吸引广大群众参加。

1927年底至1929年,在演州,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在14个乡成立。1929年,协会从万潘扩展到清碧和李仁。黎思丹同志曾任万潘协会书记,后被派往田里,负责组织乡镇、协会和宣传革命。他在这里动员成立了孝道协会、鱼露协会、盐业协会等协会。

万潘的各协会也组织了许多活动,例如阅读爱国书籍、报纸和诗歌,互相拜访,组织葬礼等等,目的是培养一些成员,使他们日后成为党的基层骨干。黎西丹功不可没,他发起并培养了孝道协会、鱼露协会等一批骨干,并在孔同成立了“越南革命青年协会”支部。这些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活动,使越南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祖国封建和帝国主义政权的反动本质。

1927年3月,在谭先生家举行爱国学者潘周桢先生逝世一周年的追悼会,黎诗丹同志组织了20多人前来参加。追悼会上,大家重温了潘佩珠先生在潘周桢先生告别仪式上宣读的悼词。这篇悼词在民间广为流传,许多人都背诵了下来。

在追悼会上,黎氏泰民提醒田里县的年轻人:赌博、酗酒、玩弄女性和懒惰都是恶习。沉溺于恶习的人是爱情的奴隶。成为爱情奴隶的人无法成就伟业。”这句话,已经成为田里青年在沿海贫困地区革命青年协会工作多年、长期践行的座右铭。

从1925年到1929年底,黎西丹在演州发起成立了各社团,这些社团后来成为党的根据地的核心。黎西丹的家族也是藏匿党的干部的基地,例如:武梅同志、陈文恭同志、陈进同志、陈全同志……

1929年6月17日,中央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万潘革命青年同志协会支部是义安省越南革命青年同志协会的一个支部,该协会后来成为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由武梅、黎西丹、陈进、陈全和杨文兰等同志组成。黎西丹同志被任命为万潘革命青年同志协会书记。

1929年底,印度支那共产党倡导开展无产阶级化运动。黎西丹同志受中央省委委派,在承天顺化省隆寿石灰厂组织开展无产阶级化运动。1929年7月20日,印度支那共产党承天顺化省委书记阮德静同志被敌人俘虏。黎西丹同志接替阮德静同志担任书记。在开展一段时间的运动后,1929年11月16日,黎西丹同志也被捕,被判入狱,流放到劳保地。

在劳保监狱,黎西丹、陈文恭、阮山茶……同志们仍然组织党的活动,开办国语班,学习陈文恭教授的马列主义。黎西丹把所有讲义都抄录下来,装订成一本10厘米×7厘米的小书,供大家学习研究。

1934年初,劳保监狱的同志们决定在各个牢房内以多种形式发起斗争,但没有绝食。领导这场斗争的同志包括:黎思丹、陈友德、河世行……

1934年8月,敌人得知黎西丹是狱中斗争的领袖,便将他关进禁闭室,对他进行残酷的殴打和酷刑。经过数年持续的酷刑和监禁,黎西丹于1940年10月在广治省老堡监狱去世。

1945年初,演州革命组织高玉寿青年团动员、聚集各村、公社青年、学生,成立越盟阵线救国组织,并命名为“黎西坦越盟”,以纪念这位忠诚的祖国共产主义战士。“黎西坦越盟”组织得到广大青年和群众的响应和参加。

黎西丹同志的一生和革命事业,是战斗精神、牺牲精神和勇气的光辉象征,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革命事业。黎西丹同志英年早逝,但他的贡献,无疑是我们年轻一代学习和效仿的光辉榜样。

-----

参考

- 1930 年至 2005 年演州县历史记录 - 社会出版社,河内 2005 年。

- 1930 年至 2010 年 Dien Ngoc 公社历史记录 - 信息与通信出版社 - 河内 2010 年。

- XVNT 博物馆文物档案 - 2007 年。

- 《乂安共产党员的榜样》第二卷中有关(武梅同志)的文章。

Doan Cam Tu - XVNT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