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黎孟悦同志对苏联祖国的积极贡献

理学硕士。 Tran Thi Hong Nhung - 义静苏联博物馆副馆长 DNUM_ABZBBZCACE 07:10

1930年10月10日,黎孟悦同志荣幸地入党。在参加抵抗法国殖民者在都阿驻地的围攻后,他离开家乡前往蒙山(昆强)工作,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

黎孟丽同志(别名氏丽)于1904年出生于义安省安山县德山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逝,黎孟丽兄弟三人不得不互相照顾。10岁时,黎孟丽就开始为当地富裕家庭当仆人,放牧水牛维持生计。

黎孟丽出生并成长于一个充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农村,童年生活充满苦难,每天目睹殖民者和封建主义者的压迫和不公正的剥削,他很早就体会到了同胞的苦难,对叛徒的仇恨也更加深重。1928年,黎孟丽背井离乡,来到海防清化,乘船南下,在富桢种植园当苦力。

勒芒杜耶同志(1904-1990)。

船历经八昼夜,抵达南方,四天后抵达富桢。黎孟丽和许多工人一样,在这里遭受着种植园主的残酷剥削。工人们整天工作到晚上七点,稍晚一点就会遭到殴打和扣工资。他们吃的是烂米饭和烂鱼,每个人都得了痢疾,没有药,种植园工人的生活极其悲惨。

在富桢种植园工作的三年里,黎孟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失去祖国的孩子们所遭受的苦难,以及法国资本家对他们骨髓的剥削。从那时起,他便燃起了为争取自由和粮食而斗争的强烈愿望。后来,种植园工人爆发了激烈的斗争,黎孟丽毫不犹豫地积极参与其中。

他参与发动工友讨论示威游行计划,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工时、改善工人饮食、禁止残酷殴打苦力、允许妇女在产前或产后两个月休假并继续领取工资……1930年2月,他参加了第一次罢工;随后的热闹示威游行吸引了大批工厂工人和当地民众参加。

法国殖民者惊恐万分,派出身穿蓝红制服的士兵镇压示威活动。示威队伍散去,黎孟悦和他的一些同志被捕,并被直接押往富桢种植园。在那里,他被传唤审讯,遭受残酷殴打,但他仍然拒绝认罪。他们判处他六个月监禁,然后以叛乱领导人之一的罪名将他送往西贡大监狱。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禁,黎孟悦同志于1930年中期出狱,返回祖国。当时,低地人民强大斗争运动的消息迅速影响了义静山区人民。

193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荣市-滨水区约1200名工农发起了激烈斗争,拉开了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序幕。随后,清章县人民围攻奇元堡的典型斗争,琼瑠、南丹、兴原等县人民的斗争,以及安山县的众多斗争,都对黎孟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黎孟丽同志日夜积极参加地方革命活动,受党组织委派,在永山、杜良等地的示威游行中发表讲话……1930年10月10日,黎孟丽荣幸地加入党。在参加围攻都阿(Dua)驻地的法国殖民者战斗后,他逃往孟山(Con Cuong)工作。

1930年末,义静苏维埃运动开始遭受南朝殖民者和封建主义者的恐吓,数千名党员和民众被捕、杀害,许多党的根据地被摧毁。为了维持运动,中部地区党委和义安省党委决定发展革命力量,并将运动转移到义安西部山区。中部地区党委意识到孟山地区具有建立根据地的诸多有利条件,于是派黎春道同志(地区党委财务部长),义安省党委派黎孟悦同志和阮友平同志前往孟山地区开展革命运动,为当地带来了新的重大变革。

通过同志们的宣传动员,人民群众对革命有了深刻认识,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并像1931年3月为驱逐德祺包工头、免除人民债务而展开的斗争一样,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涌现出许多运动的核心群众,例如:魏文康、魏文行、魏文林、魏文贵、何文和……他们散发传单,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动员群众,保护和培养党的干部。

在此基础上,1931年4月,孟山党支部成立,党员6人,分别为魏文康、黎孟悦、魏文行、魏文林、魏文贵、陈银,魏文康同志任书记。不久,红色农民协会、红色自卫队、妇女会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群众的革命精神高涨。

在黎春道同志和黎孟悦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党支部于 1931 年 8 月 9 日发起了一场重大斗争。那天清晨,大约 300 名党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聚集起来,绕着公社游行,展示他们的力量。在昆强,党的红色锤子镰刀旗第一次在昆楚达树、白景树上飘扬……魏家的教堂鼓被举起来为抗议团体加油打气。抗议团体从白景村出发,经过南博村,一直到 Cua Rao、Ca 寺庙,再到昆楚达树,穿过华纳村,游行到该团体的邪恶头目巴翁的家。他吓坏了,跑到县里报告共产主义运动。

巴翁家的士兵向抗议者射出毒箭,造成一些人受伤,但黎孟悦同志和他的人民毫不动摇,他们包围了巴翁家,令其家人惊恐不已,不得不捐献500公斤大米和银条给革命。农民协会将这些物资分发给了贫困户。孟山人民的斗争在义安高原取得了胜利,犹如熊熊烈火,令敌人惊恐不已。这些胜利,部分归功于黎孟悦同志的巨大贡献。

1931年8月9日斗争结束后,殖民者和封建主义者在孟山地区残酷镇压了这场运动。朗维南县长派士兵逮捕了30名党员和群众。黎孟悦在色蓬县(越南-老挝边境)第二次落入敌人手中,被带到安福站。在遭受残酷拷打后,黎孟悦仍无法获得任何口供,法国殖民者判处他3年监禁,并把他关押在荣市监狱……

当时荣市的监狱里囚犯密密麻麻,监狱管理极其严酷。在这里,走狗们用尽各种阴险狡诈的手段,生活饮食极其恶劣:他们吃的只有霉烂的米饭、稻壳和随处可见的沙子。伙食只有盐和腐烂的鱼露,每周只能吃一次肉或腐烂的鱼露。生病的囚犯没有药,大多患上疥疮;患上痢疾、霍乱、疟疾等疾病的囚犯则被敌人送往医院,几天之内就会死去。

此外,他们还用各种手段收买、折磨、殴打囚犯,手段极其残忍:将政治犯倒吊打、电击,用酒精灯烧十指指尖,用烧红的铜盘强迫囚犯坐或站,使其皮肤灼伤、散发恶臭。他们用钉棍殴打囚犯,用橡皮鞭、鳄鱼骨鞭、绳鞭、牛皮鞭、警棍等各种酷刑折磨囚犯。对于女囚犯,他们还强迫她们脱光衣服,站在火蚁窝上……

所有这些手段都是为了实现阴谋:监禁、压迫、恐吓、流放,从肉体和精神上摧毁义静苏维埃革命战士。

然而,这些阴险的阴谋诡计,并没有压倒荣市监狱的所有政治犯,尤其是黎孟悦同志。相反,它反而成为同志们保持共产党员精神和正直的动力,坚决挫败敌人的一切阴谋诡计。在帝国主义监狱里,黎孟悦继续与同志们一起绝食抗争,抗议,要求释放政治犯,改善他们的饮食和生活条件……

1936年,黎孟悦获释后继续在家乡参加运动。1940年,他受乂安省委派往安山巩固党委的干部陈文光同志的委托,在安山重建党的根据地。黎孟悦积极参与工作。1940年底,良田党支部得以恢复。

安山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恢复,为斗争运动的爆发创造了相当有力的条件,主要形式是集会、散发传单、听取演讲、悬挂旗帜。黎孟悦同志积极参与群众斗争运动,为家乡安山多次武装起义准备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黎孟悦同志在一次演讲中第三次落入法国殖民者之手,被关进荣市监狱。在被关押在单独牢房两个月,遭受各种残酷的酷刑后,敌人无法获得任何口供,黎孟悦同志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并被流放到邦美蜀。

邦美蜀监狱建于1931年,用于流放和关押爱国人士、中部各省被判重刑的共产党员以及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先锋人物。1930年至1945年期间,邦美蜀监狱共关押了3855名囚犯,其中大多数是共产党员。

正如其名“流放”一样,囚犯——尤其是政治犯——被关押在狭窄、肮脏的环境中,食物和饮水匮乏。“危险”的囚犯被戴上镣铐,被关押在原地,并经常遭受残酷的折磨。除了在监狱里度过的时光,囚犯们还必须在种植园和工厂里从事繁重的劳动。他们每天要辛苦工作11到12个小时,遭受殴打,生病却得不到药物,不允许休息,肺炎、水肿、痢疾、血尿等严重疾病……数百名囚犯被送往绿林深山,尤其是血尿,99.9%的病人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然而,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未能击垮共产党员的意志。他们把监狱变成了“革命学校”,在那里向其他囚犯传播进步思想、爱国主义以及寻求民族解放之路的决心。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互相传递传单和文件。许多共产党战士在这所“革命学校”里得到训练和成长。

黎孟丽同志在被囚禁于此的几年中,结识了陈文光、阮志清、胡氏绒、陈友德等许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尽管监狱制度十分严酷,黎孟丽和同志们依然坚韧不拔,把监狱变成了一所革命学校,开展戏剧表演、诗歌创作、文学创作等文化艺术活动,同时也启发了一批又一批战友走上革命道路。

1940年末左右,为了满足上述要求,一些新老囚犯互相联系,成立了一个名为“忠诚的力量”监狱。虽然不叫党支部,但这支部队实际上扮演着共产主义小组的角色。“忠诚的力量”党支部成立之初有10名同志,至1945年4月已拥有100多名党员。党支部的成立标志着狱中政治犯斗争运动的转折点,同时为开创多乐省革命运动的新发展阶段作出了贡献。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黎孟悦同志积极参与狱中斗争。在狱中爆发了反对减少粮食配给、抗议强制劳动、抗议殴打囚犯等多场斗争。尽管遭到血腥镇压,但当局被迫对一些诉求作出让步。通过这些斗争,囚犯们的革命精神和对集体力量的信念得到了提升,为后续斗争的更高阶段发展奠定了基础。1945年3月,正值日本发动反法政变之际,黎孟悦同志获释后留在芽庄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945年8月,他参加了奠庆县的夺权起义。1945年10月,由于身体状况不佳,经庆和省委介绍,他被送往义安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他受义安省委委派,在安城县天主教区承担巩固越盟组织的任务。

1946年6月,黎孟维同志继续受省委委派,前往昆强县主持国防工作,并任县委书记、县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在昆强县工作的四年间,黎孟维同志在蒙山、陆多、周安、周溪、茅石、昆强镇等乡建立了六个党的根据地。由于他精通老挝语,在边境地区工作非常顺利。

1949年11月,乂安省委继续调任他负责党校工作。1951年8月,他继续调往贸易部门工作,后任宣传干部培训学校负责人。随后,他被省委调往参加老挝上游战役,担任溪桥站站长。战役结束后,他被调任Y20站站长……

1953年4月,他奉命组建老挝革命援助委员会,在清化省会春县工作,任老挝援助工作站站长,并制定了奠边府战役粮食运输计划。奠边府战役结束后,他返回会春,负责中央对老联络特派员的事务,直至奠边府战役结束。

1954年8月,黎孟悦同志被省委调往清化干部队伍补充。1955年1月,他被分配到农公县负责改造工作。在改造期间,他被省委和农公县委授予奖状。之后,他继续被分配到河静省负责改造工作。完成改造任务后,他于1959年6月被任命为清化砖厂厂长。1961年12月,他被分配到荣市阮爱国学校二校学习。

1964年,黎孟悦同志因长期被囚禁在帝国监狱遭受酷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省里将他送往养老院等待退休。

1990年,黎孟悦同志因年老体弱、身体不适而逝世。鉴于黎孟悦同志对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贡献,国家追授他三级独立勋章。

黎孟丽同志从党60年,从事革命活动近30年,曾3次被关进帝国主义监狱,但黎孟丽同志坚强不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正直品格,成为几代人学习的光辉榜样。

-----

参考:

- 越南共产党安山县党史,第一卷(1930-1963),2003年

- 黎孟杜同志的回忆录保存在义静苏联博物馆。

- 黎孟丽同志的亲属提供的简历。

- 纪念义安省昆强县孟山党支部成立75周年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理学硕士。 Tran Thi Hong Nhung - 义静苏联博物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