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义安省文化村、文化村、文化街区建设面临困难

明权 DNUM_AFZBCZCACE 07:24

近年来,义安省文化村、文化街区建设活动已成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改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基层文化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各部门、各地方更加积极参与。

结果

宜禄县宜林乡第八村自21世纪初被评为文化村以来,多年来,该村干部群众始终致力于弘扬本村优良文化,成为宜禄县文化村建设运动中的亮点之一。目前,该村共有267户886人,其中天主教徒57户216人。

宜林公社第八村党支部书记阮文和表示:“多年来,该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补充村规民约,修缮校园,增建和重新装饰村里的体育活动场所——文化馆,使其更加宽敞、绿化、整洁、美观,为‘全民团结起来,共建文化生活’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2023年,该村266户家庭中,有253户(95.11%)达到‘文化家庭’级别;连续三年达到248户(266户)达到‘文化家庭’级别,其中2021-2023年期间有7户达到‘文化典型家庭’级别。全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达到45%,50%的家庭达到体育家庭标准。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人均年收入达到6300万越南盾。

Khu văn hóa - Thể thao được đầu tư xây dựng khang trang ở xóm 8 xã Nghi Lâm (Nghi Lộc) - một trong những làng văn hóa tiêu biểu của huyện Nghi Lộc
宜林乡(宜禄)第8村投资兴建了宽敞的文化体育区。该村是宜禄县的典型文化村之一。图片:明君

近年来,在宜禄县人民的积极参与下,文化村创建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通过创建活动,地方政府和人民支持各村、各居民组建设了许多文化体育设施和项目,如:村门、文化馆、体育场、村庙、村际道路等。文化体育机构体系已经完善,为开展文化、体育和社区活动创造了条件。自此,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改善和提高,传统文化价值得到传承和弘扬。预计到2024年,全县将有超过242个/250个村庄和街区(接近96.8%)被认定为文化村和文化街区。

推动“全民团结起来,共建文化生活”运动,杜良县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创建文化家庭、文化村、文化街区的意识,动员群众认真履行村组公约和居民小组公约;组织开展健康、丰富多彩、符合各地特点和传统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

3号街区是杜良镇文化街区建设的典型街区。街区定期举办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选拔组建队伍参加镇政府举办的比赛并屡获大奖。各宗族注重教育子女远离社会不良风气,不破坏治安秩序。街区还注重家庭和宗族的学习和才能培养工作,每年向学习促进基金捐款1000万至1800万越南盾。街区每年都有学生成为区级及以上优秀学生,是杜良镇学习促进工作的优秀单位。2023年,街区437户居民中407户被认定为文化家庭,比例达93.13%,被杜良县人民委员会评为县级文化典型单位。

mot-buoi-sinh-hoat-van-nghe-cua-nguoi-dan-khoi-3-thi-tran-do-luong(1).jpg
杜良镇3号街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图片来源:CSCC。

据乂安省文化体育厅介绍,近年来,乂安省大力开展“全民团结共建文化生活”活动,建设文化村、文化街区,新农村建设运动文明城镇创建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庄、小区、街区的面貌,为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增进民族大团结,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

通过落实政府第122/2018/ND-CP号法令(现已被第86/2023/ND-CP号法令取代)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框架,确定“文化家庭”、“文化村、文化居民点”、“典型乡、坊、镇”称号的审批程序和材料,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意识和责任感。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2,604个村庄、居民区和城镇(共3,797个)获得文化称号,覆盖率达68.6%。

响应“文化村”创建运动,许多村庄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村规民约优点的基础上,增设了文化生活方面的规定。许多与文化生活相关的婚丧嫁娶、忌日、节庆等规定,都得到了村民的积极落实。

在文化村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新建了许多建筑,拓宽、打通了多条道路,道路两旁的亮化系统为日益繁荣的乡村景象增添了色彩。与此同时,文化机构体系也同步投资建设,规模空前。

截至2023年底,全省拥有文化体育设施的村寨3442个/3797个,其中,拥有标准化文化场所的村寨占82.2%;拥有标准化体育场地的村寨占85.5%。

有很多困难

根据省人民议会2020年12月13日颁布的关于五年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021-2025年)的第18/2020/NQ-HDND号决议,到2025年,全省文化村、文化村、文化街区的覆盖率目标是达到71%至73%。然而,自2021年至今,全省文化村、文化村、文化街区的覆盖率每年仅增长1.2%(2021年为66.2%,2022年为67.4%,2023年为68.6%,2024年预期年度计划为69.8%)。因此,鉴于近年来该项运动的发展速度,仍需加大力度,力争使全省文化村、文化村、文化街区的覆盖率达到71%以上。

Một góc xóm Nông Trang, xã Sơn Thành - nơi thực hiện mô hình Làng văn hóa tiêu biểu cấp tỉnh
山城乡农庄村一角——安城县乃至全省的典型文化村。图片:明官。

文化体育部领导表示,目前,各地区文化村、文化街区创建工作质量参差不齐。平原地区,如兴原、宜禄、杜良、演州、琼吕、安城等,文化村、文化街区创建率达77-90%。山区地区,如桂风、昆强、祥阳、奇山等,文化村、文化街区创建率还很低。

即使在文化村、村组、街区比例较高的地区,也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例如,在琼吕县,77.5%的村组、街区已获得文化称号,琼吕县文化信息部部长范文江承认,目前该县一些地方的文化居住区质量不高,难以持续,特别是在沿海和山区乡。

原因在于,琼琉县部分党委、地方政府对文化生活建设和改善工作重视不够;部分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比较低。一些地方,犯罪、社会弊病、家庭暴力、校园暴力、虐待儿童、环境污染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道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也呈现出一些不健康的表现。此外,由于乡镇文化干部的工作范围很广(文化、卫生、教育、宣传、政策等),在基层开展指导、管理和组织工作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比较低,这也严重影响了“全民团结起来,共建文化生活”运动以及当前文化村、文化村、文化街区建设运动的开展。范文江指出。

文化体育局局长陈氏美杏表示,为克服困难、缺点和时间限制,该部门将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省党委、政府和人民参与文化体育机构建设的意识,开展创建文化家庭、文化村、文化居民小组竞赛运动,有效务实地将新农村建设运动、“全民团结起来建设文化生活”运动与“全民团结起来建设新农村和文明城区”运动结合起来。

要做好基层文化工作干部的培训和培养工作,逐步提高质量和效率,丰富文化、艺术、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组织专业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组织村长、居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等参加文化生活建设、新农村建设、文明城区建设等活动,特别是针对居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等。此外,各地方要推动先进典型、典型示范点的培养,在全省推广,为文化运动向纵深、向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陈氏美杏女士 - 乂安省文化体育部部长

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