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Mai Dinh——来自家乡河静省新禄市的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陈氏红绒理学硕士 December 6, 2024 06:43

梅亭同志出生并成长于历史悠久的故乡新禄,在爱国儒家家庭中成长和接受教育,从小就爱国热情,很快便被启蒙成为一名党员,并成为义静苏维埃运动中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梅亭同志1909年出生于河静省芹禄县富禄乡丁禄村(现禄河县新禄乡)一个爱国儒家家庭。他是著名儒家学者梅和先生(已故权荣)的第七个儿子。梅和先生在潘廷凤先生领导的芹王运动中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兄弟姐妹梅吉、梅世、梅德、梅氏进等都很早就参加了爱国活动,因此,年轻的梅亭也早早地受到了革命启蒙。

继1925年7月14日在芹苴省义安省荣市边水县昆缪山成立福越协会(新越党的前身)后,第一个福越小组也于1925年9月成立,其中包括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如:吴德德、黎越良、陈大果、武静……1926年,在丁禄村成立新越组织,共有7人,由黄快乐领导,其中包括梅亭同志的弟弟梅吉同志。

1928年,福越协会更名为新越革命党(简称新越)。当时,芹苴县新越组织拥有50余名成员,分为5个乡、5个小组,县级领导机构称为大佐(Dai To)。

1928年至1929年,新越组织在丁禄积极活动,吸引了大批民众。在梅吉同志和新越党其他同志的指导下,梅定同志作为联络员参加了该组织。

Chân dung đồng chí Mai Đỉnh
梅定同志的肖像。

包括梅亭同志在内的新越党员们的活跃活动对富闾乡内外的民众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许多地方,群众团结起来,反对税收拖延,控告地方官员滥用公款,要求重新分配公有土地,并反抗进村收酒收盐的士兵等等。

1929年底,新越党领导层遭受敌人的恐怖袭击,许多骨干被敌人俘虏。在此期间,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在河静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许多新越党员,包括梅吉同志和梅定同志,都受到青年协会的影响,转向了无产阶级革命立场。

1930年2月底,中部省委派陈友绍同志前往河静省芹禄县建立党组织。在陈友绍同志的领导下,河静省临时省委迅速成立,领导人民斗争运动。

1930年4月,该县七个共产党支部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成立了芹禄县临时党委,由5名同志组成,陈珠同志任书记。从此,芹禄人民拥有了真正的革命组织,芹禄也成为1930年至1931年中央省委和河静省委的重要基地。

在丁禄社,芹禄县第一个共产主义支部也正式成立,称为丁禄支部,由5名同志组成:黄快乐(书记)、黄莲、阮居、梅吉、黄琪。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活动,梅丁同志光荣入党,在丁禄支部工作,并被任命为新禄社青年组织书记。

新禄家乡优秀青年梅廷同志入党早,始终牢记对人民的责任。在丁禄党支部和党员的领导下,群众组织和友好组织迅速建立并蓬勃发展,吸引了数十名党员、工会会员和队员,成为新禄人民在宜静苏维埃运动中斗争运动的核心。

响应区委、省委关于1930年5月1日举行国际劳动节的号召,梅定同志率领定禄党支部以及莱石、富禄两个公社的众多党支部积极组织悬挂党旗、散发传单,秘密动员农民聆听党员干部讲话。1930年6月6日,梅吉、梅定两兄弟继续与党支部一起,带领数百人从上午到下午包围公社村长,迫使村长将32英亩公有土地交给村民重新分配。

斗争的胜利进一步坚定和增强了热情党员梅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同时,这些胜利帮助他克服困难,在面对敌人时不顾一切艰难险阻,继续保持热情。

1930年8月1日国际反帝国主义战争纪念日,临时区党委倡议组织群众游行,前往区委提出诉求,要求减免赋税、重新分配公有土地。为了贯彻区党委的政策,1930年8月1日清晨,梅吉和梅定两兄弟与富禄和莱石两个乡的数百名农民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聚集在长桥,聆听黄可乐同志揭露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阴谋诡计,强调国际反帝国主义战争纪念日意义的演讲。面对群众的力量,区长陈孟旦不敢镇压,而是采取拖延战术,劝说示威队伍解散。在双方交换了10点诉求后,区长被迫承诺……“向省级有关部门报告,10天内会给予答复。”

Nguồn: Bảo tàng Xô Viết Nghệ Tĩnh
资料来源:义静苏联博物馆

这是芹禄县农民第一次游行示威,也是河静农民第一次向县内进军的群众性游行示威活动成功组织,受到河静省委的高度评价和评价:“它开启了河静农民的斗争运动,展示了农民非凡的力量,迫使帝国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屈服,县长不得不屈服并接受要求”(1)

1930年8月1日斗争结束后,法国殖民者增派士兵前往丁禄村扎营镇压群众。许多干部、党员和一些革命群众落入敌人手中,其中包括梅吉同志(梅丁同志的兄弟)。然而,群众的斗争精神并未减弱,像梅丁同志这样的同志们依然保持着革命热情,继续坚定地参与领导青年斗争组织。

1930年9月7日上午,梅亭同志和来自内义、都爱、峨溪、莱石、富鎏五个乡的数千名农民,举着镰刀锤子红旗,高呼口号,从四面八方游行到县城,要求县长陈孟旦对1930年8月1日示威游行中提出的要求作出回应。群众的激动情绪使县长惊慌失措,落荒而逃。梅亭同志和群众冲进法院,解救了一些先前被他们逮捕的人。为了镇压示威游行,河静驻军派出监狱长和穿蓝制服的士兵进行镇压,造成5人死伤。敌人的残酷行动更加增强了梅亭同志和群众的斗志,仇恨的气氛达到了顶峰。这场斗争暂时瘫痪了敌对政府,给新禄人民和梅亭同志等党员带来了力量。

1930年9月7日示威游行后,敌人加强了对革命的搜捕和恐怖活动,许多优秀干部和群众被捕。尽管遭到敌人的扫荡,1930年9月17日晚,梅亭同志和内义、富闾两乡数千名群众依然奋起反抗。群众从傍晚到次日清晨举行示威游行,以显示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散去。示威游行后,特别是新禄人民,以及芹禄全乡人民的革命精神达到了新的高度。

1930年最后几个月,梅亭同志不畏敌人的炸弹和机枪,继续与人民一起进行许多激烈的斗争,如:庆祝十月革命的集会(1930年11月7日上午)、胡玉堂同志的追悼会(1930年11月11日)、全县范围的斗争(1930年12月22日)......

1931年初,新禄人民的斗争继续蓬勃发展,特别是与地方地主直接斗争的运动。像梅亭同志这样的优秀党员始终积极参加斗争,为全村反税、反租税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凭借这些积极的活动,1931年2月至8月,梅亭同志被选为党支部书记。(2)时任总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梅亭同志和丁禄党支部领导人民群众多次前往暴君地主家中,要求将土地和粮食分配给贫民。革命群众的气势迫使他们屈服,不敢再嚣张。

1931年中,新禄人民的斗争运动发展成为革命高潮。像梅亭同志这样的党支部和党的干部经过艰苦卓绝的锻炼,在与敌人的斗争中愈发坚强。

1931年9月至1932年1月,梅定同志当选为芹禄县农民协会副书记。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在敌人的严密搜捕下,梅定同志落入敌人手中,于1931年2月至1935年被囚禁在河静监狱。在被关押在帝国主义监狱的岁月里,他饱受贿赂和残酷的折磨,尽管左腿骨折致残,但梅定同志始终保持着坚定不移的精神,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正直品格。在南方8号牢房里,梅定同志和他的政治犯同伴阮廷绥、陈益等一起组织了文化学习、缝纫、编织、木工、砖瓦制作等活动,并以“把监狱变成革命学校”为口号。同志们对党的领导的坚定信念,孕育出非凡的力量,帮助战士们克服了狱中的生死关头。梅亭同志在河静监狱制作的藤编、竹编等物品,至今仍在义静苏维埃博物馆保存、保护和弘扬,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梅亭同志,在黑暗的监狱中展现的精神气质。

刑满释放后,梅定同志回到家乡,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至1937年,他积极参加群众运动,巩固了地方党组织。1939年至1940年,他被选为丁禄党支部委员。尽管面临敌人的严重威胁,他和支部仍然不畏艰险,与朱惠同志、阮红达同志、梅吉同志等多位前政治犯取得联系,制定计划,等待时机奋起反抗。

1941年至1945年3月,梅定同志第二次被关押在河静监狱。尽管他身上仍留有第一次被捕时所受的伤,但他丝毫没有被敌人的毒打和酷刑所动摇,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正直品格。获释后,他继续回到家乡参加革命活动。丁禄党支部恢复后,梅定同志被选为支部委员,并参加了越盟夺取新禄公社政权的战斗。

1945年8月18日清晨7点,随着丁禄公社大厅传来的鼓声,梅亭同志与公社各村村民聚集在公社大厅,聆听关于夺取政权的意义和目的的演讲。与此同时,起义委员会派出救国自卫队,并通知各村干部准备好铜印和书籍,交给革命。丁禄和金溪两村的夺取政权起义在人民的欢欣鼓舞中取得了胜利。胜利后,梅亭同志被推选为日新公社(丁禄村和岱禄村合并为日新公社)党委书记。

1946年至1950年,梅亭同志在河静省警察局工作,担任河静监狱监狱长和省储备仓库主任。1951年至1952年,他被调往广平省警察局工作。1953年至1959年,他被调往河静省石玉农场农业税务局工作。1960年至1970年,他被调往交通部工作。(3)1974年,因年老身体不好,去世,享年65岁。

鉴于梅亭同志对民族独立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国家高度评价梅亭同志为老革命干部,并授予党和政府崇高称号:三级独立勋章;二级、三级抵抗勋章2枚。

梅亭同志出生并成长于历史故乡新禄,在一个爱国的儒家家庭中成长和教育,从小就深受爱国精神的熏陶,很快便成为一名党员,并成为义静苏维埃运动中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梅亭同志曾两次被关押在帝国主义监狱,饱受酷刑折磨,尽管终身残疾,但他对党的理想始终坚定不移。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成为家乡河静的骄傲。


笔记:
(1)《芹禄县委史》,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2)根据河静省委2002年1月15日颁发的1945年8月前老革命党员证明书
(3)根据河静省委2002年1月15日颁发的1945年8月前老革命党员证明书

陈氏红绒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