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优先投资升级包括义安省在内的6个产前和新生儿筛查和诊断中心。
副总理黎青龙刚刚签署了 2024 年 12 月 16 日第 1576/QD-TTg 号决定,批准了 2021-2030 年期间实施卫生设施网络规划的计划,展望 2050 年(计划)。
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现代、先进、高科技服务业和按需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需求。
该计划旨在有效落实政府总理于2024年2月27日颁发的第201/QĐ-TTg号决定,批准《2021-2030年阶段,展望2050年卫生设施网络规划》(以下简称《卫生设施网络规划》);明确任务、解决方案,调动各部委、中央机关、地方在落实《卫生设施网络规划》中所承担的职责相关资源;制定落实预计优先投资项目清单的路线图,确定实施的关键内容、进度和资源。
《规划》要求,要紧扣卫生设施网络规划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确保行动方案、国家级规划实施方案和已批准的公共投资计划的一致性和承接性,确保各部门、各地方任务、规划、项目的衔接性和一致性。
确保可行性、灵活性,符合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融入国际社会和当地实际;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调动各经济成分的参与,发展医疗设施网络;有重点、有重点地配置资源,与调动资金的能力相一致;协调地组合资源,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优先投入公共投资,建设贫困、偏远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设施基础设施。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按照规划实施项目。其中,使用公共投资资金的项目,应按照符合《公共投资法》、《国家预算法》和主管部门有关公共投资的文件规定的原则确定;有效利用公共投资,调动、动员和吸引一切社会资源,特别是民间资源,参与按照规划发展医疗设施的投资项目。
优先对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边境地区、海上、海岛和收入来源有限的地区的卫生保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公共投资:预防医学、结核病、麻风病、精神病院……
国家对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投资建设药品研发专业实验室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优惠机制。
鼓励民间投资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对于使用公共投资资本以外资金来源的投资项目:鼓励私人投资发展高科技、现代化、先进服务业和按需服务业,满足包括高收入者和外国人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吸引社会资源的方式包括: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疗卫生机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形式的投资;借贷、租赁资产;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资助、援助;公共资产管理和使用法律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
建立关爱卫生健康发展的专门机制和政策
建立健全与严格有效执法相配套的法制体系,为实施卫生机构网络规划提供法制保障,建立健全关爱卫生事业发展和提高卫生人力资源素质的具体机制和政策。
继续对卫生服务单位进行清理、调整、整顿,适当调整职能任务,确保达到越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2017年10月25日第19-NQ/TW号决议关于公共服务单位精简、效力、效率的要求。
开发卫生人力资源,扩大卫生培训学校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医生、药师和护士在数量和专业水平上的人力资源需求。根据各领域岗位需求,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结构,其中要重点增加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实验室建设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以及与控制气候变化、环境和社会等健康影响因素相关的其他领域的专门人才。
推动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健康领域创新,推动新科技成果在疾病预防、诊疗、药物、疫苗、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挖掘潜力,重点在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医学电子等重点领域优先发展高应用技术,特别是数字医疗、人工智能等。
优先投资将06所医院升级至国际标准
根据计划,优先投资改造6所医院,使其达到国际标准,包括:白梅医院、越德友谊医院、顺化中心医院、大水镬医院、108军中心医院、175军医院。同时,优先投资建设西原医院;以及位于河内、岘港和胡志明市的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协调中心。
在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优先投资建设1个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资建设03个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人口与生殖健康领域,优先投资在太原省和多乐省建设2个产前和新生儿筛查诊断中心。同时,优先投资在河内、义安、承天顺化、胡志明市、芹苴市升级改造6个产前和新生儿筛查诊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