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温馨的边境村庄
仁梅边防站(义安边防站)官兵始终牢记“边疆就是祖国,各族人民就是亲兄弟”,多年来,义安边防站官兵始终跟随地方党委和政府开展消除饥饿、扶贫工作,确保“人民平安、地区平安、边境平安”。

通往欢乐的桥梁
该军民合建桥长15米多、宽2米、承重2吨,总价值近3.35亿越南盾,于2024年中旬移交使用,从此,Tuong Duong县Mai Son乡Cha Lo村村民在洪水期间涉水过河时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该桥由仁梅边防站与胡志明市演战天心小组及其他善心人士合作修建,给这个偏远村庄的116户521名科穆族群众(其中贫困户108户)带来了无限欢乐。
Cha Lo 村村长 Vi Van Sen 先生激动地说道:“以前,村民们必须趟过小溪才能去公社中心,这很危险,尤其是在雨季。所以,新桥建成后,村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边防人员和恩人……”
.jpg)
不仅如此,此前,横跨溪溪的长56米、宽3.6米的混凝土柱铁桥;载重量3.5吨、宽3米、总价值5亿至6.5亿越南盾、计划于2023年投入使用的人民桥,都是仁迈乡帕姆村和仁迈村人民的“现实梦想”。

仁梅边防哨所政委阮文上中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哨所负责管控和保卫边境地区9个界址、28.111公里长的边境段,涉及仁梅乡和梅山乡,共有21个村庄、1356户、6534人,主要民族为泰族、柯穆族和苗族。
许多村寨地势崎岖,溪流上只能搭建简易桥梁。雨季,溪水上涨,桥梁常常被冲毁,给群众出行和生产带来困难,村里孩子的教育也因此中断。
.jpg)
“仁梅边防站已与捐助者取得联系,支持建设人民桥的资金,以帮助人们更加便捷地出行。
该队选派经验丰富的同志支援修建一座坚固的跨河大桥,为促进贸易联系、改善人民生活作出贡献,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支持贫困地区学生上学
地处边境地区的仁梅边防站始终关注少数民族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和工作,例如:呼吁拨款为困难地区学校修建清洁饮水设施和服务教学的辅助工程。

2023-2024学年,仁梅边防站联系各组织和慈善家,争取资金支持,同时该部队支持工作日为仁梅乡的Huoi Co幼儿园修建Huoi Man幼儿园和小学及厨房;为梅山乡的Pieng Cooc幼儿园修建厨房、围墙、铁皮屋顶和操场。
特别是,该站动员善心人实施“寄养儿童”计划,为 Pieng Cooc 幼儿园 27 名 Mong 学生提供为期 5 年的午餐资助,金额为每名儿童每天 20,000 越南盾,以及所有厨房用具、洗衣机、电力……。
身穿绿色制服的仁梅边防哨所官兵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儿童教育的热爱,还体现在“帮助孩子上学”项目、“军官帮助孩子上学”项目以及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的“边境暖衣”、“边境月——满月节”、“边境宿舍”等诸多项目中……
此外,该站还打了6口净水井、捐赠了净水器……帮助学校解决净水困难。
.jpg)
梅山寄宿中学校长阮达氏老师说:“仁梅边防站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与陪伴是帮助学校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特别是寄宿生学习生活条件的重要资源,为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受到鼓舞。”梅山寄宿中学共有学生192名,其中寄宿生122名。
贫困人口的住房支持和生计模式
仁梅边防站除了坚决维护边境安全和主权外,还始终把社会保障工作和帮助人民消除饥饿、减少贫困作为重点,努力实现“民安村暖”的目标。
2023-2024年,仁梅边防站将部署4个军民结合生计模式(网箱养鱼、山羊养殖),总价值2亿越南盾,帮助当地家庭发展经济、稳定生活。

该站还援建了“绿星志愿者之家”,为贫困群众提供免费清洁饮用水、免费医疗检查和治疗、衣物和生活必需品;启动了“绿色种子送去绿色边境”苗圃,向仁梅乡和7A国道沿线10个边境站的群众捐赠了1万多棵果树和用材树。
.jpg)
特别是,该电视台呼吁荣市出资支持建设的20栋大团结屋已于2024年12月落成并移交,以便各家各户能够及时庆祝春节,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幸福。
交接入住当天,梅山、仁梅两乡不少贫困户情绪激动,表示要积极努力发展经济,消除饥饿,摆脱贫困。
.jpg)
仁梅边防站站长潘青红中校表示,仅2024年,该站就呼吁、动员和联系全国范围内的慈善家、捐助者为该地区的土木工程投资总额超过21亿越南盾。
.jpg)
仁梅公社党委书记梁文华同志肯定:仁梅边防站开展的为民工作任务不仅帮助地方党委、政府减轻了社会保障负担,帮助贫困户住上了坚固的房子,有了生活来源,脱贫致富……而且为加强边境军民关系作出了贡献。
.jpg)
T腹股沟2023年12月,仁梅边防站因其为山区和人民带来实际利益的优秀模范和项目,荣获胡志明共青团中央委员会颁发的“武阿定奖”。仁梅边防站是义安边防部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2024年,在纪念武阿亭奖15周年系列活动中,仁梅边防站应邀出席国会主席陈青敏与少数民族优秀个人和为少数民族、山区、海岛带来实效、典范和高效益的少数民族优秀集体的会见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