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仲家族获得证书,成为第一个连续四代被朝廷五次派遣出使的家族。
1月4日下午,阮忠勤家族理事会在荣市举行仪式,宣布并接受越南第一个连续四代受朝廷派遣五次出使清朝、建立外交关系的家族的记录证书。同时,连续三代通过后黎忠雄王朝(1533-1789)三等博士考试的家族。
出席仪式的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吴光春夫妇。国家主席、越南纪录保持者协会副主席;阮氏琼玉——越南纪录保持者协会副秘书长、越南纪录组织秘书长。
出席仪式的还有文化体育部副部长裴公荣同志、南丹县领导、家族理事会成员以及阮仲-忠根家族的众多子孙。

阮仲忠干家族(南丹)拥有500年历史,与文化、官僚、外交等传统紧密相连。可以说,阮仲上、阮仲阳、阮仲阳、阮仲武等长辈继承、凝聚并弘扬了家族的精髓。

他们继续任达官辅佐朝廷,戍守边疆,出使海外,执行外交使命,建设保卫国家,为民族争光,光辉家风;受到越南和中国封建王朝的推崇,也受到两国人民的赞誉,并被授予高贵的爵位和称号:“忠臣良将,名扬南北朝”;“名扬北方,德于南州,中洲之笔”;“两国书院”;“四代五花御花”;“不朽名医”;“忠臣忠信,贵如终身”……

此次越南纪录证书颁发仪式由阮仲忠家族理事会和越南中央纪录协会联合举办,旨在感谢祖先的功德;聚集和团结子孙,交流、连接爱心、互相帮助,建设日益繁荣和幸福的生活;继续维护和弘扬祖先的优良传统和习俗,建设日益强大、永久和发展的家族血脉。

同时,在社区传播有关家族历史的良好价值观,为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保卫、建设、发展国家和融入国际社会的工作中做出贡献。
纪念的历史人物:
杜克大学大使、阮仲上博士(1681-1738):永盛八年(1712年)仁钦年间中进士,历任官至同治大学时,授工部尚书、官官公等职。作为黎忠兴年间大越朝廷首席使节,在王朝巨变时期,他履行“军事使命”,不“不敬君命”,开创了阮仲-忠勤家族优秀辉煌的外交传统。
阮仲阳大使(1723-1786):阮德公爵,阮仲上公爵,阮仲上公爵次子。阮仲上公爵于景兴三十年(1769年)在黎显宗统治下,考中三品,后任驻清使韩林孝里(1761年)侍奉。回国后,他被任命为谅山总督,并修复和编纂了南关关阮德碑。这块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记载了中越两国的地理边界、边境关口以及外交关系,彰显了民族自豪感和祖国神圣主权……
阮仲阳大使(1746—1811),阮忠上使长孙,阮忠阳使侄;34岁时,于景兴四十年(1779年)己亥年(1779年)在黎显宗麾下考中三等文科状元,官至同爵大学士,爵位为知风伯。景兴四十四年(1783年)出任驻清使节,受到清帝嘉奖,赐号“良国汉林”,并在一面在中州闻名的特殊锦旗上绣上“三世苏华”大字。
阮仲武大使阮仲阳大使之子。曾任御史大夫,官至兵部右侍郎、代理右参知,官至二品。甲申元年(1824年)出使清朝。回国时,他带回了《大归》一书进献给明命国王。顺化朝廷以此书为依据,制定并完善了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六司(六部)制度和总督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与各城市、商贸城镇之间的相互监督效力做出了贡献。戊戌年(1828年),他再次被推荐为出使清朝的首席大使,其第二任妻子阮氏莎也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