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以回应美国关税
中国已正式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并征收关税,以回应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的决定。
中国市场监管机构2月4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简短公告称,已对这家美国互联网搜索巨头展开反垄断调查。
此举标志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因为北京不仅针对科技行业,而且还利用税收政策作为有力工具来应对华盛顿的压力。
谷歌于 2010 年将其搜索引擎撤出中国大陆,目前被怀疑违反了该国的竞争法,此举凸显了中国对外国科技公司的审查日益严格,并反映出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

除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外,中国还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LNG)加征15%的关税。
中国还对原油、农业机械和皮卡车等关键商品加征10%的关税,此举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也表明北京方面正在利用关税和法律手段来应对华盛顿的压力。
2月4日,也就是为期一周的农历新年假期的最后一天,中国商务部意外宣布对钨、碲、铋、钼和铟等几种关键金属实施新的出口管制。这些材料在从半导体制造到国防等许多高科技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还加大了对外国企业的压力,将拥有 Calvin Klein 时尚品牌的 PVH 集团和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Illumina 列入了不可靠实体名单。
因此,中国不仅利用出口管制来加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而且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的情况下对外国公司采取了更强硬的策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并未具体说明谷歌被指控的具体违规行为。尽管谷歌的大部分服务,包括其搜索引擎、Gmail和谷歌地图,在中国大陆均被屏蔽,但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在市场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在线广告领域。
谷歌仍在为希望触达全球客户的中国企业提供数字广告服务,尽管其在华业务有限,但仍创造了可观的收入。然而,随着反垄断调查的展开,谷歌在中国的业务可能面临更多监管挑战。
随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技术和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正在加大对美国企业的压力。
北京不仅利用关税和出口管制,还利用反垄断法规作为对抗华盛顿压力的战略工具。
去年 12 月,该机构对美国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展开调查,调查涉及其于 2019 年完成收购以色列连接解决方案提供商 Mellanox Technologies 的交易。

此举被视为对英伟达的警告,英伟达是人工智能图形处理器(GPU)设计的领先企业,因美国政府的出口禁运,英伟达被迫限制中国获取其最先进的芯片。
北京方面的调查仍在进行中,使得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经营前景比以往更加不确定。
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被视为不同寻常的举动,因为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在中国国内互联网服务市场的份额非常有限。
虽然谷歌没有披露来自中国的具体收入,但《The Information》在 2019 年报道称,该公司 2018 年从中国广告商的销售中赚取了超过 30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 60%。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调查经常导致巨额罚款。2013年,负责反垄断调查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矛头指向了美国领先的移动芯片设计公司高通。经过14个月的调查,高通被迫同意支付高达9.75亿美元的罚款以和解此案。
与国家安全调查相比,反垄断调查被认为是一种“较软”的法律救济手段。然而,其影响仍然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害。
例如,2023年5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对美国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展开网络安全调查。
结果,美光公司的内存产品被禁止用于中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导致该公司损失了约40亿美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