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生病孩子的笑容感到高兴
义安妇幼医院新生儿科是接收和护理出生不足30天的新生儿的机构,在需要特殊医疗护理的婴儿的早期生命旅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生儿科护士长黎氏丽女士(1980年出生)深知这一点,在她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终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她来说,最大的回报就是看到小天使康复并恢复健康时,妈妈和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笑容。
专注、冷静
清晨,义安妇幼医院新生儿科内,气氛安静,每个人都尽量轻声细语,以免打扰到宝宝们脆弱的睡眠。然而,走廊里,气氛却渐渐变得嘈杂起来,紧张的气氛似乎被急切的问题所加剧:“医生,我的宝宝恢复得还好吗?”,“我的宝宝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正常母乳喂养?”,“保温箱里需要盖毯子吗?”……

面对这些担忧,李护士依然保持冷静,一步步检查每个孩子的情况,指导护士进行护理,并温柔地安抚病人家属。正是这种关爱的态度,让许多家庭在陪伴孩子度过艰难的日子时,感到更加安心。
在袋鼠房间里,照顾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地方黄文俊先生(1984年出生,家住南丹县)耐心地让宝宝肌肤相亲地躺在他的胸口,希望宝宝能按照治疗计划好转。看着红红的小宝宝,他难掩心中的焦虑。

Tuan先生说,妻子这次生的是双胞胎,所以从孩子出生起,他就被妻子安排“照顾”一个孩子。虽然这并非他第一次当爸爸,但孩子出生时体重偏轻的情况仍然让他感到不安,有时甚至有些笨手笨脚。不过,在Le Thi Ly女士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渐习惯了用“袋鼠法”照顾宝宝——这种方法有助于稳定呼吸,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大脑发育,并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交谈后,李女士说,她出生在义丹,也在这里长大。2001年,她从荣医科大学护理系毕业,并开始在义安妇幼医院工作。最初,她在外科工作,后来转到急诊复苏科。2005年,新生儿科成立,她一直在那里工作至今。

新生儿科目前共有10间病房,包括急诊室、袋鼠室、光疗室、肺炎室、感染室……
2024年,该科室接诊治疗了超过4000名儿科患者。这意味着每位医护人员都要承担巨大的工作量,从照顾和监测儿科患者的健康状况到执行专科技术。
在这个工作循环中,护士长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她不仅直接参与病童的护理,还负责协调工作、提供专业指导,确保护理过程准确有效地进行。

多年来,护理学学士黎氏丽在照顾儿童和完成分配的任务中始终表现出细致、周到和主动的态度。特别是自2014年被任命为护士以来,她不仅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还积极指导同事准确有效地执行新技术程序。
凭借这些努力,她连续9年荣获基层竞赛战士称号,并于2012年荣获医院组织的优秀护理竞赛一等奖。2020年和2022年,她以知识、技能和经验,带领科室护士参加竞赛,并荣获最高奖项,展现了她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敬业精神。
BSCKII Doan Thi Thanh Binh - 新生儿科主任
一位好医生就像一位母亲。
李女士不仅热爱自己的职业,更是许多需要帮助的家庭坚实的精神支柱。有些孩子出生在困境中,有些父母贫困,甚至有些因为无力支付治疗费用而考虑将孩子送回家。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她都会苦苦挣扎,寻找寻求帮助的途径。
她最难忘的案例之一是奇山县芒蒂普乡的那位HBL患者。由于患者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住院费用,家属被迫决定将孩子接回家。李女士得知消息后,立即向科室领导汇报,并与同事们一起动员和呼吁多方援助。正是这些及时的援助,让患者家属获得了更多的精神和物质支持,得以完成孩子的治疗,直至孩子康复。

此前不久,新生儿科还成功挽救了一名患有呼吸衰竭和严重新生儿感染的早产儿的生命。这名早产儿的情况比较特殊,出生时32周,体重仅1.1公斤,来自河静省石河县的一个家庭。经过27天的治疗,在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黎氏丽的悉心照料下,婴儿体重已达1.9公斤。婴儿能够自主呼吸,出现吸吮反射,并能吃母乳。
婴儿康复后,得知婴儿的父亲天生聋哑,婴儿的母亲D女士怀孕且患有2型糖尿病,曾两次住院治疗,家庭处境极其困难,黎氏丽女士和医院新生儿科及各科室的全体人员纷纷站出来捐款、呼吁帮助,让患者家属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共渡难关。

在李女士执业的历程中,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经过不懈努力,她获得了许多重要奖项,例如2020年卫生部授予的“人民健康奖章”;2016年和2019年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发的“功绩奖状”。今年,她荣幸地成为荣获“2025年优秀医师”称号的典型人物之一。
二十多年来,黎氏丽护士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聆听着小天使们的啼哭和欢笑,她依然夜以继日地值班,不眠不休。但对她来说,看到一个健康的宝宝回到家人温暖的怀抱,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这就是医护人员简单却无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