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智能手机会“窃听”你的谈话吗?

潘文和 March 19, 2025 14:16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和朋友聊着某个产品,手机上突然弹出了该产品的广告?这种现象让很多人怀疑自己的智能手机正在“窃听”他们。但这真的发生了吗?还是仅仅是巧合?

您是否感觉您的智能手机对您的“窃听”程度比制造商承认的还要严重?

想象一下,你刚刚和同事讨论一副新的无线耳机,仅仅几个小时后,该产品的广告就出现在 Facebook、Instagram 或 YouTube 上。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许多人都经历过令人毛骨悚然的时刻,他们意识到自己说的话似乎被记录下来并用于广告定位。

类似的故事已经流传多年,但从未有人真正提供过确凿的证据证明我们的手机正在故意监听我们。从技术上讲,这些设备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是无法监听用户的。

Ảnh minh họa1
插图照片。

然而,美国媒体公司 404 Media 的记者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证据表明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可能正在做许多人长期以来怀疑的事情:秘密监听我们周围的一切。

通过“主动倾听”进行定向广告

404 Media 的调查报告重点关注考克斯媒体集团 (CMG),这是一家提供名为“主动聆听”的音频监控技术的公司。

它是一款旨在记录和分析智能手机麦克风拾取的每一次对话的工具。该技术随后将音频内容转换为数据,利用算法识别重要关键词,从而创建与用户所说内容相关的广告建议。

CMG 将这项服务推广为一种先进的营销解决方案,并与 Facebook、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主要科技巨头合作。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些公司在其广告系统中积极使用“主动监听”技术,但他们与 CMG 合作的事实可能意味着他们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或者至少知道它的存在。

这引发了一个重大问题:技术平台对用户的监控程度如何,以及智能广告和侵犯隐私之间的真正界限。

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窃听”

事实上,“主动聆听”技术不仅限于智能手机上的麦克风,还可以集成到许多其他智能设备中,例如电视、智能音箱,甚至是联网的家电。

任何配备语音识别功能的设备都有可能被用来收集环境音频,无论用户是否同意。

我们经常确信这些设备在听到“Alexa”或“Hey Google”等唤醒词后只会在短时间内激活语音识别。

Ảnh minh họa11
智能音箱,甚至联网的家用设备都有可能用来收集环境声音。图片:互联网

然而,如果这些设备确实一直在监听,即使没有唤醒命令,也意味着每个用户对话都可以被持续收集和分析。

这对个人隐私构成了严重威胁,因为它为全天候用户监控打开了大门。

不仅如此,如果语音数据被用于优化广告,我们的消费者行为就会被比以往更加复杂的操纵,因为我们所说的话不再是隐私,而是成为公司更精准地投放广告的原材料。

公司否认参与“窃听”

当美国媒体Mashable向Meta、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大公司询问是否了解CMG的“主动聆听”技术,以及是否积极使用该技术来优化广告时,这些公司的发言人迅速予以否认。

他们坚称,他们的公司没有使用这种解决方案,也没有参与出于广告目的的窃听。

然而,现实是这项技术绝对存在,相信科技公司没有利用它是天真的,特别是当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广告效果并实现利润最大化时。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大公司为了商业利益愿意跨越道德界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亚马逊 Alexa,用户最初被告知他们的语音命令记录将被立即删除,但实际上,亚马逊会存储这些记录并将其发送回他们的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这导致许多人质疑该公司的透明度。

如今,第一方数据,即直接来自潜在消费者的信息,正成为广告行业的宝贵资产。由于隐私保护措施(例如屏蔽第三方 Cookie)的影响,传统广告模式的有效性逐渐降低,企业被迫寻找新的数据收集方式,以保持精准的定位。

在此背景下,CMG的“主动聆听”技术可以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工具,帮助企业无需依赖过时的广告方式就能持续触达客户。问题是,他们真的能够抵挡住这种诱惑吗?

您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您的隐私?

首先,我们可以假设,至少目前,你的手机需要处于开启状态才能实现主动聆听功能。此外,为了让麦克风清晰地拾取声音,你还需要离设备足够近,以免你的声音失真。

因此,为了保护您的隐私,您应该始终假设您的手机正在监听,即使您没有使用它。

如果你的手机在手里、放在桌上,甚至只是放在口袋里,请假设麦克风仍然可以拾取你的声音。这意味着,如果你不想被录音或偷听,最好不要在手机附近说话。

如果您想私下聊天而又不必担心智能设备收集数据,请采取以下额外的预防措施:

- 关闭手机或切换到飞行模式以确保麦克风不工作。

- 将手机和智能设备放置在远处,超出麦克风的录音范围。

- 如果可能的话,在讨论敏感话题时尽量避免使用联网设备。

此外,偶尔彻底关闭手机也是一个有用的习惯,它不仅可以保护你的隐私,还能帮助你减少对科技的依赖。这也有助于消除网络攻击的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并确保你的设备保持最佳性能。

潘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