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携手在义安边境地区建设新农村
乂安省桂风县民兵自卫队除配合地方武装力量完成训练、战备任务外,还积极开展群众动员工作,帮助人民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建设新农村。
南迦伊之恋
回到南吉艾乡(Que Phong),边境村庄的变化令我们惊叹不已。大部分主干道都铺上了水泥路面,许多宽敞坚固的房屋拔地而起,为南吉艾泰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离不开当地武装部队的大力支持,包括民兵和自卫队。

平朗村曾经是公社里最艰苦的村子,但现在村里的生活确实改善了。村里的道路都铺上了水泥路面,家家户户都拥有了干净整洁的房子和菜园。特别是,牲畜棚也搬出了村子,设立了畜牧区,保护了村里的自然风光。
Le Van Son 先生 - 村长平浪他说:“以前群众生活艰苦,村里也还是脏乱差的。这几年,村里在民兵的帮助下,修了路、装了灯、推广了农技,建了畜禽舍、搬迁了牛棚。群众生活因此大大改善,居住环境也一直很干净。”

卢明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表示,每当走在普克村、平朗村、蓬村和莫村的水泥路上,当地群众总会想起民兵的辛勤劳动。因为近年来,这支民兵队伍帮助各村修建乡村公路,目前村内共计修建了25多公里的水泥路。
此外,民兵还帮助当地21户公安部支援的贫困户修建了活动板房地基;帮助省军区支援的2户贫困户修建了坚固的高脚屋;共安装太阳能照明灯泡100余盏,疏浚田间水渠7公里多,为农民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南街乡军事指挥部司令员吕文香表示,在加强训练和战备工作,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边境安全的同时,该乡武装部队开展了“武装部队携手建设新农村”竞赛运动。
多年来,公社武装部官兵累计志愿服务2300多个劳动日,与当地群众一起建设新农村,为边区面貌的不断改观贡献力量。
在实施过程中,许多好模式、好做法在社区得到复制推广,如将牲畜棚迁出村庄,在Pieng Lang和Puc两个村建立畜牧养殖区,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卫生并重。组织对村集体文化馆广播系统进行维修升级改造,让上级的政策尽快传达到群众中去。

巩固、新建、改造文化馆的模式得到了民兵预备役官兵的积极响应。目前,全村5/5的文化馆已得到升级改造,为群众参与社区活动创造了条件,为提高群众精神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
截至目前,全乡约80%的道路已铺设混凝土,Pieng Lang、Pong村、Mo村等部分村庄的道路已通电。水渠系统定期维护和维修,服务于农业生产,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陪伴村庄
为帮助群众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南街乡军事指挥部倡导动员民兵大胆创建经济典型供群众学习效仿。通过这种方式,一些典型已产生,年创收7000万至1亿越南盾。

典型的例子有:莫村村组长梁文辉的养猪模式,查楼村战士光文强的种槐树挖鱼塘模式,以及坪朗村战士何文仁的养鸡模式。民兵们通过发展经济,为当地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特别是在南贾伊,已形成了与价值链环节相联系的集中专业化区域,如Pieng Lang的集中畜牧养殖区、Pong村的金合欢种植区、Puc村的肉桂种植区,总面积达数千公顷。
这些成果有助于将全乡人均年收入提高到1700万越南盾,并将多维贫困率降至49%。截至目前,南街镇已获得县人民委员会的认可,达到12/19标准,并被评为“建设一个新农村。

吕文香表示:“南街乡军事指挥部坚信,建设新农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南街乡军事指挥部将继续与祖国阵线委员会、各社会政治组织、武装力量单位配合,有效开展携手建设新农村运动,实现可持续减贫目标,符合本地区的特点和任务。”
“帮助村民们吃饱饭,自给自足”
不仅在南贾伊,“武装部队携手建设新农村”运动在桂风县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各乡军事指挥部都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具体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武装部队和民兵始终重视动员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持续减少贫困。

治黎乡军事指挥部司令梁文俊表示,治黎乡民兵自卫队随时准备战斗,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帮助村民战胜自然灾害和洪水造成的损失。
官兵们还帮助贫困户打地基;帮助有病残的家庭收割稻谷和庄稼;参与修建乡村道路,疏浚田间水渠,方便群众出行和生产。感谢部队的帮助民兵,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生活明显改善。

区军区和各部队制定了外出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计划,工作日为1000天,加固、修复乡村道路12公里,清理、清淤、疏浚田间水渠15公里;在Tien Phong乡Muong Hin村新建排球场;为Muong Noc乡Thanh Phong 2社区文化馆支援装饰品、桌椅各1套……
该区已指示区军事指挥部与驻地武装部队配合,对“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自力更生”的先进群众动员模式进行审查、认定和登记,并采取具体务实的行动予以落实。各公社武装部队向群众宣传,增强群众自觉,破除劳动生产中的落后习俗,根据当地实际,按照家庭农场和牧场的模式改造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
裴文贤先生 - 桂丰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