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强主席在南方解放五十周年之际发表的文章
在南方解放和祖国统一50周年之际,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梁强撰写文章,阐述新时期建设强大人民武装力量的经验教训。

战争已经结束半个世纪,但抗美救国战争中人民军队建设的经验教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南方解放和祖国统一50周年之际,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梁强撰写文章,阐述新时期建设强大人民武装力量的经验教训。
我们恭敬地推出文章全文: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新时期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经验教训
以1975年春伟大胜利为顶峰的抗美救国战争胜利,是我国人民几千年建国卫国斗争史上的伟大胜利,“将作为最辉煌的一页永远载入我国民族史册,成为革命英雄主义和人类智慧彻底胜利的光辉象征,并作为20世纪的伟大壮举、具有重大国际意义和深远时代意义的事件载入世界史册”。[1]这场伟大胜利开启了民族历史的新纪元——独立、统一、全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时代。
抗美救国战争胜利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党和胡志明主席的天才、英明领导,正确的战争战略和革命方法;我军民在21年长期艰苦抗战中英勇、坚韧、机智和创造性的战斗精神;大团结联盟的力量、北方后方的强大支援和南方阵线的奋起意志;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团结作战和紧密联系,以及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宝贵援助,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进步人民的同情、支持和鼓励。

这一伟大胜利,离不开人民武装力量的卓越功绩和千百万英雄烈士的牺牲。1976年12月,越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大会赞扬人民武装力量的英雄干部和战士们,几十年来英勇奋战,从竹竿燧发枪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战胜了残酷的敌人,从奠边府战役到胡志明战役,建立了光荣的功勋,使我军的光荣传统焕发出新的光辉,与全民族一道谱写了越南革命战争奇迹般的英雄史诗!”[2]
为了胜利完成抗美援朝战略任务,我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并注重建设强大发达的人民武装力量,作为全民战斗和战胜侵略者的核心,坚决捍卫革命成果。抗美援朝战争已结束半个世纪,但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建设人民武装力量的经验教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各方面的绝对直接领导和国家对人民武装力量的集中统一管理和运用。
这不仅是抗美救国战争中的深刻教训,也是我党和国家人民武装力量建设中永恒不变的原则。早在抗战初期,越共十二大(1957年3月)就通过了关于建军和巩固国防问题的决议。决议确定了“积极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逐步走向正规化、现代化”的方针[3],并明确建军和巩固国防是全党、全军、全民的共同任务。为了胜利完成建军和巩固国防的任务,决议明确指出:“决定性的因素是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4]。
贯彻落实十二大决议,在党的全方面绝对直接领导下,在国家的集中统一管理和领导下,在人民的保护、培育和帮助下,我军不断发展壮大,陆军、海军、防空空军、主力军团等各兵种同其他力量和全民一道,形成合力,相继挫败美伪战争阴谋。
我们党和国家在领导人民军队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和关心人民公安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颁布了许多重要决议和指示,领导和指导把人民公安部队建设成为绝对忠诚于党和国家、密切联系群众、战斗力强、武装性质强、组织严密、专业技能精湛、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专政力量,把人民公安部队置于党的“直接、全面、统一”领导之下[5]。
关于民兵自卫队,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我党主张“以巩固为主,逐步扎实发展,集中重点地区”,“新建的企业、工厂、农场都要有自卫组织,由干部负责密切领导”[6],民兵自卫队得到了扎实广泛的建立和发展,既保证了劳动生产,又在必要时保证了安全和作战任务。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世界形势仍将呈现多变、快速发展、复杂多变和难以预测的态势。在我国,革新、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国家基础、潜力、地位和国际威望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国家在新发展时期崛起的重要前提。
然而,在优势的同时,国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出现了新的复杂问题,特别是社会中的局限性、弱点和矛盾尚未完全解决;敌对势力加剧破坏,否定党的领导作用,武装力量“非政治化”。这些情况要求维护和加强党对各方面绝对直接的领导,维护和加强国家对人民武装力量以及国防、安全、保卫祖国事业的集中统一管理和领导,这在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战斗和胜利的进程中变得越来越紧迫和具有决定性意义。

新形势要求我们继续以大刀阔斧、同步推进、持续不断、综合施策的方式推进党和政治体系建设和整顿,全面推进政治、思想、道德、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在提高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领域领导效率的同时,党和国家继续领导和指导全民国防阵线、人民安全阵线建设和巩固工作,建设和巩固牢固的“民心阵线”,建设一支革命化、纪律严明、精锐化、现代化的人民武装力量,成为新形势下国防、安全、保卫祖国事业的核心力量。继续学习理论、总结实践,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国家对人民武装力量的管理和管理,结合提高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效力和效率,为维护和加强党对各方面的绝对直接领导、国家对人民武装力量的集中统一管理做出贡献,满足新要求、新任务,在任何情况下不被动、不措手不及。
二是要特别重视建设人民军队的政治精神堡垒。
深入学习列宁“一切战争的胜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精神”[7]论断和胡志明主席“任何军队、任何武器都无法战胜一个民族的牺牲精神”[8]观点,我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建设和提升人民武装力量和全民的政治精神素质,特别是在抗美救国斗争中,我国军民与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野蛮敌人作战。
我党明确指出:“思想上要进一步认识长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确保胜利的观点;要培育坚强意志和英勇战斗精神,排除万难,立志杀敌救国,向着彻底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方向前进;要提高警惕,善于保存和隐蔽力量,反对鲁莽和急躁情绪;要教育胜利不骄傲、失败不气馁的精神”[9]。
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满足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战要求,我党主张首先要加强政治教育和思想领导,在全军进行政治整顿,巩固工农群众阵地,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爱国主义与真正国际主义紧密结合的水平,提高革命警惕性,培育斗争精神;克服意志消沉、功勋卓著、傲慢自大、散漫自由和纪律涣散的思想。由于建设了坚实的政治和精神因素,人民武装力量不怕艰苦,不屈服于野蛮的敌人,英勇作战,智慧战斗,创造性地战斗,创下辉煌战功,与全民一道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取得伟大胜利,为胡志明时代的祖国和人民争光。
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其中政治和精神因素是最根本的。深入贯彻胡志明主席“先民后枪杆子”的观点,在当前形势下,继续把建设一支政治上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作为首要任务和原则,作为提高人民武装力量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基础。深入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提高人民武装力量干部战士对党的军事、国防、安全政策和路线的认识。在深刻领会“确保国防安全是必要且始终如一”观点的基础上,人民武装力量要提高革命警惕精神,不断掌握形势,及时有效地提供建议并直接处理国防、安全和外交问题,避免被动和措手不及,防范战争、冲突、不安全和混乱的风险,尽早、从远处做好保卫祖国的任务,在国家尚未陷入危险时保卫国家。

面对新战争形式、新作战类型、新战略空间、新作战方法的出现,中央军委、国防部、中央公安党委、公安部、各级党委、指挥员和机关要特别重视对人民武装力量干部、战士进行各方面的领导、指挥、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素质,敢于吃苦、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心打败一切侵略者,在任何情况下坚决保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
三是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编制结构编成同步、均衡合理、整体素质高、战斗力强的人民军队。
为了满足抗美救国战争的要求,我党和国家不断建设和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包括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兵自卫队三大类部队。1962年12月6日至10日中央政治局关于南方革命形势、方向和当前任务的决议,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南方武装力量的方针,确定“广泛发展游击队和民兵,提高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的素质”[10];同时,明确规定了南方需要重点建设的各类部队的方向和具体数量。
在抗战时期,我党和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包括各兵种在内的主力军。特别是,主力军被打造为南方战场的核心力量。防空空军和海军也得到建立和发展壮大,与人民和其他力量一道,战胜了美帝国主义在北方发动的海空破坏战争。与此同时,组织和发展了各方面军、各地区大型主力兵团以及长山公路战略运输部队,使主力军真正成为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制衡、进攻和消灭敌人战略的主力军,与全民一道为彻底解放南方、统一祖国而战斗。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指导下,地方军队在全国各地迅速建立和发展,并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取得了质的飞跃。在北方,地方军队组建了众多步兵、防空兵、工兵和炮兵部队,承担保卫社会主义北方的任务……在南方战场,各县、各镇、各省、各市都组织了地方军队开展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在三大战略要地(山区、农村平原和城市地区)形成了三大先锋阵地(军事、政治和军事宣传)。
民兵自卫队按照党组织领导的原则,广泛发展适合各地、工地、农场、工厂、企业实际的、中小型的民兵自卫队,适应不同战争类型、不同形势的需要。
抗美救国战争中人民武装力量建设,根据革命武装斗争的发展,根据各类型部队的战略地位,根据各时期、各战场、全国的人民战争路线,确保了各类型部队的平衡。各类型部队、各类型部队都进行了全面的训练和演练,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满足作战任务要求;与其他力量密切配合,形成人民战争的整体力量态势,与全民一道,夺取1975年春季伟大胜利。
目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人民武装力量要继续研究、调整、组织、改组,确保质量,拥有适当的数量、组成、组织和结构。因此,人民武装力量要深入学习、严格有效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精简政治体系组织,确保有效运作;关于建设人民军队和人民公安力量的主张,特别是中央政治局2022年1月17日关于2021-2030年及后续阶段越南人民军组织结构的第05-NQ/TW号决议、中央政治局2022年3月16日关于推动建设真正廉洁、强大、纪律严明、精锐、现代化的人民公安力量,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和任务的第12-NQ/TW号决议。
继续向精干、精干、强大的方向调整人民军组织,结合兵力配置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确保各组成部分和力量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合理性,符合国防政策、人民战争和武器装备保障能力;调整人民公安机关组织,向精干、全面发展、深入省区、强化乡镇、贴近基地的方向发展;建设强大的预备役力量、覆盖各地区和海上的强大民兵自卫力量。注重创新和提高军事训练、技战术素养、政治教育和综合训练质量,确保人民武装力量的后勤保障和技能水平;促进国防安全领域的国际融入和外交工作,为提高武装力量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做出贡献,满足新形势下国防安全和保卫祖国的需要。
第四,确保人民武装力量拥有优良的武器技术装备;积极研究并灵活熟练运用越南军事艺术,满足战争类型和参战人员的实际发展需要。

在抗美救国战争时期,我党和国家秉持“先民后枪炮”的理念,始终把武器装备视为军队战斗力的根本保障。在此基础上,我党和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和指导军队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的改进和保障工作,朝着“原始武器、常规武器和比较现代化武器相结合,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11]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人民武装力量改进和保障武器装备的主要措施包括:采购、援助、国产、从敌方缴获;同时,巧妙、创造性地高效使用现有武器装备。正因如此,人民武装力量特别是人民军队拥有了相对同步、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体系,确保了军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足以凭借武器装备的压倒性优势战胜入侵之敌。
在保障人民武装力量武器装备的同时,我党和国家特别重视领导和指导在抗美救国战争新条件下研究、发展和创造性、灵活、巧妙运用军事艺术。南方抗战的发展规律是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革命战争与武装起义相结合、军事进攻与群众起义相结合,消灭敌人、夺取胜利。其中,武装斗争在抗战最后阶段大规模军事战役中起着决定性和主导性的作用。人民武装力量在每次战斗和战役中灵活机动、不断创造性地运用作战艺术,特别是组织和运用兵力的艺术、调动兵力的艺术、创造阵地的艺术、佯攻的艺术、选择方向、矛头、攻击目标和作战方法的艺术……创造了压倒性的优势,逐步取得胜利,走向最终胜利。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保障武装力量拥有新一代现代化武器装备、军事安全装备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加强武装力量特别是人民军队和人民公安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根据国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世界军事科技和安全发展趋势提出的正确方针。
为落实这一方针,在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核心和决定性因素的同时,必须重视保障人民武装力量拥有优良的武器技术装备,而发展国防工业和安全工业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继续深入学习和有效落实发展国防工业和安全工业的方针和路线,坚持主动作为、自主创新、自力更生、军民两用、现代化、紧密结合,成为民族工业先锋,满足现代化建设要求,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武装力量拥有优良的武器装备。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世界经验,发展军事艺术,发展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艺术。
第五,与全体人民一道,建立和发展军民亲密关系,胜利贯彻党的人民战争政策。
由越南共产党和胡伯伯组织、领导、教育和训练的越南人民武装力量,具有工人阶级性质、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民族性,为党的目标和理想、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绝对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团结一心、紧密联系人民,是增强武装力量革命性、人道主义和民族性的根本原则,也是越南人民军、人民公安部队和民兵部队的宝贵传统。胡志明主席教导说:“关键在于,任何主力军、地方武装力量或游击队,都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离开人民,就必然失败。紧密联系人民,就是赢得人民的心、信任、爱戴和热爱。这样,无论任务多么艰巨,都能完成,胜利就一定能够实现。”[12]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人民本着“一斤米不缺,一兵不缺”的精神,对人民的养育、保护、庇护和帮助,人民提供人力和物力,使人民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1962年12月政治局决议确定:“南方人民卫国战争的发展过程,就是全民、全面、长期、反对强大、凶猛、凶恶敌人的游击战争的发展过程”[13]。因此,建立并持续发展军民亲密关系,与人民并肩作战、共同胜利,不仅是原则问题,也是成功贯彻党的人民战争路线的关键战略。
在党的领导下,1959年至1960年,我军有力地支援南方人民奋起反抗,开展同起运动,夺取了大片农村地区。在美帝国主义实施“特殊战争”战略的时期(1961年至1965年),我军和人民大力推行“两条腿、三条腿”的斗争方针,将政治斗争与武装斗争相结合,同时动员战略要地的人民进行斗争,并结合军事进攻和军事宣传,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建立战略要地的计划。在美帝国主义转而实施“局部战争”战略的时期(1965年至1968年),我军和人民继续开展人民抵抗运动,在三个战略要地主动出击,同时击败了美帝国主义在北方发动的破坏性战争。 1968年戊戌春季总攻势起义和1975年春季总攻势起义的胜利,彻底解放南方、统一全国,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以人民武装力量为核心的全民抗战力量的最鲜明象征。
当前,人民军、人民警察、民兵自卫队要不断发扬光荣传统,特别是加强与人民的团结和密切联系,增强服务人民、保卫人民的责任感。人民武装力量要弘扬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辉煌成就,继续以实际行动做好群众动员工作,为改善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和安宁生活作出贡献;带头预防、抗击和战胜自然灾害和疫情,积极参与搜救工作,随时待命到重要危险地点,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宣传动员人民群众投身武装力量建设,积极参与国防和人民安全工作,建设牢固的“人民心阵地”,发挥人民群众在贯彻国防和人民安全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强大合力,胜利完成建国卫国事业。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我国民族的伟大成就,充分肯定了党和胡志明主席在制定抗战战略、建设人民武装力量、满足抗战高要求等方面的卓越领导。人民武装力量已完成其神圣使命,与全民同心协力,完成了彻底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斗争事业。抗美救国战争的经验教训,包括人民武装力量建设的经验教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应继续深入学习、运用和发扬,为新时期胜利完成建设和保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的事业作出贡献。
[1] 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件》,第 37 卷,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4 年,第 471 页。
[2] 越南共产党,《党的完整文件》,上文第 37 卷,第 474 页。
[3] 越南共产党,《党的完整文件》,上文第 18 卷,第 287 页。
[4]越南共产党,《党的完整文件》,上文引文,第 18 卷,第 300 页。
[5]越南共产党,《党的完整文件》,上文第 22 卷,第 257 页。
[6]越南共产党,《党的完整文件》,上文第 22 卷,第 243 页。
[7] VILenin,全集,第41卷,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8] 胡志明全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 年,第 4 卷,第 89 页。
[9]越南共产党,《党的完整文件》,上文第 23 卷,第 147 页。
[10]越南共产党,《党的完整文件》,上文第 23 卷,第 831 页。
[11] 中央政治局战争总结指导委员会编,《1945-1975年越南革命战争——胜利与教训》,国家政治真理出版社,河内,2015年,第338页。
[12] 胡志明,全集,上文引文,第 4 卷,第 448 页。
[13]越南共产党,《党的完整文件》,上文第 23 卷,第 8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