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梁强在南方解放50周年之际发表的文章
在南方解放和祖国统一50周年之际,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梁强撰写文章,阐述新时期建设强大人民武装力量的经验教训。

战争虽然已经结束半个世纪,但抗美救国战争中人民军队建设的经验教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南方解放和祖国统一50周年之际,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梁强撰写文章,阐述新时期建设强大人民武装力量的经验教训。
谨以此文全文敬请期待:
抗美救国战争胜利——新时期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经验教训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以1975年春伟大胜利为顶峰,是我国人民几千年建国卫国斗争史上的伟大胜利,“将作为最辉煌的一页永远载入我国民族史册,成为革命英雄主义和人类智慧彻底胜利的光辉象征,作为20世纪的伟大壮举、具有重大国际意义和深远时代意义的事件载入世界史册”。[1]这场伟大胜利开辟了民族历史的新纪元——独立、统一、全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时代。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党和胡志明主席的天才、英明领导,正确的革命战争路线和方法;我军民在21年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展现出的英勇、坚韧、机智和创造性的战斗精神;大团结联盟的力量、北方后方的强大支援和南方阵线的奋起意志;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团结作战和紧密联系,以及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巨大宝贵援助,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进步人民的同情、支持和鼓励。

这一伟大胜利,离不开人民武装力量的卓越功绩和千百万英雄烈士的牺牲。1976年12月,越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大会赞扬人民武装力量的英雄干部和战士们,几十年来英勇奋战,从竹竿燧发枪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战胜了残酷的敌人,从奠边府战役到胡志明战役,建立了光荣的功勋,使我军的光荣传统焕发出新的光辉,与全民族一道谱写了越南革命战争奇迹般的英雄史诗!”[2]
为了胜利完成抗美援朝战略任务,我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建设强大、发达的人民武装力量,作为全民战斗的核心,战胜来犯之敌,坚决捍卫革命成果。抗美援朝已结束半个世纪,但在抗美援朝救国战争中建设人民武装力量的经验教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各方面的绝对直接领导和国家对人民武装力量的集中统一管理和运用。
这不仅是抗美救国战争中的深刻教训,也是我党和国家人民武装力量建设的永恒原则。早在抗战初期,越共十二大(1957年3月)就发表了关于建军和巩固国防问题的决议。决议确定了“积极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逐步走向正规化、现代化”[3]的方针,并确定建军和巩固国防是全党、全军、全民的任务。为了胜利完成建军和巩固国防的任务,决议明确指出:“决定性的因素是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4]。
贯彻落实十二大决议,在党的绝对直接领导下,在国家的集中统一管理和领导下,在人民的保护、培养和帮助下,我军不断发展壮大,陆军、海军、防空空军、主力军团等各兵种同其他力量和全民一道,形成合力,相继挫败了美伪的战争阴谋。
在领导人民军队建设的同时,我们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和关心人民公安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作出多项重要决议和指示,领导和指导把人民公安部队建设成为一支绝对忠诚于党和国家、密切联系群众、战斗力强、武装性质强、组织严密、专业技能精湛、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专政力量,把人民公安部队置于党的“直接、全面、统一”领导之下[5]。
关于民兵自卫队,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我党主张“以巩固为主,同时以重点地区为中心,逐步扎实发展”,“新建工厂、工业园区、农场都要有自卫组织,由干部负责密切指挥”[6],民兵自卫队得到了扎实广泛的建立和发展,既保证了劳动生产,又在必要时保证了安全和作战任务。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世界形势仍将多变、多变、复杂难测。在我国,革新、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国家基础、潜力、地位和国际威望得到提升,这是国家在新发展时期崛起的重要前提。
然而,在优势的同时,国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出现了新的复杂问题,特别是社会存在的局限性、弱点和矛盾尚未完全解决;敌对势力加紧破坏,否定党的领导作用,武装力量“非政治化”。这种情况要求我们维护和加强党对各方面的绝对直接领导,维护和加强国家对人民武装力量以及国防、安全、保卫祖国事业的集中统一管理和领导,这在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战斗和胜利的进程中变得越来越紧迫和具有决定性意义。

新形势要求我们继续以大刀阔斧、同步推进、持续不断、综合施策的方式推进党和政治体系建设和整顿,全面推进政治、思想、道德、组织和干部建设。在提高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领域领导效率的同时,党和国家继续领导和指导全民国防阵地和人民安全阵地的建设和巩固,建设和巩固牢固的“民心阵地”,建设一支革命化、纪律严明、精锐化、现代化的人民武装力量,成为新形势下国防安全保卫事业的核心力量。继续学习理论、总结实践,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国家对人民武装力量的管理与管理,结合提高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效力和效率,为维护和加强党对各方面的绝对直接领导、国家对人民武装力量的集中统一管理做出贡献,满足新要求、新任务,在任何情况下不被动、不措手不及。
二是要特别重视建设人民军队的政治精神力量。
深入学习列宁“一切战争的胜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精神”[7]和胡志明主席“任何军队、任何武器都不能战胜一个民族的牺牲精神”[8]的观点,我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建设和提高人民武装力量和全体人民的政治精神素质,特别是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我军和人民与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敌人作战。
我党指出:“思想上要进一步掌握长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确保胜利的观点;要树立坚强意志和英勇战斗精神,排除万难,立志杀敌救国,向着彻底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方向前进;要提高警惕,善于保存和隐蔽力量,反对鲁莽和仓促;要教育胜利不骄傲、失败不气馁的精神”[9]。
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满足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战要求,我党主张首先要加强政治教育和思想领导,在全军进行政治整顿,巩固工农群众阵地,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爱国主义与真正国际主义紧密结合的水平,提高革命警惕性,培育斗争精神;克服意志消沉、功勋显赫、傲慢自大、散漫自由、纪律涣散等思想。由于建设了强大的政治和精神因素,人民武装力量不怕艰苦,不屈服于野蛮的敌人,英勇作战,智慧创新,立下光荣战功,与全国人民一道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取得伟大胜利,为国家和民族在胡志明时代树立了光辉榜样。
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政治和精神因素是最根本的。深入贯彻胡志明主席“先民后枪杆子”的观点,在当前形势下,继续把建设一支政治上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作为首要任务、原则问题和提高人民武装力量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基础。深入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加强对人民武装力量干部战士的宣传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党的军事、国防、安全政策和路线的认识。在深刻领会“确保国防安全是必要且始终如一”观点的基础上,人民武装力量要提高革命警惕精神,不断掌握形势,及时有效地提供建议并直接处理国防、安全和外交事务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被动和措手不及,防范战争、冲突和安全秩序丧失的风险,尽早、从远处做好保卫祖国的任务,在国家尚未陷入危险时保卫国家。

面对新战争形式、新作战类型、新战略空间、新作战方法的出现,中央军委、国防部、中央公安党委、公安部、各级党委、指挥员和机关要特别重视对人民武装力量干部、战士进行各方面的领导、指挥、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素质,敢于吃苦、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心打败一切侵略者,在任何情况下坚决保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
三是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编制结构、编制编制同步、均衡合理、整体素质高、战斗力强的人民军队。
为了满足抗美救国战争的要求,我党和国家不断建设和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包括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类部队。1962年12月6日至10日政治局会议关于南方革命形势、方向和当前任务的决议,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南方武装力量的方针,确定“广泛发展游击队和民兵,提高主力军和地方军的素质”[10];同时,明确了南方需要重点建设的各类军队的方向和具体数量。
在抗战中,我党和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包括各兵种在内的主力军。特别是,主力军被打造为南方战场的核心力量。防空空军和海军也得到建立和发展壮大,与人民和其他力量一道,战胜了美帝国主义在北方的海空军破坏战争。与此同时,组织和发展了各方面军、各地区大型主力兵团以及长山公路战略运输部队,使主力军真正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制敌、攻敌、歼敌战略的主力军,与全民为彻底解放南方、统一祖国而战斗。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指挥下,全国各地迅速建立和发展地方军队,并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取得了质的飞跃。在北方,地方军队组建了众多步兵、防空兵、工兵和炮兵部队,承担保卫社会主义北方的任务……在南方战场,各县、各镇、各省、各市都组织地方军队开展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在三大战略要地(山区、森林、农村平原和城市)形成了“三管齐下”的进攻格局(军事、政治、军事行动)。
民兵自卫队按照党组织领导的原则,广泛发展适合各地实际的民兵自卫队,有工地的、农场的、工厂的、企业的,有中小型的,适合不同类型战争、不同情况的。
抗美救国战争中人民武装力量建设,根据革命武装斗争的发展,根据各部队的战略地位,根据各时期、各战场、全国的人民战争路线,确保各部队、各力量之间的平衡。各部队、各力量都进行了全面的训练和演练,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满足作战任务的要求;与其他力量密切配合,形成人民战争的整体力量态势,与全民一道,夺取1975年春季伟大胜利。
目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人民武装力量要继续研究、调整、组织、改组,确保质量,拥有适当的数量、组成、组织和结构。据此,人民武装力量要深入学习、严格有效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精简政治体系机构、有效运作;建设人民军队和人民公安力量的主张,特别是中央政治局2022年1月17日关于2021-2030年及后续阶段越南人民军队组织结构的第05-NQ/TW号决议、中央政治局2022年3月16日关于推动建设一支真正廉洁、强大、纪律严明、精锐、现代化的人民公安力量,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和任务的第12-NQ/TW号决议。
继续按照精干、精干、强大的方向调整人民军组织,结合力量配置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确保各组成部分和力量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合理性,符合国防政策、人民战争和武器装备保障能力;按照精干、全面发展、乡镇强盛、贴近基地的方向调整人民公安机关组织;建设强大的预备役力量,在各地区和海上建立强大而广泛的民兵自卫队。注重创新,提高军事训练质量、技战术水平、政治教育和综合训练,确保人民武装力量的良好后勤和技能;推进融入国际社会和国防安全外交,为提高武装力量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做出贡献,满足新形势下国防安全和保卫祖国的需要。
第四,确保人民武装力量拥有优良的武器技术装备;积极研究并灵活熟练运用越南军事艺术,满足战争类型和参战人员发展实践的要求。

在抗美救国战争时期,我党和国家秉持“先民后枪炮”的理念,始终把武器装备视为构成军队战斗力的根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我党和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和指导军队武器装备技术手段的改进和保障工作,朝着“原始武器、常规武器和比较现代化武器相结合,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的方向发展[11]。这一时期,人民武装力量改进和保障武器装备的主要措施包括:采购、援助、国产、从敌方缴获;同时,巧妙、创造性地高效运用现有武器装备。正因如此,人民武装力量特别是人民军队拥有了相对同步、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体系,确保了军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足以凭借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战胜入侵之敌。
在保障人民武装力量武器装备的同时,我党和国家特别重视领导和指导在抗美救国战争新形势下研究、发展和创造性、灵活巧妙地运用军事艺术。南方抗战的发展规律是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革命战争与武装起义相结合,军事进攻与群众起义相结合,消灭敌人,夺取胜利。其中,武装斗争在抗战最后阶段的大规模军事战役中起着决定性和主导性的作用。人民武装力量在每次战斗和战役中灵活机动、不断创造性地运用作战艺术,特别是组织和运用兵力的艺术、调动兵力的艺术、创造阵地的艺术、佯攻的艺术、选择方向、矛头、攻击目标和作战方式的艺术……创造了压倒性的优势,逐步取得胜利,走向最终胜利。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保障武装力量拥有新一代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军事安全装备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潮流。对武装力量特别是人民军队和人民公安部队进行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正确方针,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顺应世界军事科技和安全发展趋势。
为落实这一方针,在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核心和决定性因素的同时,必须重视保障人民武装力量拥有优良的武器技术装备,而发展国防工业和安全工业是实现这一长期可持续目标的关键。继续深入学习和有效落实发展国防工业和安全工业的方针和路线,坚持主动作为、自主创新、自力更生、两用化、现代化、紧密结合,成为民族工业的先锋,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武装力量都拥有优良的武器装备。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世界经验,发展军事艺术,发展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艺术。
第五,与全体人民一道,建立和发展军民密切联系,胜利贯彻党的人民战争政策。
由越南共产党和胡伯伯组织、领导、教育和训练的越南人民武装力量,具有工人阶级性质、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民族性,为党的目标和理想、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绝对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团结一心、紧密联系人民,是增强武装力量革命性、人道主义和民族性的根本原则,也是越南人民军、人民公安部队和民兵部队的宝贵传统。胡志明主席教导说:“关键在于,任何主力军、地方武装力量和游击队都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离开人民,就必然失败。紧密联系人民,就是赢得人民的心、信任、爱戴和热爱。这样,无论任务多么艰巨,都能完成,胜利就一定能够实现。”[12]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人民本着“一斤米不缺,一兵不缺”的精神,对军队的养育、保护、庇护和帮助,以及人民提供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使人民武装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壮大。1962年12月政治局决议确定:“南方人民卫国战争的发展过程,是全民的、全面的、长期的、反对强大、凶猛、凶恶敌人的游击战争的发展过程”[13]。因此,建立并持续发展军民亲密关系,与人民并肩作战、共同胜利,不仅是原则问题,也是成功贯彻党的人民战争政策的关键战略。
在党的领导下,1959年至1960年,我军有力地支援南方人民奋起反抗,开展同起运动,夺取了大片农村地区。在美帝国主义实施“专项战争”战略的年代(1961年至1965年),南方军民大力推行“两条腿、三条腿”的斗争方针,将政治斗争与武装斗争结合起来,同时动员战略要地的人民进行斗争,并结合军事进攻和军事宣传,粉碎了美伪建立战略要地的计划。在美帝国主义转而实施“局部战争”战略的年代(1965年至1968年),我军民继续开展人民抗日战争,在三个战略要地主动出击,同时击败了美帝国主义在北方发动的破坏性战争。 1968年茅神农春总攻势起义和1975年春总攻势起义的胜利,彻底解放南方、统一全国,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以人民武装力量为核心的全民抗战力量的最鲜明象征。
当前,人民军、人民公安、民兵自卫队要不断发扬光荣传统,特别是建立同人民的团结感情和密切联系,弘扬服务人民、保卫人民的责任精神。弘扬人民武装力量的性质、传统和成就,继续以实际行动做好群众动员工作,为提高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和安宁生活作出贡献;带头预防、抗击和战胜自然灾害和疫情,进行搜救,随时待命到重要危险地点,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宣传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武装力量建设和全民国防、人民安全事业,建设牢固的“人民心阵地”,发挥人民群众在贯彻全民国防、人民安全路线中的重要作用,凝聚起胜利完成建国卫国事业的强大合力。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我国民族的伟大成就。它充分肯定了党和胡志明主席在制定抗战战略、建设人民武装力量、满足抗战高要求方面的卓越领导。人民武装力量已与全民一道完成了光荣使命,彻底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斗争。抗美救国战争的经验教训,包括人民武装力量建设的经验教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应继续深入学习、运用和发扬,为胜利完成新时期越南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和卫国事业作出贡献。
[1] 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献》,第37卷,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4年,第471页。
[2] 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件》,上引书,第37卷,第474页。
[3] 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件》,上文第18卷,第287页。
[4] 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件》,上引书,第18卷,第300页。
[5] 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件》,上文第22卷,第257页。
[6] 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件》,上文第22卷,第243页。
[7] VI列宁,全集,第41卷,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8] 胡志明全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年,第4卷,第89页。
[9]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件》,上文第23卷,第147页。
[10]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件》,上文第23卷,第831页。
[11] 越共中央政治局战争总结指导委员会编,《1945-1975年越南革命战争——胜利与教训》,国家政治真理出版社,河内,2015年,第338页。
[12] 胡志明,全集,上引,第4卷,第448页。
[13]越南共产党,《党的全部文件》,上引书第23卷,第8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