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2:当外交回归现实
莫斯科与基辅三年来的首次直接接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并非新鲜事——从美国总统的来电到美国特使访问莫斯科,乌克兰谈判相关事件往往都充满着过高的期望:即使危机没有结束,至少也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然而,现实往往恰恰相反。

Nhat Lam • 2025年5月20日
莫斯科与基辅三年来的首次直接接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并非新鲜事——从美国总统的来电到美国特使访问莫斯科,乌克兰谈判相关事件往往都充满着过高的期望:即使危机没有结束,至少也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然而,现实往往恰恰相反。

尽管未能取得突破,但伊斯坦布尔-2仍被视为俄罗斯外交进程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遭到基辅和西方的反对,谈判仍在莫斯科提出的框架内进行,许多专家认为这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此次谈判也标志着俄罗斯从“媒体外交”向“务实外交”的明显转变,体现了在信息饱和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背景下进行的必要转变。

伊斯坦布尔-1号事件失败三年后,乌克兰问题处理方式有所转变。一些象征性议题,例如乌克兰放弃1991年边界或加入北约,正在让位于更务实、更少意识形态的考量。尽管如此,乌克兰和欧洲外交官仍然严重依赖媒体作为战略谈判工具,尤其是在缺乏华盛顿强力支持的情况下。
基辅和欧洲的目标是形成一个长期谈判模式,其中提出了30天可续签的停火协议和复杂的安全保障机制,但在俄罗斯看来,这是不现实的。
“延长灰色地带”的策略对乌克兰来说似乎是可以理解的选择;因为当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弱势一方往往会模糊冲突界限,增加媒体影响力,并等待政治机会。如果莫斯科做出强烈反应,可能会成为向华盛顿施压的一个因素——这是基辅盘算的关键。当前的谈判信号受到特朗普政府方向的影响,并且基于俄罗斯在伊斯坦布尔的初步提议,这并非巧合。
伊斯坦布尔-2也反映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后现代外交”的兴起,外交政策声明沦为推文,峰会更多地被视为社交活动而非严肃的进程。乌克兰总统在没有任何具体准备的情况下宣布准备与俄罗斯领导人会面,也没有预期特朗普“如果俄罗斯总统在场”就会出席,这使得谈判氛围变得不切实际、肤浅,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与此同时,莫斯科提出的谈判模式在伊斯坦布尔-1会议上被忽视了,它是一种高度技术性和务实的路线:首先由专家组起草草案,然后进行高层讨论,最后在领导层做出决定。这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谈判模式,注重实质而非形式,俄罗斯代表团的组成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这是一个技术团队,而非政治作秀。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方面尽管谨慎,但已接受了这一方案。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该进程可能正在进入更具实质性的阶段。然而,该进程的脆弱性依然显而易见:任何干扰,无论是来自媒体还是策略分歧,都可能导致双方互相指责缺乏谈判意愿。尽管如此,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围绕乌克兰问题的政治空间正在逐渐摆脱媒体和战略幻想的主导,而更接近现实。
在此背景下,公开声明或“媒体泄密”似乎不再具有决定性作用。俄罗斯的立场保持不变:结束冲突的先决条件是乌克兰从俄罗斯吞并的四个地区撤军。这并非新的要求,而是重申了俄罗斯总统在2024年中期宣布的立场。然而,鉴于军事和经济上的平衡都向莫斯科倾斜,俄罗斯维持甚至可能强化这一立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威胁和强硬谈判正在成为务实外交的标志,这种外交不再以媒体为中心,而是以对各方具体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的评估为中心。在此背景下,乌克兰至少在名义上愿意按照俄罗斯提出的技术模式进行谈判,可以被视为迈向现实的一小步。
然而,此举并不足以展现明确的战略意图。谈判进程依然脆弱,至少面临两大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要求停火30天,基辅认为这是谈判取得任何进展的先决条件。尽管乌克兰暂时搁置了这一要求,以保持与莫斯科的联系,但停火仍然是其官方立场的核心。乌克兰得到了欧洲国家的公开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支持。特朗普总统曾多次呼吁立即停火,尽管他在谈判中的立场一直摇摆不定,且在策略上灵活多变。
截至目前,尚无明显迹象表明基辅、华盛顿或布鲁塞尔准备从议程中删除这一条件,这意味着谈判随时可能破裂,媒体将重提老话:俄罗斯不想“停止战争”。
与此同时,莫斯科在停火问题上的立场基本没有变化:它愿意接受短期停火,但坚决拒绝长期停火,除非乌克兰能够切实保证不会利用这段时间重新武装。
对于俄罗斯来说,伊斯坦布尔1号事件的教训依然适用:基辅在“休整”一段时间后退出对话,并以新的力量重返战场。

第二个风险是乌克兰的安全问题。如果“伊斯坦布尔-2”进程的目标仍然是乌克兰非军事化和塑造中立,那么这个问题就难以避免。尽管基辅有理由要求安全保障,但最初的方案——在乌克兰领土部署欧洲军队——对莫斯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这样的安排不仅引发军事担忧,也为西方在谈判桌上施加间接影响铺平了道路。
问题在于双方能否找到一个妥协方案。如果做不到,伊斯坦布尔二号行动将像前一次一样失败。届时,夏季军事行动将成为力量平衡的重新调整期,到秋季,双方可以在新的背景下重返谈判桌。因为历史表明,所有战争最终都会和平结束。

然而,历史的循环似乎正在重演:各方再次在伊斯坦布尔会晤,就像三年前一样。国际社会只能希望,这一次,各方人数、倡议、信号和交流的积累足以带来质的变化:达成一项真正的和平协议,而不是重复拖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