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大会

十大:观念和思维的转变

光伏 DNUM_CBZAFZCACF 14:11

越共十大肯定了经过20年革新,党的认识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越南共产党在思想转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十次党代会

时间:2006年4月18日至25日

地点:河内首都

出席大会代表人数:1,176名代表

全国党员人数:310万

国会选举:

- 总书记:农德孟同志

- 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委员160名,候补委员21名。

- 政治局:14名成员

10.jpg

一般背景

——经济全球化创造了发展机遇,但也蕴含着许多不平等因素,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

——各国间经贸竞争日益激烈。

——局部战争、武装冲突、民族宗教矛盾、军备竞赛、干涉、颠覆、分裂国家、恐怖活动、边界、领土、海洋岛屿、资源争端等在许多地方持续发生,性质更加复杂。

——在国内,经过20年革新(1986-2006),我国的地位和实力不断增强。不断扩大国际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经济,维护和平环境,为我国人民创新发展经济社会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但我国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经济上与地区和世界许多国家相比存在进一步落后的风险;一批干部、党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作风普遍下降;敌对势力继续推行“和平演变”阴谋,制造骚乱、颠覆国家政权,企图改变我国政权。

100.jpg
越南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图片来源:nhandan.vn

促进全民族强大,早日使国家摆脱落后

大会客观、全面地回顾和评价所取得的成就、弱点和不足,同时汲取落实九大决议的经验教训,回顾革新20年历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路线、观点,提出未来五年(2006-2010年)国家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党的建设方向和任务;补充和修改党章若干条款。

大会批准的政治报告题为“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增强全民族的强大力量,全面推进革新事业,早日使我国摆脱落后状态”。

大会肯定:20年来,在全党、全民、全军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革新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国家摆脱了经济社会危机,发生了根本性的、全面的变化。经济较快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建设事业正在推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政治制度和全民族大团结力量得到巩固和加强。政治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得到维护。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国家继续向前发展创造了新的地位和力量,前景十分光明。

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日益清晰,关于越南革新事业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观点体系基本形成。

大会通过了2006-2010年五年国家发展目标和方向,即: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增强全民族的综合国力,全面推进革新事业,动员和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发展文化,实现社会进步和公平;巩固国防安全,扩大对外关系,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经济,保持政治社会稳定,早日摆脱落后状态,为到2020年将我国基本建成现代化工业化国家奠定基础。

大会选举了由160名正式委员、2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农德孟同志再次当选为党的总书记。

国内赛事

2005年6月20日至25日:越南总理潘文凯访问美国。这是越南战争结束30周年、两国关系正常化10周年后,越南总理首次访问美国。

- 2005 年 11 月 25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西原锣文化空间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2005年11月29日,越南第十一届国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勤俭反对浪费法》和《预防和反腐败法》。

这两项法律自2006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 2005 年 11 月 28 日:越南第一家炼油厂——阮晋勇炼油厂奠基仪式。

经过五年多的时间,2011年1月6日,阮晋勇炼油厂正式落成。

- 2005年12月2日:山罗水电站开工

经过7年建设,山罗水电站于2012年12月23日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当时越南乃至东南亚最大的水电站。

- 2005年:邓水镇烈士日记、阮文德烈士日记两本相继出版。

- 2006年11月7日:经过11年的谈判,越南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50个成员国。

- 2006年11月12日至19日:越南成功举办APEC-14峰会周(第14届亚太经济合作论坛)

2006年12月8日和9日,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对越南实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法案,标志着美越关系全面正常化。

- 2006年,越南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突破1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是自1997年《越南外商投资法》颁布以来,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最高的一年,表明越南已成为众多大型投资者眼中极具潜力的投资目的地。

国际活动

- 200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开始第二任期。

- 2005年1月18日:空中客车集团正式推出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飞机A380。

- 2005年2月16日: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全面生效。

- 2005 年 3 月 9 日:他信·西那瓦先生再次当选泰国总理。

一年多之后,2006年9月19日,军事政变推翻了总理他信·西那瓦的政府。

2005年4月2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逝世。教皇本笃十六世当选为梵蒂冈新教皇。

- 2005 年 7 月 7 日:英国伦敦地铁和公交系统发生爆炸,造成 52 人死亡,近 800 人受伤。

- 2005年11月22日:安格拉·默克尔女士被德国议会批准出任总理,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位女总理。

- 2005年末,禽流感强势爆发,蔓延至各大洲。

2006年2月1日,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7家报纸转载了几幅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这些漫画于2006年1月首次出现在丹麦一家报纸上,引发了全球穆斯林世界的强烈愤慨。

- 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6.3级地震,造成5,800人死亡,45,000人受伤。

- 2006年8月1日:古巴总统菲德尔·卡斯特罗病重,暂时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劳尔·卡斯特罗。

-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首次核试验,宣布拥有核武器,引起公众愤怒并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 2006年10月13日:韩国外交部长潘基文当选为第八任联合国秘书长。

- 2006 年 11 月 5 日:伊拉克特别法庭判处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死刑。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