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安省委常务委员会批准黄梅市至2045年总体规划调整项目。
黄梅镇将发展成三个分区,并承担三种不同的功能。目标是到2030年,整个城镇将成为一个不再有郊区居民的城区。
5月30日下午,省委书记阮德忠同志主持省委常务委员会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省委常务副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黄义孝,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省委副书记、省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省国会代表团团长武氏明生,省委常委同志,各厅、部门、行业、黄梅市领导。

会议上,省委常委会听取、提出意见并批准了黄梅市至2045年总体规划调整方案。
2016年,黄梅市至2030年总体规划调整项目已获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但截至目前,省级规划中已有多项发展方向新增内容,需要更新;该市多项基础设施项目对市总体规划项目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据此,调整后的规划范围和边界包括黄梅镇的全部行政边界,下辖10个坊/乡:琼天、琼禄、琼立、琼荣、琼庄、琼芳、琼莲、琼狄、梅兴、琼春,自然面积为17,178.37公顷。
在城市发展结构方面,黄梅将以五纵三横两带轴的方式发展。其中,五纵轴包括:公路-高铁轴;1A国道轴;沿海公路轴;西部工业-旅游景观轴和沿海公路轴。

3条横轴,包括:国道48D轴、国道48E轴。2条带轴,包括:现有城市发展带、扩展城市带-旅游带。
根据空间定位,到2030年土地利用规划,整个镇区定位为城镇化,不再有郊区居民。城镇居民生活用地约1794.20公顷,约占自然面积的10.44%,达到99.68平方米的目标。2/人们。

非民用地:3359.91公顷,约占自然面积的19.56%。农用地及其他功能用地12024.26公顷,约占自然面积的70.00%。
到2045年,城镇居民生活用地面积约2444.32公顷,约占自然面积的14.23%,达到99.77万平方米的目标。2其中:现有城镇及城中村49.65平方米2/人;新增居住用地面积44.19平方米2/人们。

非民用地:3959.89公顷,约占自然面积的23.05%。农用地及其他功能用地10774.16公顷,约占自然面积的62.72%。
在发展分区方面,黄梅县被划分为三个分区,各有其功能。第一分区主要发展城市地区和海上旅游服务,涵盖梅兴、琼春、琼芳、琼莲等乡/坊以及琼狄、琼天、琼荣和琼庄等乡/坊的部分区域,总面积约5407.39公顷。

第2区为工业、物流区,包括琼立、琼禄两个乡/坊和琼天、琼狄、琼荣两个乡/坊的一部分,总面积约9,264.02公顷。
第3区发展生态旅游,包括部分乡:琼庄乡、琼荣乡,总面积为2,506.96公顷。

至2045年黄梅市总体规划调整项目也着重发展技术基础设施体系。其中,新增连接黄梅、琼鎏和太和的48E国道;新增连接48D国道、经黄梅二工业园区至琼鎏县的538省道。
此外,对同海港进行改造,使港口吞吐量达到400-600万吨/年,船舶停靠能力达到5-7万吨,液化气船停靠能力达到15万吨;增设琼禄港区。

黄梅镇总体规划调整至2045年旨在确保该镇符合国会常务委员会2016年第1210号决议和2022年第26号决议规定的III类市区63/63标准。
黄梅市位于南盛-北义地区,是沿海平原经济区的重点地区,包括宜山市、农功县和琼闾县。
在乂安省2021-2030年规划中,展望2050年,黄梅市区被确定为包括黄梅-琼吕在内的第二地区的中心、中心城区、乂安省的北部门户。
东南义安经济区面积已扩大至20,776.47公顷,包括位于黄梅镇的3个工业园区:黄梅一号工业园区,总面积264.77公顷;黄梅二号工业园区,总面积334.69公顷;同海工业园区,总面积6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