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导致琼吕县盐田受损
近期强降雨导致义安省琼琉县沿海乡多处盐田被淹,受损严重,给盐农造成损失。
在被称为琼吕县“盐仓”的安化、仙水、琼义等沿海乡镇,局部洪灾导致多处盐田被淹没,田面开裂,盐库也被淹没。旱季常见的白色盐田,如今只剩下零星的荒地。

安化乡新安村盐农陈文心先生说:“从盐季开始,天气就一直反复无常。我们一直没能收盐,不得不耗费精力和金钱重新开垦盐田。我们家以前靠4两盐糊口,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往年这个时候正是盐业生产的旺季,阳光充足,日照长,产量高,给人们带来稳定的收入。然而,据许多盐农反映,由于连绵不断的降雨,今年的盐产量几乎“断粮”。有人把制盐比作“与天赌”,一场不合时宜的降雨就能毁掉整个结晶过程。

“今年盐田收割期间,大部分田地至少遭遇了4到5场暴雨。每次雨后,辛苦的耕作都得重新开始。每次这样,数百万越南盾的投资就打了水漂。”一位来自仙水乡的盐农说道。
安化乡人民委员会主席胡英勇表示,全乡约有142公顷盐田用于生产盐。“每年盐季中期,产量可达8000吨左右,但今年只有3000多吨。而且盐价非常低,十多年来一直只有1500越南盾/公斤左右。”他说道。
公社政府已动员群众紧急克服后果,抢修大坝,并在等待天气稳定的同时,灵活转行做建筑工人、泥瓦匠等其他工作,提高收入。

据琼吕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春定介绍,全县盐产区面积超过600公顷,分布在9个乡、12个合作社和1个企业。盐年产量通常达4.5万至5万吨,产品包括精制盐、碘盐、多矿物盐还原盐等。
盐季始于农历三月,一直持续到七月,由于阳光充足,这被认为是产盐的理想时节。然而,今年变幻莫测的天气严重影响了生产过程和整体产量。该县已指示各盐业公社鼓励人们积极修复因暴雨淹没盐田而造成的损失。

制盐本来就很辛苦,现在更是岌岌可危,完全依赖天气和市场。盐价涨不上去,产量也不稳定,而人们依然坚守着祖辈留下的传统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