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面对异常天气形势,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全国乃至义安省的天气状况呈现出诸多异常迹象,从极端高温到山洪暴发、龙卷风,强风暴出现的风险也比往常提前。这一现实要求各职能部门、各级政府和人民积极主动、坚决果断地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自然灾害风险增加
根据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的数据,2025年将是弱拉尼娜现象转为中性现象的一年,届时天气将难以预测。今年头几个月,莱州、山罗、老街等西北省份以及河静、广治、广平、顺化等中部省份……持续遭受暴雨侵袭,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山体滑坡,交通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义安省,天气同样复杂。贵合、新岐、昆强等山区县遭遇了多场反常的雷暴,并伴有龙卷风,影响了房屋、农作物……
尤其是5月底在行地、智乐(桂丰)、仁梅、友姜(祥阳)等乡发生的山洪暴发,以及在奇山县因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都显示出在当前形势下自然灾害的特殊性和凶猛性。
可以说,最近异常的天气变化预示着一个难以预测的洪水季节即将到来,特别是在洪水和山体滑坡高风险地区。

不仅如此,6月中旬,东海1号风暴出现的时间比往年(通常出现在8月至10月)早得多,尽管并未直接影响大陆,但仍在许多地方引发了暴雨。这些信号预示着暴雨季即将到来,存在诸多潜在风险,例如强风暴、持续强降雨可能导致平原地区洪水泛滥,以及山区发生山体滑坡和洪水泛滥。
鉴于上述情况,义安省特别重视自然灾害风险的预报、预警和通报。省灾害预防、搜救和民防指导委员会定期与水文气象站、新闻机构以及Zalo、短信、Facebook等信息技术平台协调,及时更新天气状况,并向各地区、各部门、各部门发布预警。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以来,义安省在奇山、桂风、祥阳等山区多个重点区域部署了山洪和滑坡预警系统。得益于此,许多人员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及时撤离,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这充分体现了科技在现代灾害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四个现场”及实践经验
“四到位”(指挥部到位、力量到位、手段到位、后勤到位)仍然是防灾救灾工作的“黄金法则”。自2025年起,义安省人民委员会指示各级地方认真研究修订各类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搜救预案,同时加强高风险地区抢险救生圈、应急食品等物资储备。

山区近期组织了多场疏散救援演习。一些地方动员民众和组织,尤其是年轻人和妇女参与,宣传自然灾害中的预防知识,并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援助。教育部门也在将灾害防控融入课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及早、正确地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并在紧急情况下为社区提供支持。
.jpg)
自然灾害是自然现象,但最严重的后果源于缺乏准备和主观臆断。因此,将灾害防控战略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
义安省目前正在制定2030年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并展望2050年。该战略将明确重点灾害易发地区,优先投资建设具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同时鼓励转变适当的农业耕作模式:使用抗旱作物品种、改变作物季节、发展生态农业、节约用水。

与此同时,2025年2月,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了“2025 - 2030年提高边境地区和海域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搜救能力”项目。
项目目标是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使边境沿海地区85%的人口掌握灾害防治技能;加强各级灾害防治指导委员会建设,建立专业救援队伍;完成灾害防治工作,疏散滑坡、山洪等灾害高发地区的群众。
.jpg)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将更加复杂、异常和严重。积极主动的适应行动不仅仅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做出反应,更是影响各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它需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区以及每个个体更加同步、更加积极、更加长期的参与。
每个人都要有意识、有知识、有行动,成为“自然灾害防御堡垒”。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异常气候变化的趋势中,主动守护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