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放和更换公民身份证的新提案
公安部刚刚提出一项新建议,简化公民身份证的发放和更换程序,特别是在行政单位调整的背景下。
该提案包含在《身份证明法》8个条款的修订草案中,该草案是《安全秩序法》10项修订补充草案的评估卷宗的一部分。与现行《身份证明法》(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相比,新规扩大了在线签发和补办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遗失或损坏的身份证件。

网上变更公民身份:方便民众
公安部提案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点是,允许公民通过公共服务门户网站或国家身份证应用程序在线办理公民身份证发放和更换手续。
此规定适用于因行政单位调整导致身份证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除网上申请外,公民仍可像目前一样直接向受理机构提交换证申请。
与现行《身份证法》(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相比,这是一个进步。《身份证法》规定,身份证遗失或损坏时,只能通过网上补办。扩大网上补办方式将有助于节省民众的时间和精力,符合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草案还增加了一条重要规定:居民出示电子身份证后,机关、组织不得要求居民重新提供已集成在卡上的文件或信息。
公安部表示,过去由于缺乏详细的规定,一些机构仍要求当事人提供额外的重复证件,造成不便,并降低了电子身份识别在行政事务中的实用价值。新规将有助于提升电子身份识别在行政事务中的法律价值和便利性。

合并行政单位时无需更改ID
根据现行规定,行政单位合并后,居民身份证仍在有效期内的,无需换证。在用身份证在有效期内继续合法有效,有效期至证件上印制的有效期。对需要换证的,有关部门将按规定给予支持。
2025年7月,公安部发言人阮国全少将在新闻发布会上援引国会第190号决议,其中明确指出,国家机构改组前主管部门签发的证件,如仍然有效,则继续使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公民无需重新办理有效证件。
公安部提出的修改《身份识别法》的提案旨在实现行政程序现代化,减少公民的不便,并充分发挥电子身份识别的价值。新规一旦获得批准,将在行政转型和数字化背景下极大地方便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