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红旗
近年来,门罗坊发起了一项运动,向出海捕捞海鲜的渔民赠送国旗。带着国旗出海有助于让渔船队获得更大的精神力量,更加坚定航向,更加热爱大海,携手捍卫祖国海洋岛屿的神圣主权。
国旗的颜色预示着好消息。
这几天回岸的渔船中,有端吉区梅青全先生的渔船队和门罗坊清功区阮文红先生的渔船队,他们的渔获量达14吨以上,创汇4亿多越南盾。渔船靠岸后,门罗坊领导和农民协会向渔民们敬献国旗,祝贺他们出海捕鱼圆满成功。

向渔民赠送国旗的活动在洛门坊已开展多年。洛门坊农民协会干部阮进利先生分享道:过去,洛门坊渔民每逢渔获丰收,他们的渔船常常会高高升起国旗,向远方报喜。在岸边,只要看到船头飘扬的红旗和一颗黄星,人们就知道渔船“捕”到了鱼,喜悦之情便迅速传遍了整个渔村。从此,“升旗”便成了人们出海的习惯。

2015年,“竞赛旗”授旗活动由原义水坊(现已并入炉门坊)农民协会正式实施,近年来已成为一项常态化活动,与“农民比生产、比生意、团结互助、持续脱贫”计划紧密结合。多年来,已有100多艘渔船荣获竞赛旗,其中许多渔船每年多次荣获。
平明村渔民陈文禄先生是多次荣获国旗的渔民之一,他分享道:“每当船靠岸,荣获国旗,我都感到无比自豪。我和船员们会立即把新国旗挂到船头,让大家欣赏。对我来说,这不仅是我们一家人的喜悦,也是整个渔村的共同成就。国旗就像一个警钟,提醒我们要始终掌稳舵,团结一致,在海上奋勇拼搏。”

T据统计,目前整个门罗坊共有渔船约250艘,年平均捕捞海产品1.9万吨,其中大型渔船120多艘,定期长期出海捕捞。平均每艘渔船每次出海可创收3-4亿越南盾,扣除各项费用后,渔民每年仍可盈利1亿多越南盾,帮助当地群众稳定生活。
坚定信念
每次航行中授予和飘扬的旗帜不仅是祖国的神圣象征,更是巨大的鼓舞,为远航的渔民们增添信心和力量。在风浪大、风雨交加的航行中,红旗和黄星在大海中央闪耀的景象,时刻提醒着船员们要稳住舵轮,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渔民冯巴图感慨道:“出海很不容易,有时风浪很大,船摇晃不已,眼看就要翻船。这时,我们抬头望向船头,看到国旗飘扬,互相提醒,要坚强,共同渡过难关。对我来说,国旗不仅能给我信心,更让我想起祖国、家人,以及守护海洋岛屿主权的神圣责任。现在,船一靠岸,政府就给我换上了新的国旗,我更加感到自豪,也更加坚定了长期在海上工作的决心。”
门炉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高明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每一面国旗都不仅是精神奖励,更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政府始终与渔民同在。每艘升起红星旗的渔船都是一座‘鲜活的里程碑’,为维护祖国海洋和岛屿主权作出了贡献。今后,门炉坊将复制这一模式,不仅向生产效率高的渔船授旗,还将表彰那些遵守规定、勇敢参与海上救援的模范集体和个人。”

事实上,授予“竞赛旗”不仅是为了鼓励,也是政府与渔民拉近距离、建立联系的机会。通过这些会议,地方当局可以倾听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符合地方一直倡导的“尊重民、亲民、理解民、向民学习、对民负责”的精神。
据悉,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敬献国旗之外,老门坊还将继续开展许多实际活动,如宣传渔业开发法律政策、举办健康培训班、提供免费体检、赠送救生衣、救生圈、手电筒、雨衣、必备药品等。这些礼物虽然简朴,但却是安全的行李,给渔民们每次出海加油打气。

在独立日之际,当成千上万面带有黄色星星的红旗照亮港口、在船只上飘扬时,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价值观更加根深蒂固,成为激励渔民坚定站在最前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