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推动无现金支付
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义安省已为无现金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数字银行基础设施、数字消费者行为,到法律框架和同步技术解决方案。这是进入下一阶段、实现全面覆盖目标的重要前提,并与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升级和发展现代支付基础设施
根据政府总理于2021年10月28日颁布的第1813/QD-TTg号决定,批准“2021-2025年阶段越南非现金支付发展项目”,乂安省人民委员会于2022年3月31日颁布了第216/KH-UBND号计划,供乂安省实施。同时,在2021-2025年阶段,乂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了许多一致、全面且明确关键任务和符合本省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的政策和机制,包括整合内容、建立标准和模式以促进非现金支付的发展。
银行业已指导该地区的信贷机构和信贷机构分支机构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建设无现金支付基础设施。升级数据处理能力方面的基础设施,确保安全保障,在推动新技术应用方面增加实用功能和服务,应用标准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个人和企业的支付需求。

越南工商银行库阿洛银行行长武辉河表示,作为数字化转型和在商业活动中应用现代技术的先锋银行,越南工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活动中取得了许多成绩,推出了新的数字解决方案和产品,受到客户的广泛欢迎,例如:在越南工商银行 eFAST 平台上为企业客户提供在线支付和在线担保;为通过越南工商银行领取工资的客户提供无抵押在线消费贷款;为用于生产经营的零售客户提供在线支付;在越南工商银行 iPay Mobile 上为店主、小商贩和小型企业客户提供智能销售管理 iShop。
目前,服务于非现金支付,尤其是电子支付、银行卡支付、二维码支付等的技术基础设施和技术正在蓬勃发展;ATM、POS机和二维码支付受理点网络已覆盖全省所有地区。支付系统在远程开卡支付活动中应用二维码、NFC和eKyc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服务和业务流程;通过API和开放银行连接并扩展服务提供生态系统。
银行业注重投资、升级和发展非现金支付基础设施和技术,扩大信贷机构在农村、偏远和偏远地区的服务网点覆盖范围。移动货币服务已初步得到众多客户的选择,满足了农村、山区、边远地区、边境地区和海岛地区部分客户的金融消费需求。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省共有各类信贷机构及分支机构126家;交易点306个,自动取款机(678台)数量增长强劲(比2021年初增长2.3倍)。支付受理点体系得到扩展,覆盖全省大部分商业和服务点,现代支付基础设施同步强劲发展,有效满足了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jpg)
手机银行交易数量和金额大幅增长,成为主要支付渠道,逐渐取代ATM取款等传统支付方式。
2021年至2025年期间,通过芯片嵌入式CCCD或VneID应用程序完成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和更新,有助于提高现代支付系统的安全性、透明度和人们对其的信任。
与此同时,在实施阶段,地方商业银行与海关、税务、国库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也得到了加强,取得了全面成效。学费缴纳、住院费缴纳、水电费代收……均已实现无现金支付,清晰体现了支付服务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的趋势。
数字化转型强劲转变
越南国家银行第8分行领导表示:目前,银行业正在积极制定计划,落实对接,利用国家人口数据库中的人口信息、芯片嵌入公民身份证、电子身份识别账户(VneID)为公共服务、信用信息运营和反洗钱服务;银行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改革行政程序,简化业务流程,为人民和企业提供便利。
2021-2025年期间的结果表明,义安省在基本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银行基础设施以及对居民和企业的直接影响等六个方面发展非现金支付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是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提高国家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高科技犯罪和支付欺诈形势错综复杂,尤其是银行卡支付、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非接触式支付以及高科技支付方式下的犯罪和欺诈现象尤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在进行网上支付时的担忧。
下一步,应继续落实在公共行政服务领域推广电子支付的措施。建设和升级技术基础设施,规范数据库,与支付服务提供商和支付中介机构对接共享信息,服务于无现金支付;推动在省级公共服务门户网站上实现公共服务的对接和提供。鼓励学校、医院、电力、水利、环卫、电信、邮政等部门加强与银行、支付中介机构的协作,采用无现金支付方式收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