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女性先驱捐献土地,为未来铺路
义安省的许多道路,从昔日狭窄泥泞的小路,如今变得宽敞明亮。这变化的背后,是无数默默奉献的妇女们,她们敢于放下个人利益,自愿捐献土地,甚至拆除新建房屋的大门,为社区开辟道路。她们成为典型的先锋,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如今的乡村新貌。
.png)
作者:Thanh Quynh - Thanh Nga
技术:Diep Thanh
出版日期:2025年9月20日
第 1 部分:
先锋女性捐献土地开辟道路
义安的许多道路,从昔日狭窄泥泞的小路,如今变得宽敞明亮。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无数默默奉献的妇女们,她们放下个人利益,自愿捐献土地,甚至拆除新建房屋的大门,为社区开辟道路。她们成为典型的先锋,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了如今农村的新面貌。
默默贡献土地,美化乡村……
凡是走过从534省道通往安山洞乡12村第一自治组的道路的人,都会对这条宽敞通透的道路印象深刻。村子的入口处,坐落着第一自治组组长黎氏惠女士(1971年生)的家。她性格温和朴实,每天用心打理着门前的每一株花草树木。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路边长近70米、宽近1米的花坛是她家人为了美化村庄而自愿捐献的土地。
谈起捐地修路的历程,许女士说,这是一段艰难的历程,因为她已经充分了解了公社和邻里的政策;她的家庭是典型的文化家庭,所以自愿捐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为了在家庭中凝聚共识,她仍然需要做好思想工作。理性分析,不仅祖父母和孩子,就连她的丈夫也听得清清楚楚,家门前的那条大路也正是靠着自家的菜园地才得以通车。

12号村妇女协会主席陈氏怀安女士说,除了捐献土地,陈氏怀安女士做出的牺牲让协会里的妇女们显得无比珍贵。陈氏怀安女士指着如今宽敞整洁的道路说:90年代的时候,这只是一条小路,路面宽度不足2米,树木茂密,由于道路靠近田边,下大雨时经常发生坍塌。为了防止道路坍塌,陈氏怀安女士发动家人和协会里的妇女们捐款改建道路。为了鼓励这项运动,仅陈氏怀安一家和公公一家就捐款8000多万越南盾,用于修建路堤、拓宽走廊,使道路焕然一新。
安山洞乡妇女联合会主席黎氏水女士继续讲述着故事:“村里的道路穿过农业生产区,所以在生产和收获季节,有很多水牛、奶牛和车辆经过。因此,顺化女士必须动员妇女们每天轮流打扫,以保持这里的绿色、清洁和美丽。”

得益于这些贡献,12号村于2024年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标准,朝着先进新农村的目标迈进。黎氏惠女士于2023年被评为公社优秀女社员,并于2024年继续被评为优秀地方自治小组组长。她的菜园也被打造成安山洞公社的标准菜园,种植了100多棵田柚树,并结合养蜂业生产蜂蜜。
回首这一路,黎氏惠女士依然谦虚地说,这些对她的家乡来说不过是些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也正是她所做出的“牺牲”,激励了更多女性成员携手贡献,共同打造宽敞、整洁、美丽的道路。
在祥阳乡和北村,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着村妇联主席梁氏凤女士(生于1982年)的故事。她同意拆除部分房屋,捐出13平方米以上的土地用于修路。由于她家的房子紧邻道路,原先的围墙是墙,所以当政府出台拓宽道路的政策时,捐出土地就意味着要拆除部分房屋。“然而,凤女士毫不犹豫,甚至主动提出要带头拆除,为村里人树立榜样。即使后来她家不得不重建部分房屋、大门和花园后面的篱笆,为了公共利益,她仍然欣然接受了。”和北村村长罗文芳先生分享道。

这项运动在这种先锋精神的鼓舞下,迅速在全村蔓延开来。第十组的每一户人家都纷纷加入进来。11户人家勇敢地捐出土地,自发拆除围栏和附属建筑,砍伐古树,为拓宽道路贡献力量。原本长120多米、宽度只有2.6米的道路,如今已拓宽至3.5米,成为一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孩子们可以更安全地玩耍,村庄面貌一天天发生变化,人们也更加兴奋。
担任和北村妇女协会主席十余年,Phui女士早已习惯于牺牲个人利益,以利于民。她坦言:“当政府提出拓宽道路的政策时,我心想,如果我不敢先‘牺牲’,就很难说服村民听从。于是我和丈夫商量,决定拆除部分房屋,捐出土地。起初,我感到有些遗憾,但看到道路宽阔,村民们兴奋的神情,我就更有动力继续动员家人和成员携手共进。”
集体行动,推动变革
新农村面貌
除了在捐建道路活动中发挥先锋作用的个人外,义安省的许多妇女团体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德州乡雄新村的妇女协会,最近该村有30多名妇女捐献了土地,总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特别是,有些家庭同意拆除自家新建的价值数亿越南盾的大门,为美化家乡面貌做出贡献。

返回雄新村的路上,村妇女协会主席潘氏草女士(1973年生)自豪地分享道,多年来,协会一直被乡妇联表彰为捐地开路工作中贡献良多的集体。如果要详细列出捐地的每位会员,恐怕很难,因为协会有200多名会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出了实际贡献。说到典型的例子,就不得不提阮氏芳女士(1980年生)一家,虽然她刚建成一座价值1亿多越南盾的门,但当有拓宽道路的政策时,她主动拆除门,开辟走廊,同时又捐了近1300万越南盾。2家里的土地用来拓宽道路。黎氏姮女士(生于1994年)也曾在当地决议修建道路时,同意拆除旧门,重建新门,并捐出13多平方米的土地。
在陶女士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连接1A国道和本登教区的道路旁,这里见证了洪坦村数百户居民的努力。陶女士说,该村370户居民中,有270户是本登教区的教友。团结一致的精神成为人们共同努力的力量,促成了许多重要的本地决议的实施。

2022年,有一项项目要修建一条穿过教区的跨社区道路,路面设计宽度为9米(而旧路只有5米宽)。当时的挑战是如何说服人们拆除围栏并捐献土地。村委会、妇女协会和牧民委员会坚持不懈地挨家挨户进行游说。最终,这条贯穿本登教区的1.6公里长的道路竣工,其中居民自愿捐赠了近2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超过2000平方米的农业用地、1600米的围栏和7扇门。
不仅如此,从2022年至今,村里的许多道路仍在不断拓建和修建。妇女联合会记录了更多杰出的榜样。其中就有阮氏科女士(1996年出生)。她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常年生病,她自己也只能干着雇工的活儿,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然而,当政策要拓建道路时,她仍然愿意捐出13平方米的土地。她默默的付出,让村民们更加敬佩。
在全省范围内,截至2024年底,义安省已新建和升级改造乡村公路11,427.4公里;2024年,将新增乡村公路147公里,总投资超过2,278.5亿越南盾;有助于连接农村与城市中心,为贸易、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这些令人钦佩的数字背后,是妇女们不可或缺的贡献。她们不仅放下个人利益,率先捐献土地,主动拆除自家建筑,还坚持不懈地动员和说服亲朋好友携手合作,造福社区。正是这种默默无闻却意义非凡的牺牲,激发并传播了集体的力量,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贡献力量,使义安家园日益富足、文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