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OpenWear Stereo 和 AirPods 4:技术差异

CTVXOctober 24, 2025 07:53

分析小米 OpenWear Stereo 的开放式佩戴设计和 AirPods 4 的非密封式设计,深入探讨声音传输、信号处理、主动降噪、电池续航、应用场景和参考价格。

本文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真无线耳机技术方案:小米 OpenWear Stereo 采用开放式设计,扬声器距离耳道仅几毫米;苹果 AirPods 4 则采用不阻塞耳道的设计。从声音传输原理到信号处理、降噪、连接性和电池续航时间,这些差异直接决定了用户体验和实际使用场景。

空气声传播和开放式设计:决定差异的基础

AirPods 4 取消了硅胶耳垫,旨在为不喜欢封闭感的用户提供更舒适透气的佩戴体验。每只耳机仅重 4.3 克,不会堵塞耳道,因此佩戴时压力更小。它具备 IP54 级防水防尘功能,外壳采用光滑的塑料材质,充电盒则配备磁吸式设计,确保盒盖牢固闭合。佩戴舒适度仍然取决于个人耳形,但 AirPods 4 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舒适佩戴型耳机之一。

So sánh tai nghe Xiaomi OpenWear Stereo với Apple AirPods 4
AirPods 4 仍然是目前市场上最舒适的真无线耳机之一,深受众多粉丝的喜爱(照片:Chris Welch)。

小米 OpenWear Stereo 采用耳挂式设计,扬声器距离耳道仅几毫米,几乎完全消除了耳内压力,即使在行走或跑步等运动中也能牢固佩戴。单只耳机重 9.6 克,镍钛合金耳挂可承受 5000 次弯折。产品具备防水防尘功能(未具体说明防水等级),充电盒采用强磁吸附;镀铬表面时尚现代,但容易沾染指纹。

So sánh tai nghe Xiaomi OpenWear Stereo với Apple AirPods 4
小米 OpenWear Stereo 拥有更独特的佩戴体验,耳机距离耳道仅几毫米,因此不会对耳朵造成任何压力(图片:Nextpit)。

原则上,开放式立体声通过空气将声音快速传递到耳道,因此低音难以保持能量,但换来了清晰的中音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AirPods 4 并非密封式耳机,因此也注重通风,但凭借大尺寸驱动单元和信号处理技术,依然能够增强低音效果。

声音和信号处理:驱动单元、频率范围、空间

AirPods 4 采用 11 毫米驱动单元,频率响应范围为 20Hz – 20kHz,内置 H2 芯片,并配备持续工作的自适应音频均衡器。即使不使用耳垫,在各种音量下都能获得深沉清晰的低音,但人声略显单薄,略带模糊。与 Apple 设备配合使用时,可体验空间音频功能,并可设置为固定模式或根据头部运动自动调节。

So sánh tai nghe Xiaomi OpenWear Stereo với Apple AirPods 4
客观来说,AirPods 4 的音质更好,低音更浑厚(照片:Chris Welch)。

小米 OpenWear Stereo 采用 10mm 驱动单元,频率响应范围为 20Hz – 40kHz,低音略微强劲但不刺耳;人声和乐器音色明亮清晰。除了 A2DP 标准外,这款耳机还支持 LHDC 编解码器,带来高品质的音乐聆听体验。由于声音通过空气传播,低音部分几乎缺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中频。此外,耳机还具备降低漏音的技术,使周围的人难以听到耳机中的音乐。

So sánh tai nghe Xiaomi OpenWear Stereo với Apple AirPods 4
由于 OpenWear Stereo 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所以几乎没有低音,但中音非常清晰(图片:Nextpit)。

连接性、软件和控制

AirPods 4 可连接 iOS 和 Android 设备。在 Android 系统上,不支持自动设备切换,且音质不如 iOS 系统。在 iOS 系统上,无需单独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微调空间音频、触控操作、传感器和麦克风灵敏度、左右声道平衡、预设均衡器以及低信号增强功能。

OpenWear Stereo耳机支持跨平台使用,可通过小米耳机App(可在App Store下载)进行控制。该App允许您切换音效模式(例如增强高音或人声)、自定义触控手势、控制小米生态系统内的相机,以及同时将两只耳机连接到同一部手机。该App不显示电量,也没有均衡器功能。

关于操控:AirPods 4 配备快速响应传感器、内置麦克风和加速计,可与 Siri 互动。默认操作包括:轻触一次播放/暂停或接听电话;轻触两次结束通话、切换歌曲;轻触三次返回上一曲;长按唤醒 Siri;点头确认,摇晃耳机拒接来电。OpenWear Stereo 采用镀铬触控表面:轻触两次播放/暂停或结束通话;轻触三次切换歌曲;长按唤醒虚拟助手;操作可在应用程序中自定义。

降噪和通话

标准版 AirPods 4 不支持主动降噪 (ANC)。用户可以清晰地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适合那些不希望与世隔绝、更喜欢收听播客等内容的用户。

OpenWear Stereo 采用开放式设计,并结合部分主动降噪功能,主要作用是降低骑行时的风噪,以及降低约 10-15% 的工业风扇噪音,同时仍能听到环境音。通话方面,AirPods 4 采用双波束成形麦克风,声音清晰但略有回响,更适合安静环境。OpenWear Stereo 配备两个麦克风,并搭载 AI 降噪技术,环境噪音处理效果优于 AirPods 4。

So sánh tai nghe Xiaomi OpenWear Stereo với Apple AirPods 4
由于设计原因,OpenWear Stereo 的主动降噪效果并不理想,但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噪音,这足以让它比基础款 AirPods 4 更好(图片:Nextpit)。

电池、充电和耐用性

AirPods 4 不使用充电盒时可提供长达 5 小时的续航时间;配合充电盒使用,总续航时间可达 30 小时。充电盒通过 USB-C 接口充满电需要 50-60 分钟。OpenWear Stereo 单次充电可提供 7.5 小时的续航时间,配合充电盒使用,总续航时间可达 38.5 小时;快速充电 10 分钟可增加数小时续航时间,充满电大约需要 90 分钟。在机械强度方面,OpenWear Stereo 的镍钛合金耳挂经过 5000 次弯曲测试。两款耳机均具备防水防尘功能;AirPods 4 的防水防尘等级为 IP54,OpenWear Stereo 则不具备。

主要规格表

标准苹果 AirPods 4小米 OpenWear Stereo
可穿戴设计不要捂住耳道。耳钩,扬声器距离耳道几毫米
每侧配重4.3克9.6克
司机11 mm10 mm
频率范围20赫兹 – 20千赫兹20赫兹 – 40千赫兹
防水/防尘IP54是的(未说明金额)
非国大否(标准版)是的,部分活跃
特征声音低音浑厚,人声单薄中频清晰,低音几乎没有
编解码器/标准A2DP,LHDC
空间声适用于苹果设备
应用iOS集成;Android功能有限小米耳机;无电量显示,无均衡器
控制使用 Siri 的触摸 + 头部手势Chrome 触控;在应用内自定义
无框时长约5小时约7.5小时
使用盒子的总时间约30小时约38.5小时
收费USB-C 盒子 50–60 分钟充满电约需90分钟;快速充电10分钟
参考价格3,290,000 越南盾1,990,000 越南盾

根据使用场景分析其优缺点

苹果 AirPods 4

  • 优点:轻巧舒适;开放式耳机低音效果好;与 iOS 深度集成,支持空间音频;可通过 Siri 进行触摸和头部手势控制。
  • 缺点:低音部分没有主动降噪功能;人声略显单薄;Android 体验比 iOS 体验更受限。
  • 适用人群:苹果生态系统用户、注重舒适度、喜欢收听播客/语音内容、追求时尚配饰的用户。

小米 OpenWear Stereo

  • 优点:开放式设计不会产生压力,运动时也能牢固地贴合耳朵;中音清晰;支持 LHDC;部分主动降噪功能在户外实用;电池续航时间长。
  • 缺点:低音几乎没有;应用程序缺少电池显示和均衡器;镀铬表面容易沾染指纹。
  • 适用人群:需要经常活动或骑行,并注重电池续航时间和通风性能的人士。

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比较和选择

AirPods 4 注重佩戴舒适度、出色的低音效果(采用非密封设计)以及与 Apple 生态系统的无缝集成。OpenWear Stereo 则凭借其开放式设计、清晰的中音、持久的电池续航和部分主动降噪功能,优先考虑出行时的安全性。价格方面,AirPods 4 的参考价格为 3,290,000 越南盾;OpenWear Stereo 的参考价格为 1,990,000 越南盾。合理的选择取决于您使用的设备生态系统、您经常收听的内容类型以及日常使用环境。

CT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