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十四次中央会议:党的领导方式创新的标志
第十四中央会议重申了继续革新党的领导方式、精简机构、提高干部素质、完善制度的决心,为召开第十四大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11月5日至6日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以高度共识和高质量完成了所提出的全部议程内容,是向召开中共十四大迈出的重要一步,表明了党继续创新和巩固政治体制的决心,这是国家在新时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两大类问题:一是党的十四大工作问题,二是党的建设和政治制度问题。
大会的决定和评估为在即将到来的时期继续大力创新党的领导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重要方向。
显然,在党的十三大之后,党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立即采取了许多新的、有条不紊的、科学有效的方法,领导和指导了党的决议的研究、宣传和实施;迅速考虑并出台了政策,以处理许多困难的、复杂的、悬而未决的和长期存在的问题,并释放了国家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
党中央领导和指导国防、安全、外交工作;建设和整顿党和政治体制工作;严格贯彻党的方针;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工作风格和作风……
回顾十三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战略方向,坚持不懈地建设和整顿党,推进体制完善,坚定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巩固国防安全,拓展对外关系并深度融合。

许多重大政策得以制度化,许多瓶颈被消除,许多突破性决策得以实施。
亮点在于党的领导方式的创新,这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精简组织机构和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水平。
具体而言,党的领导方式创新体现在对第18-NQ/TW号决议的持续领导和果断指导上,该决议的主题是“关于继续创新和重组政治体制机构,使其精简高效运作的若干问题”。
经过 8 年的实施第 18 号决议,特别是从 2024 年至今,整个政治体系的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得到了精简,职能和责任明确,减少了中间层级;简化了工资制度,提高了干部、公务员和公共雇员队伍的素质;党、国家、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的活动变得越来越有效和高效。
三级政府模式(中央、省、乡/坊)已运行4个月,初步取得了积极成果,提高了服务人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创造力、效率和效能。
群众支持和信任,民众和企业初步看到了更多切实的机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两级地方政府模式,重新划分省级和乡级行政区划,是一个亮点,是落实党的决议的一项突破。
党中央、政治局、书记处领导和指导大力落实中央决议,特别是提前5年完成的关于精简政治体制组织机构的第18号决议,为在新形势下落实和组织落实党的决议创造了“推动”和“转折点”;继续清除体制上的困难和障碍,完善政策和法律渠道,有效解决多年来存在的困难、障碍、局限和弱点。
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投资营商环境和贸易平衡得到改善;增长模式正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我们继续有效落实三大战略突破: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维护祖国独立、主权、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国家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环境,积极负责地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
因此,党和国家的声望和地位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提高,受到干部、党员和人民的信任和高度赞赏。

为提高效率和效能,总书记杜林要求重点处理以下几点:整个政治体制继续关注并建立高效运转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各领域权力下放至三级,消除重叠,不留空缺;权力下放的同时加强管控,大力推进事后检查,在省/乡一级开展内部审计;公共财政按绩效分配,因地制宜;尽早确定岗位,签订产品合同,强制进行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数据管理方面的培训;建立数字通信一站式服务平台,打破“索取-给予”机制,增强领导责任感;构建共享数据,连接居民、土地、社保和企业,自基层到中央实时更新。
总书记的信函明确阐述了“地方决定、地方执行、地方负责”、“人明、事明、时限明确、资源明确、责任明确”、“中央示范、地方响应”、“为人民服务”、“工作成果是衡量干部水平和素质的最高标准”等一贯原则。
党的创新思维、长远眼光和高度的政治决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2024年底至今,政治局已发布7项战略性决议(57-59-66-68-70-71-72),这些决议对国家大部分重点领域具有战略意义,是国家在新时代实现繁荣发展的基础。这些决议始终贯穿着“快速从‘制定政策’转向‘执行治理’”、“以人民和企业为中心”、“以实际成效为衡量标准”的精神。
每个机构、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将决议的内容转化为日常工作,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并制定资源、截止日期、衡量指标、监测和问责机制。
将这7项决议付诸实践,需要整个政治体系在认知和行动上高度团结一致。
从中央到基层,各级党委、党组织、国家机关和组织都需要将决议具体化为明确的方案、项目和行动计划,将领导的责任与执行结果挂钩,确保“工作明确、人员明确、进展明确、成效明确”。
此外,党的领导方式也体现在人事工作中,特别是高层人才的选拔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十四大民主、彻底、一致地讨论了十四届政治局和书记处人员的推荐人数(包括连任和新任),强调了对领导素质和能力的高要求。“人尽其才”的责任,特别是选拔国家领导人这一高层人才的责任,是实现愿景和抱负的前提。

我们必须从有资格加入政治局和书记处的人员中选拔和推荐最优秀的人选。他们必须具备政治勇气、正直品格,以身作则,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和组织能力,能够突破瓶颈、疏通资源、凝聚力量。
领导人必须是最适合新时期发展目标的人选。除了一般标准外,在遴选和推荐人员加入第十四届政治局和书记处时,特别注重以下五项“加分项”:具备国家战略眼光,能够维护国家自主;具备全国范围的领导和指挥能力;在象征层面拥有值得所有人追随和学习的政治威望和正直品格;能够将决议转化为可衡量的成果和成就;具备足够的心理和生理耐力,能够承受第十四届任期乃至未来几届任期的工作压力和强度。
因此,革新党的领导方式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要通过以下实际行动加以落实:继续精简机构,在管控下下放权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消除“索取-给予”机制,并提高领导人的标准,确保党的领导作用科学、有效、负责地履行;同时,将各项决议落实到位,为越南实现强劲繁荣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