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省长和罗山富图与方黄忠道的建设

都城为国家重地,四通八达,居于中心位置,便于统帅内外,调动南北,攻守自如,所以选择一块良田建都,永远是贤明君王和圣帝首先要做的事情。

自建国以来,历经多个朝代,我国人民拥有过许多曾经作为著名都城的土地:雄王时代的丰州,连续近800年作为三大朝代都城的升龙;如今的都城富春,也就是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古都顺化……

鲜为人知的是,在雄王之前,义安曾是越国,都城就在红岭山脚下。公元8世纪,梅黑德王举起起义旗帜,在沙南(南丹)修建了万安城,反抗唐朝的残暴统治,由此可见当时的义安是国家的中心。

“通往义安的道路蜿蜒曲折,青山绿水,宛如一幅画。” 图片:阮清海

越南独立自治时期,义安省地贫民穷,历史上常被视作偏僻之地。李朝时期,李朝王子魏明王李一光出任县令,在16年的时间里,将义安省从偏僻之地转变为国家战略要地;直至陈朝时期,朝廷被迫放弃都城升龙,南迁时,陈仁宗才意识到,义安这片土地是抵抗元蒙大军的坚实后盾:

前科克军事指挥官的回忆录

还田有十万大军。

翻译:

旧事(在)Coi Ke(你应该记得)

还田仍有数十万大军。

Núi Lam Thành (hay còn gọi là thành Nghệ An). Ảnh tư liệu: Thành Cường.
Lam Thanh 山(也称为 Nghe An 城堡)。照片:Thanh Cuong。

明朝时期,乂安地区曾是陈忠光国王抵抗明朝入侵军队的指挥部。然而,后陈起义持续时间不长,乂安在这场起义中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记。

1418年,黎利率领他的将领在清化省蓝山地区举起了起义的旗帜。这一次,乂安在击退侵略者、光复祖国的事业中展现了自己的形象,也更加清楚地表明了乂安地区在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我们知道,黎利和蓝山将士在清化地区作战五年多,不仅没有发展军队,没有扩大根据地,反而遭遇了重重困难和损失。因此,1424年10月,平定国王黎利率领蓝山起义军按照阮翦的计划,率军进驻乂安(今乂安省——河静省)。阮翦当时说道:“义安地势险要,地广人稠。我以前去过义安,道路熟悉。现在我们先攻打茶兰,占领义安作为立足点,然后凭借那里的人力和财力,转而攻打东关,再考虑平定天下之事。”

阮籍撤清化进军乂安的战略部署立即取得了成效:蓝山起义军在短短几年内就控制了从清化到顺化(今顺化)的大片地区。与1418年至1423年六年间只在清化几个县城驻守相比,改变策略进军乂安的效果极其显著。从乂安出发,起义军在“波当雷电”之战、“茶兰竹篾飞灰”之战、茶闾之战、波爱之战、攻打岱寨之战……等声势浩大的战役中接连击败敌人,先是进军解放顺化……又进军解放同都,完成了击退外敌、恢复民族独立的任务。

Núi Lam Thành thuộc địa bàn huyện Hưng Nguyên, cách thành phố Vinh khoảng 15km. Ảnh: Thành Cường.
蓝青山位于兴原县,距荣市约15公里。图片:Thanh Cuong。

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义安在蓝山起义中的地位是首都——抵抗运动的首都,而非独立发展时期的首都。直到18世纪末,一位民族英雄、一位皇帝才正式将义安定为首都,那就是西山王朝和光中皇帝时期的方黄忠都。

对此,黄黎一统表示:光中国王认为义安城位于国家中部,南北道路齐平,自己的祖籍也在那里,于是下令征召大批工人,运来木石砖瓦,修建宫殿城堡。他在周围筑了土墙,又命令士兵挖当地红土筑内墙。他还修建了三层的龙楼和两廊的太和宫,供举行朝廷大典时使用。这座城堡被称为方黄忠都或中京方黄城堡。光中国王下诏邀请阮进视察,诏书中有一段话写道:“现在富春都城形势艰难,远离北河,形势十分困难。朝廷以为,唯有义安为都,道路平衡,可制南北,四方百姓皆来谒见,往来方便”。

Bến Phù Thạch trên dòng sông Lam. Ảnh: Vân Thắng.
林河上的 Phu Thach 码头。照片:范唐。

1788年,隆裕将军阮惠邀请罗山富都一同治理国家,并送上如下“谆谆教诲”:

谨呈上函罗山富都议事。今天下乱,非富都,谁来化解?王德亲临此地,特遣文臣、军区副司令阮光大侯钦前来拜见。并恭请富都前来聆听教诲。是王德之幸,亦是天下之幸。谨呈上函。太公十一年(1788)三月十八日。

早在登基前,隆润将军阮惠就已着手在义安寻找建都之地。他邀请罗山富图来治理国家后,又指派富图将军安长视察,选择位于奎耶山和昆缪山之间的土地,因为他认为这片土地具备所有有利的建都条件。因此,虽然这片土地上的都城尚在襁褓之中,但地基已然夯实。关于这一点,最值得一提的是隆润将军于太公十一年六月十九日致罗山富图的信函:

Bức thư Long Nhương Tướng quân Nguyễn Huệ gửi La Sơn Phu Tử vào 18 tháng 3 năm Thái Đức 11. Ảnh tư liệu: Vân Thắng.
太德十一年 3 月 18 日,龙农将军阮惠致 La Son Phu Tu 的信。照片由 Van Thang 提供。

(翻译)我谨此禀告罗山富寿元帅:今年六月十九日,我宣读了富寿元帅的圣旨,圣旨中详尽地描述了地势的优劣和人民的疾苦,并引用了古人的名言佳句和故事加以劝诫,其逻辑如同良药,与我的想法十分契合。(但)国家初建之初,民心随波逐流,不在义安不断控制上部,又从何统摄内外?(我)相信富寿元帅也深知这一点。如今我听了富寿元帅的话,很高兴,大工程就此延后。但我所去之处,不能不早谋划,请富寿元帅亲自主持,择日而行。若能建成,也算保卫国家之计。请富寿元帅决断,请听。特下圣旨。泰公十一年(1788年)六月十九日”。

通过这封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隆元将军阮惠在义安建都的决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封信发出后的几十天里,时任义安都督阮文丹侯又给罗山富图送去一封信,要求罗山富图尽快完成建都工作:

(译文)“镇抚使丹竹厚恭请罗山富都阅览。今恭奉诏定都,诏令各县乡务必完成挖掘和修建。敬请(富都)移玉阶至宫,明定工期方向,以免民久留,造成浪费。今谨致函。泰公十一年(1788)七月四日。”

Bức thư Quan Trấn thủ Nghệ An Nguyễn Văn Thận gửi La Sơn Phu Tử ngày 4 tháng 7 năm Thái Đức 11. Ảnh tư liệu: Vân Thắng.
义安省省长阮文胜于泰德 11 年 7 月 4 日致罗山富图县的信。照片:Van Thang。

上述文书开篇便明确写道:“钦差大臣(是)谭竹厚”,信上的印章是“乂安陈福章”,表明此人是乂安总督,封号为谭竹厚。乂安地区是重镇,历朝历代,总督都由才干卓著的将领和王室亲信担任。西山朝廷与罗山富图之间关于乂安都城建设的信件往来中,我们发现,1788年初,隆润将军阮惠从富春北上途经乂安时,曾委托罗山富图阮乂勘察、考察并选择合适的地块。 1788年5月底,隆润将军从升龙返回富春途中在义安停留时,罗山富图尚未动工。隆润将军继续撰写诏书(类似上述诏书),命令罗山富图立即动工。此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单独下令时任义安总督的阮文单侯爵,直接督促罗山富图阮铁迅速完成所有与都城建设相关的工作。

这就是上述信件诞生的原因。通过这封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义安都城的建设是由当时的官员非常紧急和认真地进行的。“…已交由各区、各乡完成挖掘、修建……”并特别敦促 La Son Phu Tu 迅速开始工作“……避免让人停留太久,造成浪费”就这样,义安都城的建造开始了。虽然义安都城的砖块还很简陋,但地基已经打好了。

Hiện tại, con đường mang tên Quan Trấn thủ Nghệ An Nguyễn Văn Thận (Trấn Thủ Thận) đang bị viết nhầm thành Trần Thụ Thận.
目前,以义安省省长阮文丹(Tran Thu Than)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被错误地写成Tran Thu Than。

关于阮文坦侯爵。1786年中旬,他首次北上,被阮惠任命为乂安钦差大臣,并一直担任此职直至西山王朝结束。可惜史料记载不多。一年后,他负责的乂安都城建设尚未完成,光中国王便不得不全力抗击入侵的清军。直至1792年,光中国王突然去世,景盛国王继位。一方面,景盛国王缺乏战略眼光,未能认清乂安的地位并决定迁都;另一方面,他又必须全力抵抗阮福映日益强大的复仇势力,因此,继续建设乂安都城并将其从富春迁往乂安的计划彻底搁置。 5月28日,阮福映的水师开赴丹邑港,攻破关木堡。军队也向林江南岸推进,并渡河至北岸。水陆两军联手,西山军战败。阮福映的军队随后冲入岐兰粮仓抢劫。卫戍司令阮文丹、副司令阮智、司令阮文台和尉官邓文登被迫弃城逃亡。抵达仙里卫戍后,阮智丹自缢身亡;阮文丹继续逃往清化市,阮军则完全占领了义安城。景盛王被俘被杀,西山王朝覆灭,阮福映登基,阮朝建立,定都富春,而黄忠都则被遗忘,成为历史。至今,黄忠都与义安卫戍司令阮文单留下的唯一印记,就是这封信。

为了表达对民族英雄以及西山王朝文武百官的敬仰,2004年7月23日,乂安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近230年前光忠国王定都的土地——同归山上修建一座光忠皇帝庙。目前,光忠皇帝庙内设有祭祀阮文丹侯的神坛,以感谢这位西山王朝时期守护乂安的官员为建造方黄忠都所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