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整60年前,美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将侵略战争扩大到全国范围。认识到包括富贵地区在内的义安省西部地区在将北方建设成为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坚实后方基地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政府于1963年4月19日颁布了第52-CP号决定,将安山县、义丹县和桂州县重新划分为7个县,其中桂州县划分为3个新县,即:桂州县、桂合县和桂风县。
桂风县成立之初,辖区内仅有6个乡级行政单位,包括:周兴县、周龙县、周通县、周金县、甘芒县和通秋县。成立初期,该县缺乏维持整个政治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少数民族生活极其困难,贫困落后,文盲现象严重;疟疾等流行病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边境地带也是敌对势力破坏越老边境人民革命事业的活跃地带。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桂风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路线方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过紧日子”,携手创造新基础,维护政治稳定、国内和边境安全。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4月12日,胡伯伯致信赞扬桂风县各族人民和干部提前一年完成政府提出的“文化建设和全民扫盲”五年计划。
在举国同心抗美救国、取得1975年历史性春季起义胜利的抗美战争时期,桂风县党员干部和人民团结一心、竞相拼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农业合作社由低到高不断巩固发展;芒诺乡万塔合作社、周金乡空村、通秋乡顿村、治乐乡钱村等合作社都出现了五吨田……得益于此,桂风县基本解决了饥荒,完成了对国家的粮食和粮食供应义务,为全国战胜美军做出了贡献。全县动员4000多名少年儿童奔赴保卫祖国的战场参加战斗,其中171名少年儿童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英勇牺牲,5名母亲荣获越南英雄母亲称号。

1966年,通守乡民兵击落了一架美国飞机,被国家表彰为人民武装力量的英雄部队,并授予三级战功勋章。1973年,县公安部队粉碎了“保卡党”残余势力——“高脚屋党”反动组织,维护了国内和边境安全。
这也生动体现了桂风县各族人民在我党领导下革命事业中坚定奋起、必胜的决心、能力和坚强意志。


经过近40年的创新发展,在中央、省政府和县内外工商界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桂风县党委和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和挑战,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政治体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全县辖12个公社、1个镇(含4个边境公社),107个村(村组);16043户,7.3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0%以上。祖国阵线、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活动质量逐步提高。干部、党员和群众中的保守思想、等待、依赖、畏难等情绪逐渐被打破。党的路线、政策正在通过适合不同阶段和时期的行动纲领、项目和具体措施得到具体化。

特别是在2020-2025年阶段,为逐步实现将桂风县建设成为义安省西北部小康县的目标,结合五项重点任务,桂风县委、县民一致实施四项战略突破。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结合教育培训的全面根本性创新;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更新思想,克服思想僵化;大力激发人们向上、奋发、充满活力、创造、革新和发展的愿望和意志。推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以提高生产力、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特别是在商品农业生产中。
继续把发展林区经济作为我区优势,优先发展原料林,为企业合作植树造林创造条件,形成为加工企业服务的原料林区。发挥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迹区的潜力和优势,引导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生态旅游、社区旅游。

由于“党的意志、人民的心”的团结,采取了许多创造性的做事方式,充分利用了中央和省的决议和结论;发挥了该地区的优势和潜力。,截至中期,桂风县已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党建工作扎实推进,辖区内有34个基层党组织,党员5448名;100%的村(村)都建立了党支部;许多单位荣获省级优秀党员称号。县委多年来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受到乂安省委常委会的嘉奖。2022年,桂风县荣获国家主席颁发的二级劳动奖章。
地方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农业生产初步有了新的方向,发挥了地方优势,如:种植原料林、发展畜禽养殖、水库养鱼等。特别是,重点发展和提高森林经济效益,实施了一系列药用植物保护和发展模式(黄花茶、龙眼、米和盆栽),预计实施面积达1731.6公顷。此外,该县还迅速掌握了数字时代的优势,推广科技应用,打造桂风县品牌产品,如:在华纳水电站水库养殖珍珠贝和经济鱼类;培育木屯树和马肯树;种植桂桂树;饲养圣瓦黑猪;在义安省西部建立黄花茶地理标志……

突出的国家级目标项目是新农村建设项目,该项目结合“智慧群众动员”模式,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电力、道路、学校、车站等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投入使用,一大批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全县面貌日新月异。全县新农村达标村平均达标数保持在13.25个/乡,到2022年底,全县将新增6个达标村。
该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已转向正确方向,并根据第22届县党代会决议被确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据此,该县已吸引1个农业项目,落实了2021-2025年期间拟定的7个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桂风县党委和人民始终努力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消除饥饿和减少贫困。得益于此,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逐步改善;人均收入达到3350万越南盾;贫困率下降到40.68%,近贫率达到28.29%。

国防安全得到加强,社会治安得到保障,边境安全得到维护。2022年,该县将三个边境乡(行地乡、南街乡和通吐乡)评为无毒边境乡。与老挝边境地方的党外、政府外事和民间外事工作得到保持和深化,为构建越老和平边境和特殊友谊作出贡献。
在创新发展的进程中,一代代桂风人始终秉持着“去浊化清”的理念,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遗迹、自然景观、风俗习惯、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的价值。在桂风县建县60周年之际,九室寺——乂安省西北部泰族人民的骄傲——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这一努力得到了充分认可。这些都为桂风县未来在服务业——精神旅游和生态旅游——中发挥优势提供了潜在的条件。

明确前进道路上,桂风县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为实现桂风县快速、可持续脱贫致富,到2025年建成宜安省西北部小康县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桂风县党委、政府和人民决心有效落实以下内容:
第一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和整顿工作,建设政治、思想、道德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的区委;着力巩固和提高从区到基层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建设一支素质、能力、威信、意志品质俱佳、能够胜任新形势下各项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公务员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弘扬全民族大团结精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效落实基层民主制度。
周一,提高国家管理在各领域的效力和效率,注重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人力资源和技术工人培训;改善投资和经营环境,改革行政程序,吸引建设投资,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动力。

周二,调整经济结构,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发展规模生产,形成重点产品体系,在发挥本地区潜力和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品牌。发展贸易、服务业、旅游业;保护和弘扬各民族文化特色。
周三,大力创新,提高模范作风,反对干部、党员和群众的保守主义、等待主义、依赖主义。
周四,推动文化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发展,保障社会保障和福利,提高人民医疗卫生质量,有效落实国家目标计划、功勋人物和受惠者政策。结合建设有序、守纪、安全、友好的社会,做好各民族文化特色的维护和弘扬工作,缩小低地乡与高地、边境乡之间的差距。
星期五,做好国防建设、人民安全阵地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运动,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秩序安全。创新和提高对外交往工作有效性,维护国家边界主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