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世界上人们都以价值来看待森林。每当地方将森林用于其他用途,例如减少森林面积用于工业、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造成森林损失时,我们都必须做出取舍。任何改变,任何森林用途的转变,都是一种取舍。这种取舍可能是有利可图的,可能是亏损的,可能是等价的,短期内看得见,但长期来看,必然会产生后果。在农业领域,我们应该从农业生产思维转向农业经济思维,从单一价值增长转向多价值综合增长。林业也是如此,我们必须从生产思维转向经济价值林业,将多种价值整合到森林冠层之下。


关于护林员及参与森林保护的人员的政策制度问题,黎明焕部长表示,护林员和森林保护官员的生活仍然十分困难,收入较低。这一现实也给护林员、森林保护和发展工作者带来了诸多困扰。然而,黎明焕部长认为,现在需要的是“从雇人护林的思维模式,转变为国家支持在林区创造生计和就业机会的思维模式。在林区找到收入的人有责任保护森林。这很容易理解,人们都明白,没有森林,就没有林区生计。如果我们想有生计,就必须携手保护森林,这样我们才能成功。这意味着从雇人护林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人们在林区下共同经营的思维模式,成为一个在林区下经营的社区。我们不必为少数民族社区消除饥饿和减少贫困,但他们必须成为林区下经济的一员。


关于林下药材种植,对于像义安省这样拥有大片森林和山区的地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必要的解决方案和途径。然而,黎明焕部长认为,我们绝不能认为种植药材是为了消除饥饿和减少贫困。“如果我们种植药材是为了缓解饥饿和减少贫困,我们的行动就会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把人们带入林下药材种植生态系统,就必须遵循产业链。我们必须提供最优良的品种,以最标准化的种植流程为人们提供支持,生产出更多OCOP产品,并创造更多附加值。”黎明焕部长强调道。

事实上,长期以来,在山区人民的心目中,森林属于国家,属于森林管理委员会,属于代表国家管理和保护森林的机构。黎明焕部长表示,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生活在森林树冠下、森林旁的人民才是森林的主人。“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敢于把权力交给人民,还是我们担心人民做不好。人民做不到,是因为国家机构,因为我们对人民没有信心。我相信,各族人民都能做到……”——黎明焕部长说道。
在森林冠层下,当人们获得所有权,并在国家组织和指导下实施价值链时,他们会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每一种产品中,而这些产品具有多重价值。它既有有形价值,也有无形价值。无形价值是当地人民的文化,是当地传统、历史和社区凝聚力。市场和消费者会购买这些产品。每棵树都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作食品、化妆品、药品……所以,如果我们把它看得简单,它的价值就会低;如果我们把它种植起来,它的价值就会上升。这种价值就是森林冠层下人们的收入。


2023年7月18日,中央政治局颁布了关于2030年及2045年愿景的乂安省建设发展的第39号决议,其中提出了“发展森林和碳排放权市场;重点发展非木材林产品,特别是药用植物生产”的标准……黎明焕部长表示,这对乂安省来说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然而,在落实决议的过程中,乂安省必须始终牢记一点,那就是“把人民置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中心,不让任何人掉队”,正如越共十三大决议中所述。关于森林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中心是人,而不是生态系统。只有人才能保护森林。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生态系统本身不需要人,而是人需要生态系统。”黎明焕部长强调道。

社区结构、社区凝聚力、社区文化和社区历史传统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它体现了地方历史传统、文化和社区结构的诸多特征。当今世界普遍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三个投资资本来源。首先是经济资本,即资源、森林、田野、河流、溪流和地方预算……
除了经济资本(这是必要条件)之外,还有无形资本,即文化和社会。这些资本来源与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其中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这里的人们包括护林员、森林管理人员,以及更广泛地说,长期与森林紧密相连的少数民族。此后,国家开始规划三种类型的森林。对当地人民来说,森林非常神圣。他们不会仅仅想到伐木就想到森林的起源。事实上,生活在森林树冠下的少数民族始终有保护森林的意识,因为他们相信那里有祖先的守护和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