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背后

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去那么多中小学跟孩子们讲读书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我告诉他,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一直想告诉孩子们的,不是要好好学习,而是要像爱挚友、良师益友一样爱书……挚友、良师益友,更是特别的,因为他们总在你身边,帮你打开知识的大门,打开你心灵的大门。

的确,我曾经是个热爱读书的女孩,我的生活更快乐,因为我明白,我最宝贵的,是我丰富的灵魂。通过书里讲述的故事,我也经常引导孩子们打开心灵之门,那里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充满爱与分享。

前几天,我最好的朋友提到了我小时候的小木屋。叫它“房间”更正式,但确切地说,那是一间桉树搭建的小阁楼,长约4米,宽近2米,位于房屋的半高处。阁楼里只有书籍和一台音乐播放器。我的小阁楼就是这样,但多年来,它却开启了我的整个精神世界。

当时,我家木阁楼里的书大多是从旧货店淘来的。母亲曾经靠从附近的商店收集啤酒罐和酒瓶,然后送到废品场赚钱。有时,有顾客卖旧书,母亲就会带一些文学或诗歌书籍回家给女儿读,因为她女儿喜欢研究文学。母亲的工作与书籍无关,所以她不懂得如何挑选好书,所以她把各种各样的书都带回家。偶尔,当她看到一本来自Cau Vong出版社的彩色插图儿童读物时,她会很乐意地用塑料袋包起来,以免弄脏,因为她知道女儿很喜欢。

母亲带回来不少旧书,幸好都是名著。我找到了《我的达格斯坦》《伊索寓言》《无亲》《海底两万里》以及辉肯、阮平的诗……至于那些不合适的书,我会送给需要的朋友,或者到废品收购站还给母亲。我的一位好友(现任义安省第四军区博物馆副馆长)至今仍记得,那些历史书有时还散发着霉味,是我从废品收购站里捡来的。后来,我长大了,也跟着母亲去捡废品,新书也更符合我的心意,经过精心挑选。多年来,在母亲的热情帮助下,我的木阁楼里的书越来越多。我对书籍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我无数次想起那间木阁楼。阁楼上有一盏黄色灯罩的灯,足够亮,可以读书学习,而不会打扰躺在楼下几米远的母亲。母亲经常把电视音量调到最低,以免打扰我坐在楼上学习读书。偶尔,看到一些关于地理、作家和作品的节目,或者跟书有关的节目,母亲就会喊:“秋香,你有空吗?下来看看。”

那个旧阁楼至今还保留着几盘磁带和近二十本书。书籍和磁带都放在我书架的顶层,因为说实话,我没有磁带机,而且我的眼睛也不太好,很难读到那些陈旧的棕色书页。时不时地,当我掸去书架顶层的灰尘,闻着那些旧书的味道时,我会怀念木质阁楼里桉木的香味,怀念冬夜里仿佛追随着小灯泡的温暖而飘来的书籍的香味,也怀念母亲呼唤我时那亲切的声音。这些记忆就像播撒在我心中的甜美旋律。

“玉米叶在河岸上摇曳,河岸仍然刮着风,但没有人回来。”

我的母亲也永远地离开了。母亲邀请我和她一起观看诗歌介绍节目时,竹通的那首诗仍然永远地留在我心中。母亲以各种方式将对书籍、对文学的热爱传递给了我,这很自然,尽管她或许一生中从未读过一本完整的文学作品。

我的工作和书籍有关。我女儿从小就被妈妈“引诱”进入书籍的世界。如今的儿童书籍内容极其丰富,插图精美,不像以前那样只是棕色的、满是文字的。所以,只要家长用心,引导孩子进入书籍的世界并不费力。但要让孩子长久地依恋书籍,在充满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环境中长大,绝非易事。互联网也带来了同样充满魅力、闪闪发光、令人兴奋的事物。

有一次,我翻着旧书,给孩子讲起我在废品场翻书的日子。孩子看着书,感慨万千:“妈妈,如果那时我能遇见你,我一定会送你一些好书,让你把我的书都看完。”

不仅仅是我,我的很多朋友,都是被父母灌输了对书籍的热爱,父母打开了他们的心灵之门。然后,他们又将这份热爱传递给自己的儿女……


插图: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