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氏如花女士于1979年出生于荣市一个有四个女儿的家庭。她面容姣好,眼神明亮,鼻梁高挺。母亲给她取名为如花,希望她一生如花般灿烂,平安无事。但她的人生并不幸运,五岁时,一场“濒死”的疾病让她双腿无法行走。她从小就自卑,但作为家中的长女,智力完全正常,她不允许自己活在软弱之中。

高中十二年,她一直成绩优异。十二年级时,荣市三中这位女生还是省级文学系的优秀学生。她主修文学,热爱故事和诗歌,考入文化艺术学院,并选择了图书馆专业,因为她知道这份工作适合自己的情况。然而,青春期的梦想和情感有时会让她犯错,她在二年级时怀孕了。
21世纪初,一个学生在读书期间怀孕,这真的很难接受。她知道,每天要承受父母的责备,承受着众人怜悯的目光,面对着前途的迷茫。但她只是简单地想:“像我这样的残疾人,结婚很难。如果能有个孩子,我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弥补一些不足。”

在独自抚养孩子的那些年里,她为了生计,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从在批发市场卖水果到做兼职。在艰难困苦中,她转行做了裁缝,尽管起初她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兼职工作,比如给小商贩缝补衣服、缝补旧衣服等等。当她拿到第一份工资时,她仍然记得自己是多么的高兴,因为她知道自己可以工作来养育孩子,支付房租,养活他们两个。
何女士从一名工人,到后来把缝纫当成自己的事业。她最初在风亭仓街租了个小摊,既是她和女儿的住处,也是她维持生计的裁缝店。选择缝纫职业后,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天赋,因为她工作得越多,就越有热情,自己缝制的图案也受到了许多顾客的欢迎。

当她开始适应顾客和工作时,她开始帮助有需要的妇女,她们大多和她一样是残疾人或弱势群体。工作了大约10年后,她意识到小小的摊位难以扩大生产,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员工人数,于是她决定搬到位于海上兰翁街的荣市残疾人协会。她的缝纫工坊名叫如花(Nhu Hoa),只是一个小摊位,旁边就是许多同样处境的人的摊位。但“总部”位于后面的一排四层房屋里,每天至少有5名工人在工作。此外,还有另外5个人由于出行不便,在家兼职。

“强势崛起”是陈氏如花女士刚刚参加的会议的主题。为了准备这三天的行程,陈氏如花女士从荣市赶来,工作安排得相当紧凑,因为她刚刚组织了森旺(Sen Vang)服装设计与商业合作社的启动仪式,她本人也是该合作社的董事兼董事长。此外,她还要重新安排工作,为位于荣市残疾人协会的缝纫工坊近10名工人安排日程,并参与职业培训课程的教学。尽管如此,她仍然抽出时间缝制背心的纽扣,确保货物按时交付,并检查每一件成品的针脚……

目前,何女士还担任义安省残疾妇女和女孩俱乐部的副主席。尽管生活忙碌,但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和乐观,因为在那里她找到了快乐,并与大家分享。
谈及目前的工作,何女士表示,每月支付10名工人的工资并不容易(每月工资600万至700万越南盾,高峰月份每人1200万至1300万越南盾)。当被问及服装产品的产量时,何女士还表示,刚开始“创业”时,为了销售产品,她走遍荣市的每家服装店,向他们介绍产品,并要求他们发货。很多时候,货品发出去几个月后就退回来了,却无法收回成本。后来,为了销售质量更好、款式更时尚的产品,她决定前往河内巴黎时装学院深造,不断改进设计和质量。正因如此,现在除了常规订单外,她还能接到学校和办公室的制服订单,并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利华还委托她缝制200个包作为礼品送给客户。

华女士一边经营缝纫生意,一边抚养孩子,她非常担心同事和类似情况的人。2020年,她启动了一个创业项目,旨在为残疾人推出产品,并在越南妇女联合会中央委员会组织的“2020女性创业大赛”中荣获三个奖项,包括:最佳剪贴奖、金燕子奖和适应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应用奖。此外,她还很荣幸地作为嘉宾,在越南妇女联合会中央委员会组织的多个重要论坛上发表演讲,分享经验,激励大家。
2020年创业大赛结束后,她还获得了1亿越南盾的赞助商支持,这笔资金是她继续投资拓展业务的重要资金来源。继往开来,她于2022年启动了一个再生产品创业项目,并于近期荣获荣市妇女联盟颁发的优秀奖,成为入选全省妇女创业大赛的三个项目之一。谈及这个项目,她充满信心,因为尽管才刚刚起步,数百件用再生材料制成的手工制品,例如手提包、纪念品、再生物品以及学校的教具,都已“成品即售”。此外,该项目的可行性在于,她将所有剩余材料都用于生产时尚单品,同时确保产品的独特性、美观性、安全性以及适合众多顾客的需求。

她怀揣着更大的梦想,希望这个项目一旦成功,能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赚钱,重拾自信,掌控自己和生活。对她而言,女性值得被爱,如同花朵,自信绽放,为生活带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