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我们之前约定的,我们见到了军医黎英德少校,当时他正准备带着医疗包和一袋糖果下山。我们问他:“医生,您要去哪里?”他回答说:“学校刚刚通知我们,之前误食毒叶幸存下来的小学生寿义德已经辍学了。我想去他家看看情况。”听到他的回答,我们主动提出陪他一起去村里。

途中,黎英德少校指着林边一种开着簇簇黄色小花的植物说,那是乌头。这种植物在山坡、林缘,甚至路边都随处可见。因此,每当遇到紧急情况或悲伤的事情时,村民们,特别是苗族人,常常会吃乌头来自杀。
11月7日,帕孔村11岁的小女孩Tho YD因家庭纠纷误食毒葛,幸亏德医生及时救治,才得以脱险。幸运的是,她的室友发现后立即联系老师,将情况危急的Tho YD送往乡卫生站。当时正在Tri Le乡卫生站工作的Le Anh Duc少校及其同事立即根据他自己研究的民间偏方,对Tho YD进行了救治。正因如此,Tho YD才得以及时获救。

Tho Y D.的家就在路边。看到来访者,这位苗族女孩害羞地打了个招呼,然后坐了下来。Le Anh Duc少校检查了她的健康状况并送给她礼物后,和蔼地与她交谈并给予她建议;嘱咐Tho Y D.的父母注意她的心理发育,并鼓励她继续上学。Tho Y D.的父亲Tho Ba Lau说:“我家有四个孩子,Y D是老大。那天,Y D看到父母吵架,很难过,就吃了毒树叶。幸好Duc医生及时给她做了急救,救了她的命!”
众所周知,Tho YD 并非唯一一个因误食毒藤而被军医少校 Le Anh Duc 用他自制的解药救治的案例。

特里勒乡是一个边境乡,自然面积20290.18公顷,与老挝华潘省芒权县潘通乡接壤,边界线长18.53公里。该乡下辖16个村庄,共有2086户人家,人口10366人,主要居住着泰族、科木族、苗族和京族四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646户,共3931人。当地仍存在一些不良风俗,例如早婚、近亲结婚,尤其是食用毒葛的问题。自2013年在该地区工作以来,黎英德少校亲眼目睹了许多人因食用毒葛而死亡。他们大多是18-35岁的年轻人,甚至11-12岁的孩子也会因为一些很正常的原因去寻找毒藤,比如夫妻吵架、兄弟姐妹冲突、家人反对恋爱关系等等……

有些患者虽然被家人送到医院,却因误食的植物(学名:Gelsemium elegans Benth,属于马钱科)而猝死,这令医护人员忧心忡忡,痛苦不堪。这种植物剧毒(A类毒药),中毒后若不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都会死亡。

在监测误食毒藤患者的症状、研究这种植物的毒性,以及看到苗族妇女从森林里扛着香蕉树和积雪草的过程中,黎英德少校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香蕉树汁液和积雪草混合来解毒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在2016年发明了一种利用自然界常见且易于获取的材料来治疗毒藤中毒的急救药物。他找到一些和他二头肌一样粗的香蕉树干,洗净、切开,然后榨汁,与捣碎的积雪草汁液混合。接着,他找到几只活青蛙,洗净后放入上述混合物中浸泡3-5分钟,然后取出青蛙(将活青蛙放入水中只是为了产生鱼腥味,使患者呕吐)。

据黎英德少校介绍,当病人被毒藤毒害时,应先给病人服用上述混合液,每次约400-500毫升,然后用手将混合液喂入病人口中催吐,以清除胃内食物。之后,继续给病人服用约300毫升香蕉茎水,并加入捣碎的积雪草叶搅拌均匀(此时无需催吐)。如果病人中毒严重,无法自行饮水,则应插入胃管,用3-5升混合液进行洗胃。同时,配合使用抗组胺药、强心药、兴奋剂、静脉输液等。经过约2-3小时的积极急救和复苏,病人即可脱离危险期,逐渐康复。

多亏了这种疗法,许多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许多人的生命重获新生。例如,来自安山村的罗文先生(1985年出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杜医生救治的第一位误食毒葛的病人。罗文先生的母亲哈氏雪女士回忆说,当时儿子和儿媳已经分居,夫妻生活也出现了矛盾。罗文先生除了酗酒,还误食毒葛试图自杀。幸运的是,他被人发现,送往边防军医务站,杜医生用他研制的药方对他进行了紧急救治。如今,罗文先生已经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泥瓦匠,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如果不是杜医生,我儿子那天就没命了。所以我们把杜医生视为恩人,视他为家人。”雪女士说道。

据黎英德少校回忆,他救治第一位患者时,对如何治疗毒葛中毒还不太确定。在救治了几位患者后,他通知所在部队向省边防司令部汇报。从2016年至今,这位军医黎英德少校已救治了24名毒葛中毒患者,从此赢得了“神医”的美誉。

谈及黎英德医生和驻扎在当地的边防人员在遏制民众误食毒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知乐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宋巴查先生表示:当地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几起误食毒葛的事件。2020年达到高峰,全乡共有17人误食毒葛,其中10人死亡。2021年,误食毒葛的人数为10人,其中6人死亡。面对这种情况,当地党委和政府与知乐边防哨所及各村乡的干部和有识之士紧密合作,持续开展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并配合毒葛的铲除工作。正因如此,误食毒葛的事件才得以控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黎英德医生研制的药物挽救了当地许多人的生命。仅在两年内(2022-2023年),该地区就有两名误食毒葛的中小学生获救。

据智乐边防哨政治委员胡清光中校介绍,德同志开展的寻找毒葛中毒解药及提供紧急救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人道主义意义,提升了“绿衣医生”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目前,该解药已推广至美里哨、奇山县景都哨等边防部队单位的军医,并向各村、乡镇的医务人员推广,以提高毒葛中毒患者的救治率。


黎英德少校出生于清隆乡(清章)一个有着教师传统的家庭,但他却选择了边防军官这条路,后来又成为高地乡村的一名医生。这位军医称之为“命运”。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乡——智乐乡工作。智乐乡风俗落后,尤其是在五个没有电、交通不便、药品和医疗用品匮乏的村庄。除了照顾官兵和村民的健康之外,黎英德少校还积极与同事、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协调,挨家挨户分发药品、接种疫苗、宣传防疫知识,并指导村民如何预防和控制疫情,维护他们的健康。这位军医的足迹遍布智乐乡的全部16个村落。

新冠疫情爆发后,黎英德少校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检查站工作,组织民众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宣传,并加强军队医疗队力量,为边防司令部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此外,他还曾被派往偏远地区,例如芒龙村的军民联合医疗站。他意识到当地民众生活较为封闭,为了更好地沟通和开展群众动员工作,黎英德少校自学了苗语。他分享道,要改变民众的意识,宣传动员工作必须坚持不懈,“稳扎稳打才能取胜”。例如,过去苗族人生病时只会祈祷,现在他们会去乡卫生站和医院就诊、取药。关于根除这种有毒植物,核心仍然必须是宣传,以提高人们对这种有毒植物有害影响的认识。


无论身处何地,担任何种职务,黎英德少校都因其和蔼可亲和对病人尽心尽责而深受村民信赖和尊敬。“尤其是不慎误食毒葛的人,如果能按照黎英德医生的处方及时进行紧急救治,获救的几率很高。而过去,误食毒葛几乎等同于死亡。因此,村民们都称黎英德医生为‘医神’、‘村里的医生’。”智乐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宋巴查先生说道。

黎英德少校的医德和奉献精神不仅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的认可,还因其在军事后勤工作中取得的杰出成就,荣获各级政府颁发的多项嘉奖证书,其中包括国防部边防司令部颁发的嘉奖证书。然而,这位军医最大的愿望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能够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的医疗条件能够得到提升,尤其希望能够彻底消除误食毒葛的危害,让所有人都能不再因误食毒葛而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