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实发展数字政府、数字经济、迈向数字社会的目标。这是新时期对义安省各级各部门提出的要求,旨在提升能力、拓展互联互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2年8月初,清章县正式启用“清章数字互动”软件,用于记录、反映和互动民众与县乡政府之间的信息。该软件已上传至谷歌CHPlay应用商店和苹果AppStore。同时,清章县政府向民众和企业承诺的行动口号是:“倾听——理解——共同行动!”。
在讨论中,清章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郑文雅先生表示,事实上,该县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数字化互动已经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展开。新软件是确保数字互动中主体之间更高真实性的应用之一。在该软件中,电话号码与每个具体人员关联,从而限制了“虚拟互动”,旨在提高数字化社会和数字化政府建设的透明度。

清章县是全省第四个应用互动软件的县(继荣市、太和市、黄梅市之后)。荣市在建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政务,应用数字化转型,监控交通和社会活动,保障城市安全。与此同时,许多地方和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涵盖多个领域。各级基础文档系统已实现数字化,并在工作处理中应用数字签名。旅游、卫生、教育等领域已构建可广泛互联的数字数据。
在省行政服务中心,个人和企业向中心提交的行政手续材料100%都已数字化。省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阮廷美表示:此项活动有助于各部门和分支机构之间衔接,方便透明地监测材料处理进度。因此,2022年前6个月,96.57%以上的材料均按时、在期限前处理完毕,仅3%以上材料因各种原因逾期未处理而被移送处理。根据各部门和分支机构的评估,截至目前,在省行政服务中心、各部门、分支机构一站式服务部门接收和办理行政手续的干部、公务员和公务员100%都已获得数字证书。

义安省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已将数字化转型确定为2021-2030年行政改革的突破口。数字化转型也是2022年行政改革的主题。省人民委员会已完成省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并于2022年7月6日签发了第5010/UBND-TH号批示,要求重点研究和部署义安省数字化平台;指导各部门、行业按照信息传媒部的指示部署平台,为政府、企业和人民服务。
此前,该省人民委员会于2021年10月18日颁发了关于支持农业生产家庭进入电子商务平台,推动2021年、2022年和2025年面向义安省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第589/KH-UBND号计划。同时,在贸易、银行、电子支付等领域,许多个人和企业也有效地使用电子支付。



越共十三大决议强调,要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特别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成果的研究、转化和应用,实施国家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提高经济生产率、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在义安省,继承过去实施成果,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出台了许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和指导方针。最近,2022年8月5日,义安省委颁布了关于到2025年实现全省数字化转型并展望2030年的第09-NQ/TU号决议。
09号决议的总体目标是:数字化转型旨在实现省党代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提出的全面目标,重点发展数字化数据库,为发展数字化政府、数字化经济、迈向数字化社会奠定基础;将数字化转型进程与行政改革相结合,提高国家管理的质量、效力和效率,提高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省委决议要求全省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地方积极创新,快速应用科技手段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然而,目前各部门、各级之间数字数据的对接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尽管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已经升级,但对接仍然存在不足;一些部门在数据共享方面仍存在顾虑……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已应用于日常生活,例如: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在线广告、交通运输、商品配送……但大多数人尚未接触到,只有大多数年轻人和城镇居民参与其中。
“显然,数字化转型过程始于干部、公务员和部门,但要运行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参与。”信息传媒部副部长潘元豪强调。他表示,要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应用的目标,需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参与,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基础设施(包括传输线路和数据);共享(各部门数据是否共享);机构(需要足够强大的机构,促使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互联互通、共享数字数据,但国家机密领域除外)。搞好这三个问题将有助于成功实现发展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三大目标。



– 关于数字政府
+ 100%的党政机关、政府、祖国阵线、政治社会组织接入专用数据传输网络;全省100%的共享数据库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上。
+ 100% 的干部、公务员和公共雇员接受培训、培养或自行培养数字知识和技能;100% 的省级和县级机构都有负责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
+ 部署省级至乡级同步网络会议系统,并与全国网络会议系统对接。
+通过网上公共服务解决的三级和四级案件占案件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至少90%的居民和企业对行政手续的解决感到满意。
+ 90% 的省级工作记录、80% 的区级工作记录和 60% 的公社级工作记录均已实现在线处理(属于国家秘密范围的工作记录和包含机密内容的工作记录除外)。
+ 100%的报告制度、定期综合指标和社会经济统计报告均在线进行,并与国家报告系统相连。
+ 按照政府路线图,实现全国数据库100%在全省联网应用;逐步形成全省开放数据库,联网各部门、机构、分支机构80%以上的数据库,服务国家管理,及时提供公共服务,一次申报,终身使用。
– 关于数字经济
+ 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左右。
+ 80% 的 15 岁及以上人群在银行或其他持牌机构拥有交易账户。
+ 力争至少有1至2个教育机构开展电子商务培训;3000多家企业、合作社、手工艺村、经营户、公务员、公职人员、学生、青年创业者参加执法技能和电子商务应用技能培训。逐步形成数字科技企业、数字企业和数字合作社。
+ 按照信息通信部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指示,100%的农业生产户已登记,其数据已标准化和数字化。
– 关于数字社会
+ 超过50%的智能终端用户能够访问并使用电子政务服务和智慧城市服务。
+50%的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服务。
+ 在荣市、门罗镇、黄梅镇试点和扩大智慧城市服务体系中的数字服务(医疗、教育、交通、安全、秩序、旅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