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义幼儿园:以人格教育为培训目标

截至目前,开明德教育系统接管陈大义幼儿园已有两年多时间,该幼儿园拥有近200名学生。所有学生目前都在位于荣市五海街167A号、占地近6000平方米的校园内学习。学校是新建的,教师也是新的,但短短几年内,家长和学生就把这里当作了第二个家,并因其诸多优势而放心地将孩子托付于此……

在介绍陈大义幼儿园时,学校董事会主席范氏宣老师并没有过多谈及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组织条件。相反,她让我们通过老师的授课时间、学生的体验式活动以及参与各班级的日常活动来感受学校氛围。校长还兴奋地表示:“陈大义幼儿园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教学计划,孩子们每天都会进步,他们会变得听话懂事、孝顺父母、尊重老师、友善待​​人。”

和许多其他幼儿园一样,陈大义幼儿园的课程通常从早上8点开始。早餐后,每天早上都会进行晨间问候活动,孩子们总是热情参与。晨间问候活动通常只有20分钟,但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例如一起朗读诗歌《儿童守则》。这些短诗是专门为启明德教育体系的学生编写的。通过每天学习和朗读这些诗歌,孩子们将逐渐理解“孝顺父母”、“尊重他人”、“珍惜时间”、“充满爱心”、“努力成为好孩子、好学生和好团队成员”等儿童守则。

在“早安”活动中,孩子们学习感恩,感谢祖父母、父母和家人;并通过学校广播节目收听有益的故事。每周一早上,学校都会组织升旗仪式,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一起唱国歌,并在新的一天伊始互致美好的祝愿。

或许,陈大义幼儿园与其他许多学校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师生们都非常重视纪律和礼貌的沟通方式。如果您亲眼所见,可能会感到惊讶: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们就会向老师鞠躬,向保安问好,并向成年人问好。家长进入学校时,老师们也会向他们鞠躬。对于来访或与学校合作的陌生人,师生们都会鞠躬,而不是互相问候……

除了注重人格教育,陈大义幼儿园的老师们还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分享意识、乐于助人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就连简单的儿童餐安排,老师也会分组指导,例如一组负责分饭,一组负责摆放餐具,另一组负责准备菜肴。用餐期间,老师只是起到监督和辅助的作用,孩子们会独立完成用餐。每餐结束后,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收拾餐具、清洁餐桌,甚至清洗碗碟……

技能课程也融入到许多集体活动、户外活动以及“技能角”的技能复习中。校长阮芳草老师补充道:“在陈大义幼儿园,除了学习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课程外,我们还融入了许多课外活动。课程设计生动有趣,贴近孩子,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一段时间后,家长们会明显看到他们从认知、行动到感知的转变,孩子们也乐于上学,充满期待。”

启明德教育系统于2014年在河内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旨在以道德品格为基石,培养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并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陈大义幼儿园由一群在教育领域拥有多年经验且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人士共同创建。经过两年的运营,凭借诸多独特优势,陈大义幼儿园赢得了越来越多家长的信赖和选择。学校正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教育机构。除了精心挑选、资质优良、教学技能精湛、热爱教育事业并关爱孩子的教师团队外,学校还注重对校舍建设、教学设备、课程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此外,学校还非常重视孩子的营养,提供健康膳食,选用适合学龄前儿童年龄和发育阶段的有机食品。

来到陈大义幼儿园,家长们也将成为学校大家庭的正式成员。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增进所有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家庭和学校必须紧密合作。因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定期为家长们准备并分享各种有意义的教育主题,例如:教孩子什么、师生关系、照顾母亲和孩子、孩子当前遇到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做好一年级的准备等等。学校每月都会组织家长参与的活动,例如每月一次的生日庆祝会,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父母的品德;每周的“爱心日”,让孩子们表达对父母、老师和祖父母的感恩之情。学年结束时,学校会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举办感恩仪式,为即将升入一年级的学生举办成长仪式……

谈及学校的各项活动,开明德教育系统高级顾问潘忠芳先生表示:过去两年,尽管收入不足以支付开支,但学校始终坚持其办学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健全的人格,成为“懂事、尊重长辈、尊重前后左右、内外兼顾、彬彬有礼的孩子”。学校不把教育当作商业活动,而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学校有两条校训,分别是“人格健全,智慧绽放”和“您不仅要听我们说,更要看我们做什么,感受孩子的成长”。我们相信,如果家长们的孩子在我们学校就读,他们一定会对此深有体会。我们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公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校董事会主席在选择这种教育模式时也表达了诸多想法,即培养孩子成为真诚、正直、有爱心和尊重他人的人。范氏宣老师也表示:“我意识到,如今很多家庭都很关心孩子,但他们往往只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并非全部,甚至远远不够。知识和技能必须建立在良好人格的基础之上,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变得自私、懒惰、忘恩负义、冷漠无情。”

因此,我们学校的目标是教导孩子们从小“理解事物”,唤醒他们与生俱来的善良。我们学校虽然成立不久,但我很高兴地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陪伴孩子来校,许多家长改变了教育孩子的方式,他们的家庭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如果我们教导孩子做一个善良好学的孩子,我们就能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幸福家庭。当幸福家庭增多时,一个道德高尚、人道友善的社会就会由此形成。或许,这正是党、国家和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