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全国各地,包括原党员、干部、公务员和政治系统公务员在内的一些人士,由于个人不满或受物质和经济利益的贿赂,背叛祖国,背叛人民,践踏民族历史。例如,河静省陈富政治学院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系主任、党支部副书记黎友顺在其个人脸书上发表虚假内容,侮辱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时,他还发表歪曲事实、使用粗俗语言的评论。黎友顺先生的违法行为已被河静省主管部门依法处理,黎友顺先生还被解除了一切职务。

又如阮南静(1976年出生),原籍乂安省琼鎮县琼雄乡,在乂安文化艺术学院任教期间,阮南静不但没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反而与国内外一些极端反动分子勾结,在其个人脸书页面上撰写、拍摄、传播、发布、分享和评论歪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性质,否认民族革命成就的内容;诽谤人民政府,歪曲历史,侵犯人民政府和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反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诽谤党和国家领导人;煽动人民抗议和反对政府;发布内容虚假的文件,在人民中制造混乱;提供虚假信息,挑起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冲突……。
针对上述违法行为,阮南静被乂安省人民法院以《刑法》第117条第1款规定的“制作、储存、传播或宣传反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信息和文件”罪名判处11年监禁。

可以看出,一些干部、党员、公务员和公职人员由于在道德和思想修养上缺乏自觉,从而“眼不见为净”,“自我演变、自我转化”,滑向背叛祖国和民族的道路。在处理这些党员时,无论借口是粗心、不成熟、失意、急躁、冲动、无意或其他任何原因,他们仍然表现出堕落、“自我演变”、“自我转化”和违反党的纪律的迹象,必须根据越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决议予以严肃处理。



乂安省机关党委下设63个基层党组织,拥有6000余名干部党员(其中党员5200余人)。党委干部党员普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在省委、省人民议会、省人民委员会、省直各部门、各行业、各部门、工会以及驻省各中央机关的咨询和支持机构中工作。党委大多数干部党员善于正确有效地利用和发挥社交网络的作用,将社交网络转化为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政策正确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有效预防和遏制错误、扭曲的思想观点做出贡献。
广大干部、党员、公务员、公职人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行动,主动反击敌对势力的歪曲论调,向人民群众讲清问题的本质,识破他们的诡计和阴谋诡计,为维护党的思想基础、防范和抵制不良信息、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文化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省直机关党委副书记褚八龙同志指出:“除了在网络空间树立信心、引导舆论的模范干部党员之外,还有一些干部党员漠不关心,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置之不理。对是非不维护、对非不谴责、对非不批评的心态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在网络空间也同样存在:不分享、不传播官方正面积极的好文章;不对社会上负面、令人不安的信息发表态度……特别是一些干部党员发布虚假信息、经过编辑的图片,歪曲公众对安全、政治和社会状况的认识,造成社会混乱;参与评论和回应社交网络上的不良、有害信息。
可以说,广大干部、公务员、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以全心全意、胸怀大志、模范带头,在群众面前展现自己的作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们还没有推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正面舆论,批判负面、邪恶、不好的东西,抵制不良信息、有害信息。

因为干部和党员毕竟是一个有知识、有地位的群体,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一句话、一条评论、一个“点赞”,都会在社区的各个层面产生影响。职位越高的人,传播范围就越广,因为群众仍然相信他们是掌握信息来源的“知情人士”。如果信息准确且指向性强,那当然很好;相反,如果是负面、有害的消息,影响就会极其有害……
此外,党员不违法不模范、带头不作为、见错不打、见对不护、“捂耳不听”、唯我独尊、把社会治安的威胁留给自己,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久了。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没有“特效药”,这种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十二届四中全会决议认定,“见对不护,见错不打”是政治思想腐化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