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村——起源之歌

半个多世纪以来,自胡伯伯“辞世”、“谒见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先辈”(遗嘱中如此记载)以来,我们听到了无数优美的歌曲,歌颂他对国家、民族和每个越南人民的贡献。很难想象,一位业余作家,竟然又创作出一首关于他、关于故乡金莲(南丹)的新歌,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他就是陶庆兴——一位热爱诗歌和音乐的记者,但创作歌曲只是他的“副业”。然而,就在他和《建设报》全体人员访问胡伯伯故乡后不久,歌曲《VE VANG LOTUS》就诞生了,这首歌通过一部刚刚完成的视频演唱,甜美无比,丝毫没有“副业”的痕迹……

“我们回到胡伯伯的家乡莲花
简朴的茅草屋,竹墙
红芙蓉花引领方向
柚子挂满枝头,紫薯串串。

我听完这句歌词,立刻就感叹:好。好,因为这是作者回到胡伯伯儿时生活的地方(母亲在顺化去世后)的亲身感受。诗意的构思和意象,因此充满感人肺腑的情感。

Bác Hồ về thăm quê. Ảnh: Tư liệu
胡伯伯回故乡探望。图片来源:文件

这句歌词中现实却又可以说是“神圣”的诗句是:“红芙蓉花引路”为什么作者不选择“莲花”——这种在金莲遗址广泛种植,并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国花”的花,来表达胡伯伯的人生呢?这样不是更方便吗?

显然,作者非常有意识地“远离”许多前辈作家早已沿用的传统和意象。因此,“红芙蓉花”这一诗意意象可以说是首次出现在诗歌和音乐中,是一个全新的发现,在传达“胡伯伯思想永远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导原则”这一(实际)意义时,成为一个极其合理的象征:“红芙蓉花引路。”

除此之外,还有简单的诗意形象(震撼我们的眼球),在每个祖国、每个地方都没有什么奇怪的:“简陋的茅草屋,竹墙青青”,“一排排红色的芙蓉花引路,柚子挂满枝头,一排排紫色的红薯”……

Du khách về thăm quê nội, quê ngoại Bác Hồ tại Khu Di tích Kim Liên, tham quan những vật dụng của gia đình Bác Hồ vẫn còn được lưu giữ. Ảnh: Huy Thư - Đình Tuyên
游客们在金莲遗址参观胡伯伯的父母故乡,并参观至今仍保存的家族遗物。图片:Huy Thu - Dinh Tuyen

1957年,胡伯伯回家乡。看着房子、家具、菠萝蜜树……胡伯伯认出了这些古老的纪念品,非常感动。看着空荡荡的花园,胡伯伯问这里种了什么,当时的官员连忙回答:“先生,我们打算种花。” 胡伯伯问:“种什么花?” 答:“玫瑰或者百合。” 胡伯伯说:“种花是对的,但依我看,应该种红薯花。” 从那时到现在,整整50年,胡伯伯家门前的花园里只种了一种东西:红薯!

当歌曲以这个短语开头时,感觉很棒“柚子树沉甸甸的挂在枝头,红薯排成一排紫红的”!

大家都知道,种红薯不是为了花,而是为了块茎——一种短期粮食作物,易种易收。胡伯伯说,种红薯花虽然是个玩笑,但是为了贯彻当时的一项重大政策:解决人民吃得好比美观更重要、更优先。

这首歌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在全党全民学习和践行胡伯伯遗志的当下,它的现实意义却十分深刻。

Đoàn cán bộ, phóng viên Báo Xây dựng dâng hương, dâng hoa lên anh linh 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tại Khu di tích Lịch sử Kim Liên (Nam Đàn).
越南《建设报》领导和记者团前往金莲遗址(南丹)向胡志明主席灵柩敬献鲜花。

我想与陶庆雄分享以下特别之处:他巧妙地运用了“描写”风格(写实——不同于水墨画那种点画法,它传达的是抒情和象征性),创作了描绘胡伯伯在父亲故乡——祖籍故土的故居场景的音乐(歌词)。或许许多参观过胡伯伯故居的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因为这些地方在民族历史上也具有特殊意义:芽荣山——胡志明博物馆(胡志明市第四郡第12坊阮必成路1号)、河内巴亭胡志明博物馆(这里保存着这位“国父”的许多印记和其他许多伟大的文化遗产);黄筹村是胡伯伯的母系故乡,他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童年(遗址群包括胡伯伯的故居、胡伯伯的外祖父黄春阳先生的故居和黄春家的教堂。胡伯伯的故居是一栋三间茅草屋,四周环绕着竹篱笆,两旁种着成排的翠绿槟榔树);森村遗址群是胡伯伯的故乡,位于南丹县金莲乡(胡伯伯住过的房子里,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一些物品,如:两张木床、黑漆木托盘、立柜、床、食物箱等)。

Phó TBT Báo Xây dựng Tào Khánh Hưng ( bên phải) và Nhà báo Lê Quang Vinh.
建筑报副主编陶庆雄(右)和记者黎光荣。

这四个地方的导游(历史讲解员)当然训练有素,在介绍文物和历史事件时非常专业,条理清晰。但奇怪的是,只有在黄筹村(母亲的家乡)的胡伯伯故居和森村(父亲的家乡)的胡伯伯故居,他们才能不时地让无数游客热泪盈眶。这里的导游优势在于他们操着标准的义河口音,又与胡伯伯有着某种血缘关系,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从眼神、语气到衣着……都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我想,记者兼音乐家(业余)陶庆雄也是被胡伯伯家乡那些美丽、淳朴却又极具魅力的“仙女”们“迷倒”了,所以他才能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到近乎极致,写出这些纯真而又熟悉的诗意,就像一个出生在家乡义安的人:

“阳光洒满 Chua 村和 Sen 村
粉红莲花,众多新项目
小房子里还留有胡伯伯的足迹
培育人民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情怀。

“小屋里还留有胡伯伯的足迹/培养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爱”让我们对“南丹,人杰地灵的圣地”这片土地感动、敬佩、无比感激。

Nhà tưởng niệm 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Du khách nghe thuyết minh về gia đình, quê hương và tuổi ấu thơ của 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Ảnh: Huy Thư - Đình Tuyên
胡志明主席纪念馆;参观者聆听关于胡志明主席的家族、故乡和童年的介绍。图片:Huy Thu - Dinh Tuyen

我们向您提供我们坚定的信念。
胡志明的名字照亮了整个国家
吴南坛,孕育众多人才的圣地
苏联坚定英勇抵抗
一轮阳光,两滴露水,构筑起幸福的季节……”!

这一高潮使我们每个人都回想起黎笋总书记在胡主席追悼会上宣读的简洁悼词,其中涵盖了祖国、敬爱的胡伯伯的生平和事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诞生了伟大的民族英雄胡主席,他给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国家带来了荣耀。”(黎笋总书记在庄严的胡主席追悼会上宣读的越共中央悼词,1969年9月9日)

“我们向您献上我们坚定的信念/胡志明,您的名字荣耀国家”。这些最美丽、最迷人、最凄美、最温暖的歌词,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特殊的印象,让这首歌曲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永远流传……

今年9月2日是越南独立自由77周年(1945-2022),记者陶庆雄邀请了现役军人、功勋艺术家、中校香江为他献歌献艺,这首歌可谓“天作之合”。功勋艺术家、中校香江嗓音清澈,在现代民歌和室内乐方面颇有建树。他曾任第九军区艺术团、陆军歌舞剧院的表演歌手,现为陆军文化艺术大学声乐系讲师。功勋艺术家、中校香江还多次参加国家和军队歌舞节等专业比赛,并多次荣获金银奖……

莲花村之歌 - 作曲:陶庆兴 - 演唱:功勋艺术家香江
Một góc Làng Sen, xã Kim Liên (Nam Đàn). Ảnh: Sách Nguyễn
金莲公社(南丹)森村一角。照片:阮萨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