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报纸和社交网络大量报道了胡志明市和河内部分地区民众排队购买汽油的事件。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混乱,甚至出现了买家袭击卖家的事件。从社会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因为在许多国家,排队被视为公民意识和文化行为的体现。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排队买汽油让人想起1975年乃至多年以后的买东西。那时候,买任何东西都得排队。有些人甚至会用砖头或其他东西标记自己的位置,然后跑去做其他事情。然而,在今天的世界里,像那样排队已经很困难了,尤其是买汽油和机油。排队买汽油和机油的时候,人们会把车停在那里标记位置吗?这说起来有点绕,但从今天的经济学角度来看,排队买东西清楚地表明了供求关系,或者说销售流程的服务存在问题。
很多时候,排队买东西证明商品稀缺,供不应求。上述排队买汽油的情况完全是事实,甚至很多加油站都暂时“请假”了。值得一提的是,汽油和石油的短缺是局部性的。

诚然,目前汽油和石油是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的商品,“他们涨,我们也涨”。然而,一些省市汽油和石油销售短缺,是主要企业和零售商之间协调的问题。一些专家预测,许多重点企业面临供应短缺和全球汽油和石油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可能不得不付出高昂的成本大量进口,以确保供应并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但全球汽油和石油价格出现逆转,国家因此调整了销售价格。为了限制损失,主要企业已将零售代理商的折扣佣金降至较低水平,有时甚至为零。因此,零售商店无法盈利,卖得越多,亏损越多,因为他们还要承担人工、运输、税收等成本。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商店停止营业,更不用说排队购买汽油和石油了。
文章:阮阮
插图: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