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二):对“白人暴力”的痴迷

日前,在义安省举行的校园暴力问题论坛上,劳动荣军社会部儿童司司长邓华南表示,学生和青少年不仅遭受着“热暴力”(通过行为实施的暴力),还遭受着“冷暴力”、“白暴力”,这些暴力形式包括抵制、心理压力等,对学生造成精神上的冲击……对许多学生来说,这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暴力,在网络空间也遭受暴力。

近期发生在荣市大学天才高中的令人心碎的自杀事件,也是类似的例子。目前,虽然警方尚未断定这名十年级女生的自杀是否与校园暴力有关,但可以确认该班级确实存在罢课现象。开学伊始,家长群里就有人提醒,班里有一群女生经常罢课,这个班也经常逃课,不逃课的同学会被罢课吗?而且,这名十年级女生在自杀前,还经常跟妈妈说,自己害怕被同学罢课,不敢去上学。可悲的是,学校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导致了令人心碎的后果。

Các hành vi bạo lực có thể là bạo lực về thể chất (đánh đập, xô đẩy…), bạo lực về lời nói (đe dọa, vu khống) và bạo lực về tinh thần (tẩy chay, xa lánh, nói xấu…). Tranh minh họa: Tư liệu
暴力行为包括肢体暴力(殴打、推搡等)、言语暴力(威胁、诽谤)和精神暴力(抵制、排斥、背后中伤等)。插图:来源

演州三中也刚刚处理了类似情况。该学生是11年级的女生T,她经常与同学发生争吵和冲突。通过班主任的监控和调查,任何坐在她附近或与她说话的同学,都会在她不高兴时被她责骂,渐渐地班上就没有人敢和T玩了。由于性格问题,她面临着被朋友孤立的风险,因此要求转班。同时,她所在的班级是学校的重点班,高分班的学生要求转入普通班的情况并不常见。针对此事,班主任已向学校董事会汇报,寻求解决方案。

事实上,T. 当时正处于轻度抑郁症状态。然而,尽管学校主动邀请 T. 的家长见面交流,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但在两次见面中,家长均否认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有任何异常表现。第三次见面时,T. 的家长才承认孩子确实出现了抑郁症的迹象。当家长们敢于坦诚地谈论孩子的状况时,校长才得以与他们进行坦诚的沟通。“我告诉家长,老师和学校早就意识到了学生的异常,但由于老师本身不是医生,所以不能妄下结论。但在得到家长的配合后,我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允许学生在11年级时转到任何他/她想上的班级,从而避免了任何不幸事件的发生。” 演州三中校长潘忠东老师回忆道。

Ám ảnh bạo lực học đường. Tranh vẽ minh họa: Tư liệu
校园暴力的阴影。插图:文件

学龄儿童为何会出现抑郁症?除了学业压力和成绩压力外,学生们还面临着来自学校人际关系的诸多压力。荣市一名女高中生表示,罢课问题是当今学生最大的困扰。“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这种情况。即使没有挨打,精神上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学生被朋友罢课的理由数不胜数,”这位女学生说道。

荣市黄树康中学11A1班的Nguyen Pham Gia Nhi学生谈到自己曾经讨厌某个朋友,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并试图说服班里的其他朋友不要和他一起玩时说:我个人认为,在上学的这些年里,我们一定有过不喜欢,甚至讨厌某个朋友的时候。我自己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不喜欢,故意孤立女同学,在班里说女同学的坏话。当然,那时我还小,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校园暴力,只认为是朋友之间的矛盾。我也认为我不喜欢我的朋友,也希望其他朋友不要和那个朋友一起玩。长大后,有了一定的知识,我才知道校园暴力是一切行为,包括言语和行动。我无法想象,如果他继续自我封闭,不和朋友们玩耍,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说不定还会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Công an tỉnh Nghệ An triển khai buổi ngoại khóa về phòng chống bạo lực học đường tại Trường THPT Quỳnh Lưu 1.
义安省警察在琼吕一中组织了预防校园暴力课外活动。

据记者调查,很多学生被学校抵制的原因都很“琐碎”。有时仅仅是因为不和朋友出去玩,或者因为长得漂亮,更容易被男生注意到;有时是因为学习好,不让朋友看到自己的作品,所以被学校抵制;有时是因为学习不好,所以被学校抵制。更可悲的是,有些学生被学校抵制仅仅是因为家境贫困,还有些是因为长相不好……

抵制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大多是孤立受害者,不跟他们说话,不跟他们玩,说闲话,戏弄他们……尤其社交网络发达以来,这种情况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更大。比如,受害者被创建聊天群八卦,照片被修改,在脸书上遭到攻击……“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感到害怕。那种感觉太可怕了。每天早上醒来去上学,我都很害怕。没有人跟我说话,没有人陪我玩。每天晚上放学回家,我都会哭。”一位被抵制的女学生说道。

琼吕三中陈氏河老师在担任班主任多年后表示:“校园暴力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社交网络的影响。事实上,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社交网络的使用非常不加区分,一些学生因为在Facebook、Zalo等社交网站上的不文明行为而发生矛盾和争吵……学生们没有控制好自己在网上阅读、观看和提供的信息量,导致思维扭曲、错误,脱离现实,荒废学业,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这种情况很常见。沉迷于虚拟世界,经常观看与暴力相关的负面新闻和图片,会逐渐丧失固有的自信,道德和精神也会堕落。同时,学校对社交网络使用和行为文化问题的宣传工作仅仅停留在提醒和警告的层面,并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没有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和社会的要求。

Học sinh thành phố Vinh chia sẻ tại Diễn đàn điều em muốn nói về phòng chống bạo lực học đường.
荣市学生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对预防校园暴力的看法。

“如何利用社交网络为自己谋福利,并在社会上传播美好的事物,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甚至在学校环境中,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认为,面对社交网络的风暴,学生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知道如何在社交网络上提供、使用和进行文化交流。”陈氏河老师补充道。

与此同时,义禄三中学教师吴翠娥表示:“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此外,还有社会因素。暴力文化,例如带有暴力倾向的电影、书籍和游戏……在互联网上日益盛行,且没有受到严格的审查。因此,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会对这类内容产生好奇并接触它们。由此,校园暴力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滋生。因此,除了保护孩子免遭校园暴力的侵害外,家长还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家长和老师需要反思校园暴力的成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孩子继续这种行为。”

Học sinh Trường THPT Thái Lão (Hưng Nguyên) tổ chức minigame với các từ khóa liên quan đến vấn đề bạo lực học đường.
泰国老挝高中(Hung Nguyen)的学生组织了一场与校园暴力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小游戏。

在最近于荣市举行的校园暴力问题论坛上,劳动荣军社会部儿童司司长邓华南先生也补充道:“大家普遍担心,我们越沉默,暴力就越孤立,趋势就越严重。孩子们感到孤独,不知道该与谁分享,得不到关爱,最终他们选择了最消极的解决办法——自杀。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案例,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邓华南先生也希望,如果学生目睹暴力事件,或者听到朋友诉说,他们应该勇敢发声,与机构、组织、家人、学校或他们最信任的人分享:在他们身边,他们并不孤单,有很多人愿意倾听和分享。所以“请分享,请发声,不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