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初,原青山社团(Anh Son)书记魏文河(1986年生)被任命为青山社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魏文河是一位有能力的干部,拥有近20年的团工作实际经验,他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在给魏文河同志安排新职务后,社团副书记吕英雪(1991年生)被任命为青山社团新书记。在安排和轮换重要团员职务过程中如此便捷顺利,是多年来筛选因素、创造培训环境和培养接班人的过程。

据当地领导介绍,吕英雪同志是一位具有诸多优秀品质的人物,她在荣大学就读期间就入党。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职业生涯和成长过程中,积极参与当地共青团工作,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吕英雪同志认识到,这是培养下一代共青团干部的典型特征,因此,2015年,吕英雪同志还在荣大学读高三时,党委、政府和青山乡共青团代表就直接接见了她,鼓励她毕业后回乡工作。
感受到党委和政府的尊重和认可,吕英雪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2016年,英雪同志被任命为青山公社青年团副书记。为了给她创造更多安心工作的津贴,地方领导还任命她兼任党委办公室、公社红十字会主席等职务。公社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也是根据中央书记处289号团规选举产生的。因此,多年来,青山公社建立和选拔了一支素质优良、能力强的优秀团干部队伍,地方团干部的任用和工作安排变得更加简单合理。

不仅青山县,近期英山县各乡镇团干部、团委书记也得到妥善安排和调动。仅从2022年至2023年初,在8名达到或超过团委年龄的同志中,已有7名同志调往党政群团其他岗位。目前,仅计划安排1名同志到2024年工作。
除了安山县,在安城县,当地党委、政府也把安排分配超龄团干部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而持续的工作。2022年初,在全系统大力参与下,在破解“团干部输出”瓶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谈及这一问题,安城县委组织委员会副主任阮氏金英表示,在基层和县级团组织代表大会召开前,县委组织委员会指示各级团组织研究总结团干部超龄问题。在此基础上,县委组织委员会直接与团干部超龄单位党委、机关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安排这支团干部的计划。同时,制定了以合格、有资格的人员更换乡团委书记的计划。为确保落实工作顺利按规定进行,县委组织委员会、民运委员会、内务部领导成立了指导小组,及时跟进、提出意见,指导落实工作,依法依规采取措施,帮助各地化解困难,制定安排团干部超龄新岗位的计划。

得益于此,2022年全县已安排7名超龄团干部工作。为了创造条件,为团干部在某些岗位上享受更多津贴,县委组织委员会还讨论并鼓励基层党委、机关实行岗位共享和兼任。同时,动员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干部提前退休,为超龄团干部“加油”、“壮大”队伍。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先行者这样做,例如庆城公社前线委员会主席高廷山同志(1964年生),按规定他将于2024年退休,但考虑到干部组织工作的总体情况,他于2022年初提前退休,为原公社团团书记接班创造条件。安城县委、地方党委理解他为集体做出的牺牲,除了为他解决提前退休政策外,还额外给予合理的扶持政策。
此外,一些地方还安排了合适的兼职,为这支队伍调动工作时提供额外补贴。例如,在宝城乡,原社团联合会书记郑春香(1985年生)调任农民协会副主席后,还兼任第八村党支部书记。得益于这些有效做法,截至目前,安城县全县已基本完成超龄社团干部的就业安置工作。

实践证明,许多团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在新岗位上的能力和勇气。他们不仅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是巩固地方基层党组织力量的火车头,正如义禄乡党委书记黎文清同志评价原莱文阳乡团委书记时所说的那样。据此,2018年,原莱文阳乡团委书记(1984年出生)受托当选为乡人民委员会分管社会文化领域的副主席。他不仅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还主动请缨担任万禄1村党支部书记——一个面临被取缔的危险的党支部,该村党支部只有3名党员,其中2名党员年龄已超过80岁。

赖文阳同志在2018年至2020年担任万立一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对村支部、青年团进行了整顿,提高了村干部的领导能力。同时,他培养了2名优秀党员,在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加强了人民的团结,为万立一村改头换面作出了贡献。
接下来,从2020年至今,他继续加强自己在新春天主教村党支部书记的地位。2020年,该村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但在人民团结的动员和巩固下,该村出资6.2亿越南盾现金和数百个工作日,完成和修建了村内几乎所有的重要道路。在农村交通系统完成后,新春人民还携手合作,出资3400万越南盾现金和60个工作日,重建了该村的文化馆。这些变化为帮助义丹县最困难的乡之一——义禄乡在2022年稳步迈向新农村建设终点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纵观整个义丹县,县级、政府和人民也对许多成熟的团干部表示赞赏,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出色地履行了各自的职责,如义安社党委副书记武松林同志、义庆社党委副书记潘诗丹同志、义安社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黄龙安同志、义丹镇妇女联合会主席吴氏义同志等。
在黄梅镇,镇党委组织部部长胡文才同志表示,对超龄团干部的调配和岗位调动工作是镇党委特别重视的工作。每年,地方都会制定调配计划,根据每位同志的能力和特长对这支队伍进行调配和安置。得益于此,许多团干部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在地方重要岗位上出色地履行职责。例如,在琼荣公社,曾任公社团干部书记的黎当水(现公社党委书记、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和武黎珍(现公社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两位同志就是先锋模范。在琼芳坊,原团支部书记阮文章、阮春蔚等同志,现在担任坊党委书记、常务副书记等要职。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干部,深受上级党委、干部、党员和地方群众的尊敬。

全省普遍看,不少团干部得到了地方党委和领导的关心爱护,系统合理地安排工作,激发了团干部的奋斗动力,最大限度发挥了团干部的作用。一些单位还创新做法,如建议区委常委会责成公社党委,本社没有合适岗位的,就安排到其他公社担任公务员;提前登记,为超过轮换年龄的团干部预留岗位……这些做法,使团干部超龄安排轮换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