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夏天,烈日炎炎,老挝的寒风吹得果树都枯萎了。在义安省西部,许多地方的茶山和甘蔗山开始枯萎,许多地方的池塘湖泊干涸,鱼虾也纷纷死亡。然而,当我们抵达嘉春乡(新岐)时,却被郁郁葱葱的香蕉园所震撼,香蕉园里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香蕉园从山坡一直延伸到田野,这是即将收获的香蕉,这是崭新的香蕉。
香蕉园主人、多井村村长张文察先生擦去晒伤的脸上的汗水,领着我们走进了他家坚固的高脚屋。他吐露心声:“现在我没那么担心了,香蕉开始变绿了。但到了六七月,我睡觉时总是心如刀绞,担心香蕉会枯萎死亡,生怕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南美香蕉是进口品种,价格昂贵,每棵树2000越南盾。在炎热潮湿的日子里,有时我会在半夜12点醒来,连续几个小时给香蕉浇水,让它们能够抵御炎热的天气。第二天早上我再浇一次水。下午我会去除草,摘掉枯萎的香蕉叶,捆扎树干,剪掉采摘的香蕉串。这些天很热,有时也会遇到潮湿、下大雨的日子,我担心香蕉会被淹死或生病……工作一整天都在进行,有时我觉得自己力气不够,因为香蕉园有7000多棵树,占地2公顷。“有时候我们想雇更多的工人,但没钱,所以家里只好…… “我整天都在工作,”查特先生说。

他正在谈论给第二批只长出5-7片叶子的香蕉浇水。第一批香蕉有2公顷,是去年种植并出口的老香蕉。在照顾第一批香蕉和第二批“幼苗”的同时,家里只有他们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儿子整天在花园里。查特先生补充道:“香蕉树不能缺水,现在种植第二批香蕉我更有经验了,但今年的阳光太热了。好几个月的气温都在38-40摄氏度,照顾起来非常困难。”

查先生说:凡事都要尝试。2021年底,作为村长,公社带我和一些人去同文乡(新岐)参观香蕉种植模式。我看到山坡上还能种香蕉,心想我家地大,地势低洼,也可以种。我大胆地挑了几十棵树种在家门口,精心照料,结果后就向公社汇报,接受了这份工作。春节过后,我宣读了区、公社的决议,虽然担心自己力气不够,但还是下定决心要执行。之后,我和家人商量,全家连续干了三个月,改良土地,修建了一条300米长的从溪流引下来的灌溉系统,挖坑、接种……最危险的工作,莫过于夏天在嘉春地里种香蕉苗(香蕉胚)。

目前,首批两公顷南美香蕉已经收获,每次产量两吨,我们已经收获了三四次。最大的一串香蕉让全村人惊叹不已,一共16串,重55公斤,每公斤卖5000越南盾,整串香蕉收入27.5万越南盾,拿着香蕉钱,全家感动得流泪。家里人又商量着扩大种植面积,因为做大生意需要大面积,投资才划算。我又扩大了一公顷,今年阳光正好,幸好香蕉都生根发芽了。
多井寨寨主的家里,简简单单的一张茶几,几件熟悉的木制家具,几串准备出售的香蕉,里面还存放着几袋米……前寨主的妻子想必是一位美丽的佤族姑娘,如今依然带着一丝咸香的韵味,微笑着为丈夫扇风。我暗自想,她能嫁给这样一位勤奋好学的丈夫,真是幸运。他整天都在芭蕉山上忙个不停。屋子周围种着果实累累的菠萝蜜和香蕉树,一群鸡悠闲地在院子里觅食。他们家养了几百只鸡,还有一个鱼塘,里面养着草鱼、鲢鱼、鳙鱼、鲤鱼……这样的生活,在山区里,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和他聊得越多,我们对这个人就越惊讶,他讲起香蕉种植来就像个专家。“以前,我都是按照公司的技术要求来施肥和照料香蕉。但渐渐地,在应用技术的同时,我关注天气变化,思考如何用草药治疗植株,还尝试在每棵香蕉树上放一碗石灰。我养鸡来获取更多肥料,把石灰和鸡粪混合,放到洞里,浇透水,然后盖上一层薄土,再把香蕉树栽进去。多亏了这样,香蕉才没有受到真菌的侵袭。”查特先生说。他还说,如果按照公司的流程种植,有时也不行,因为投资昂贵,而且肥料太多,香蕉容易生病。
看到张文察先生的示范香蕉树的成效,至今,嘉春乡土族家庭、Nuoc Xanh 村的 Cao Thi Hien 女士一家也决定效仿张文察先生的做法,在 1.2 公顷土地上种植这种香蕉。

热爱香蕉种植的查先生高兴地说:“自从种香蕉以来,我一直上网查资料,想了解新基县的南美香蕉出口到哪里,以及这种深受世人喜爱的香蕉的价值几何。香蕉非常有益,尤其适合劳累后补充营养。” 我们和店主一起品尝了南美香蕉,这种香蕉甜度适中,香味浓郁,个头大,果皮坚硬。香蕉是从园子里采摘的,每天都有往返于新基和荣市的巴士经过,查先生只需把香蕉送到荣市,那里就会有人接收并加工,然后运往南方。


嘉春乡是位于新岐县偏远山区的一个乡镇,这里经常遭受旱灾,人民生活依然艰难,但甘蔗和柑橘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该乡约有2300户人家,约9000人,其中70%是土族人。这里的人们大多勤劳、团结、爱国。此外,这里还有许多富裕的家庭,张文察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在乡里享有盛誉,担任乡长已有15年。
几十年前,嘉春村这片土地上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产量低下,饥荒频频发生。1994年,查先生是第一批在山上试验种植甘蔗的人之一。成功后,村民们逐渐将低效的作物地块改种甘蔗,工厂收购甘蔗,村民们也因此有了收入。他还听从干部的建议,将山上的甘蔗转种到田里,进行精耕细作,产量可达每公顷80吨。

张文察先生除了努力发展经济之外,还率先动员全村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地方和村委会的各项规定。他号召全村群众捐献数千平方米土地和围栏,开辟道路,建设新农村和田间道路,积极进行土地利用改造,确保卡车、汽车在田间地头和村落里畅通无阻。他和党委、政府、各组织组织动员群众修建文化馆,购买锣鼓,弘扬土家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在张文察先生的倡导下,多井村的群众纷纷改掉了办丧事大摆筵席、嫁妆习俗、死者长期留在家中、减少生育三胎等落后习俗……

谈及张文察先生,嘉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武玉山先生自豪地说道:“张文察村长是几十年来为推动本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之一,一直深受人民和政府的爱戴和尊敬。他是本乡享有盛誉的少数民族,是经济建设的先锋,引导群众,激发积极性,转变思维方式,为群众服务。张文察先生种植南美香蕉的模式表明,扩大香蕉树种植是可行的,但仍需要县级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此前,据《义安报》报道,新祺县大力推广南美香蕉种植,用于出口,因为南美香蕉被认为是一种高效作物,不仅保证了消费者的消费,而且公司还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山区的同文乡(新祺)已成功种植了这种香蕉品种。
南美香蕉是一种商业价值极高的香蕉品种,曾占全球总产量的47%。黎文建先生和其他农户在同文乡的6公顷土地上高效种植南美香蕉,每年创收10-20亿越南盾。新基县已将南美香蕉培育成OCOP三星级产品,该县正计划吸引投资,在该地区建造一家加工厂,出口到其他国家。

张文察村长凭借在新岐县旱地上磨练出的本领,以及钢铁般的意志和致富的决心,在家乡新岐创造了奇迹。他引进新品种,运用科技手段推广,创造经济效益,为改变义安各族人民的思维方式和劳动方式做出了贡献。他们不等待,不依赖,而是愿意选择困难但美好的事物,让族人学习和效仿。

今年64岁的张文察先生,因其在乡村老人运动中取得的杰出成就,以及为少数民族做出的诸多贡献,以及在国家新农村建设、高地人民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计划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省民族委员会和新岐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发的多项奖状。如今,来到嘉春,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新岐独特的千年古树“鸡子树莓”盆景(该树已被列为越南遗产树),还可以从像张文察村长这样的普通民众身上,感受到土族人民的旅游精神,以及种植香蕉、甘蔗、百香果等经济作物带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