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夏天,烈日炎炎,老挝干燥的风灼烧着果树。在义安省西部,许多地方的茶山和甘蔗山开始枯萎,许多地方的池塘湖泊干涸,鱼虾死亡。然而,当我们抵达嘉春乡(新岐)时,却被郁郁葱葱的香蕉园所震撼,香蕉园里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香蕉园从山坡一直延伸到田野,这片是即将收获的香蕉,那片是刚刚成熟的香蕉。
香蕉园主人、多井村村长张文察先生擦了擦被晒黑的脸上的汗,领我们走进他家坚固的高脚屋。他吐露心声:“现在没那么担心了,香蕉都扎根了,但到了六七月,我睡觉时心里还是火辣辣的,生怕香蕉枯萎死去,生怕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南美香蕉是进口的,价格很贵,一棵要2000越南盾。在炎热潮湿的日子里,有时我会在半夜12点起床,连续给香蕉浇几个小时的水,让植株能够抵御炎热的天气。然后早上我再浇一次水。下午我去除草,摘干芭蕉叶,捆扎树干,砍下香蕉串准备采摘。”那些日子很热,有时还会下大雨,天气潮湿,我担心香蕉会被淹死或生病……工作持续了一整天,有时我觉得自己力气不够,因为香蕉园有7000多棵树,占地2公顷。“有时候我们想雇更多的工人,但没钱,所以我们一家人不得不整天工作,”查特先生说。

他正在谈论给第二批只长出5-7片叶子的香蕉浇水。第一批香蕉有两公顷,是去年种的,准备出口。在照料第一批香蕉和第二批“幼苗”的同时,家里只有夫妇俩和他们的两个儿子整天待在花园里。查特先生补充道:“香蕉树不能缺水,现在种植第二批香蕉我更有经验了,但今年阳光太猛烈了。好几个月的气温都在38-40摄氏度,照料起来非常困难。”

查先生说:凡事都要尝试。2021年底,作为村长,公社带我和一些人去同文乡(新岐)参观香蕉种植模式。我看到山坡上还能种香蕉,心想我家地大,地势低洼,也可以种。我大胆地挑了几十棵树种在门前,细心照料,等结果后,就向公社汇报,接受了这份工作。春节过后,我读了县和公社的决议,虽然担心自己力气不够,但还是决心要实施。然后和家人商量,全家花了3个月的时间不断改良土地,修建了一条从溪流延伸下来的300米长的灌溉系统,挖洞,联系接收种子……最危险的工作是在Gai Xuan土地上放置香蕉幼苗(香蕉胚),那时也正是夏天到来的时候。

截至目前,首批两公顷南美蕉已经收获,每次产量两吨,我们已经收获了三四次。最大的一串香蕉让全村人惊叹不已,一共16串,重55公斤,每公斤售价5000越南盾,整串香蕉收入27.5万越南盾,拿着香蕉钱,全家感动得流泪。一家人又商量着扩大种植面积,因为做大生意需要大面积,投资才划算。我又扩大了一公顷,今年阳光正好,好在香蕉都扎根了。
多井村村长的家里,简简单单地摆着一张茶几,几件熟悉的木制家具,几串准备出售的香蕉,里面还存放着几袋米……村长的妻子当年想必是个美丽的土族姑娘,如今依然带着一丝咸香的韵味,笑眯眯地给丈夫扇着扇子。我暗自觉得她很幸运,嫁给了这么勤奋好学的丈夫。他整天都在香蕉山上忙个不停。房子周围种着果实累累的菠萝蜜树和香蕉树,还有一群鸡。他们家养了几百只鸡,还有一个鱼塘,里面养着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在山区,这样的生活真是幸福……

和他聊得越多,我们对这个人就越惊讶。他讲起香蕉种植来就像个专家。“以前,我都是按照公司的技术要求来施肥和照料香蕉。但渐渐地,在应用这项技术的同时,我关注天气变化,思考如何用草药治疗植株,并尝试在每棵香蕉树上放一碗石灰。我养鸡来获取更多肥料,把石灰和鸡粪混合,放在洞里,浇透水,再盖上一层薄土,然后把香蕉树栽进去。多亏了这样,香蕉才没有受到真菌的侵袭,”查特先生说。他还说,如果按照公司的流程种植,有时也会不行,因为投资昂贵,而且肥料过多会使香蕉容易生病。
看到张文察先生示范种植香蕉树的成效,至今,嘉春乡土族同胞、诺青村高氏贤女士一家也决定效仿张文察先生的做法,在1.2公顷土地上种植这种香蕉。

Chat先生对香蕉种植充满热情,他高兴地说:“自从种香蕉以来,我一直上网查询新基县的南美香蕉出口到哪里,以及这种深受世界喜爱的香蕉的价值究竟几何。香蕉非常有益,尤其适合在劳累之后补充营养。” 我们和店主一起品尝了南美香蕉,这种香蕉甜度适中,香气浓郁,个头大,皮硬。香蕉是从园子里采摘的,每天都有往返于新基和荣市的巴士经过,Chat先生只需把香蕉送到荣市,那里就会有人接收并加工,然后运往南方。


嘉春乡是位于新岐县偏远山区的一个乡,这里经常发生旱灾,人民生活依然艰难,但甘蔗和柑橘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该乡约有2300户人家,约9000人,其中70%是土族人。这里的人们大多勤劳、团结、爱国。此外,这里还有许多富裕家庭,张文察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在乡里很有威望,担任村长已有15年。
几十年前,嘉春村这片土地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产量低下,饥荒威胁不断。1994年,查先生是第一批尝试种植甘蔗的人之一。成功后,村民们逐渐将低效的农田改种甘蔗,甘蔗被工厂收购,村民们因此有了收入。他还听从干部的建议,将甘蔗转种到田里,进行集约化耕作,产量高达每公顷80吨。

张文察先生除了努力发展经济外,还带头发动全村群众遵守国家、地方和村委会的规定。他号召全村群众捐献数千平方米土地和围栏,用于建设新农村和村内道路,积极进行土地转用,确保卡车、汽车在田野和村落中畅通无阻。他和党委、政府、各组织组织群众兴建文化屋,购买锣鼓,弘扬土家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在张文察先生的努力下,多井村群众已经革除了丧葬大摆筵席、嫁妆习俗、死者长期留在家中、减少生育三胎等落后习俗。

谈及察先生,嘉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武玉山先生自豪地说道:“张文察村长几十年来为本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直深受人民和政府的爱戴和尊敬。他是本乡享有盛誉的少数民族,是经济建设的先锋,引导群众,激发群众积极性,转变思想,为群众服务。察先生种植南美香蕉的模式表明,扩大香蕉树种植是可行的,但在产量方面仍需要本乡的支持和关注。”

此前,据《义安报》报道,新祺县积极推广种植南美香蕉用于出口,因为该县认为南美香蕉产量高、消费保障,而且该公司还提供了种子和技术指导。山区的同文乡(新祺)已成功种植了该品种香蕉。
南美香蕉是一种商业价值极高的香蕉品种,曾占全球总产量的47%。黎文建先生和其他农户在同文乡的6公顷土地上高效种植南美香蕉,每年创收10至20亿越南盾。新基县已将南美香蕉培育成OCOP三星级产品,该县正计划吸引投资,在当地建造加工厂,出口到其他国家。

张文哲村长凭借在新岐县贫瘠土地上磨练出的本领,以及钢铁般的意志和致富的决心,在家乡新岐创造了奇迹。他引进新品种,运用科技手段推广,创造经济效益,改变了义安少数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劳动方式。他们不等待,不依赖,而是愿意选择困难的、美好的事物,让同胞学习和效仿。

今年64岁的张文察先生,因其在乡村老人运动中取得的杰出成就,以及为少数民族做出的诸多贡献,以及在国家建设新农村、发展高地人民经济社会目标计划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省民族委员会和新岐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发的多项奖状。如今,来到嘉春,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新岐独特的千年古树“鸡子树莓”盆景(该树已被列为越南遗产树),还可以从像张文察村长这样的普通百姓身上,感受到土族人民的旅游精神,以及种植香蕉、甘蔗、百香果等经济作物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