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上所述,义安省与老挝华潘、川圹、波里坎赛三个省份接壤,陆地边界长468.281公里。近年来,在党、国家和中央各部委的重视下,该省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然而,违反边境规定、非法越境、移民、遣返、非法开采林产品、犯罪活动(尤其是毒品犯罪)、非法宗教活动……仍然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

坏人利用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落后和困难,打着“人权”、“民主”、“自由”,特别是信仰宗教自由的旗号,利用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非法宗教宣传,分化民族团结大家庭,逐步降低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尤其是“海员救援委员会”(BPSOS)、“苗族人道组织”(Hmong Human Rights)等反动组织的脸书主页,发布并分享了指责边境地区奇山县和桂风县当局强迫当地基督教徒放弃宗教信仰、离开家乡并寻求海外避难的内容。因此,监督干部、党员和民众的状况和思想动态,宣传和驳斥不良和有害信息,以及打击错误和敌对观点的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在奇山县,除了有效凝聚一支合作者核心力量,参与打击不良、有害信息、错误和敌对观点;在网络空间评论和传播正面信息外……县第35指导委员会还经常动员干部、党员、政治和社会组织成员参与宣传、分享和传播来自官方信息网站的正面信息,为“稀释”负面信息流动做出贡献,引导思想舆论,使干部、党员和人民对党的领导和各级机关的管理有正确的认识和信任。

此外,党委、政府和各乡镇人民组织也主动了解当地情况,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政策和国家法律,不听坏人的教唆,为挫败敌对势力破坏革命的一切阴谋诡计,维护党的思想阵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当地政治稳定、安全和秩序作出重要贡献。

岐山县委宣传部部长陆光雄表示,建设和完善记者宣传员队伍、提高口口宣传质量的工作已严格按照第十届中央书记处2007年10月15日关于“在新形势下继续创新和提高口口宣传工作质量和有效性”的17-CT/TW号指示精神得到党委、机关、组织有效落实,并作为地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全县共有记者宣传员341名,其中县级记者26名,来自21个乡镇和直属党委的记者47名,来自县政治、社会组织和工会的记者6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各项工作任务、能力水平、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均达到要求。

奇山县还定期对记者和宣传员队伍进行专业能力培训;注重关注利益和必要手段,为记者创造条件,提高宣传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其符合三大标准:内容实用、及时、贴近受众;内容基本性与时事性相平衡;内容有针对性,打击和驳斥敌对势力、政治投机分子和反动派的虚假信息和观点。宣传形式灵活多样,除了宣传工作与“巧妙的群众动员”相结合外,记者和宣传员队伍还深入居民区,了解群众的思想和愿望,向党委提出建议,及时解决基层出现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山区等群众文化水平低、地形复杂、道路不便的地区,口头宣传仍然是传播、宣传、动员群众有效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凝聚共识的重要形式之一。口头宣传能够快速响应其他形式难以及时实施的信息需求和热点敏感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口头宣传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批判性和驳斥性,在密切掌握基层干部党员群众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加强双向互动,切实履行“全系统搞意识形态工作,每个干部党员都是宣传员,其中宣传力量是核心”的职责。

乂安省委常务副书记阮文统同志在总结落实越共第十届中央书记处关于“在新形势下继续创新和提高口头宣传工作质量和效益”第17-CT/TW号指示15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继续以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特别是口头宣传工作,帮助党的领导取得高成效,满足全省、各部门、各地方和各单位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各级党委应注意创新口头宣传的方式和内容,不仅要宣传和报道当前问题,还要报道社会经济问题、人民和社会关心的问题;提前宣传,避免可能出现的紧迫问题;在口头宣传中赞扬和鼓励爱国竞赛运动,驳斥虚假、反动论调和不良信息。


为确保边境、民族地区和山区安全,近年来,公安、军队、边防部队定期配合掌握情况,同步部署专业措施,严防外来负面影响进入地区,不让不良分子利用探亲、经商、旅游等机会侵犯国家安全。

但各力量之间对信息和情况的掌握、通报协调工作有时不够经常,导致对形势的评估和预测不一致,降低了地方党委和政府在解决本地区突发事件中的参谋工作的有效性。在解决一些突发事件,特别是在防范和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的协调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些政策和实施措施有时不一致,容易产生漏洞和缺陷,给敌对势力利用和破坏创造借口。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各部队要加强对局势的交流和了解,特别是对老挝境内苗族反动分子的活动、建立“苗国”、非法移民和传教活动等情况的了解,从而预见可能发生的复杂局势,从基层主动部署预防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维护边境安全和领土主权。

此外,加强与乂安省接壤的老挝职能力量(华潘、川圹、波利康赛)的外交和国际合作;定期交换情报,商定合作内容,共同预防和打击犯罪,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秩序。同时,配合开展“全民维护国家安全”运动,宣传和提高人民对敌对势力阴谋和活动的警惕性。尤其要重视和发挥88个集体、916户、2102名个人的“耳目”作用,他们自主管理着468.281公里的边境线;116个国界碑;944个小组/17810名个人在各村落和村庄的自主管理安全与秩序。


在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地位的人士、村长和村长被视为特殊的“大树”,在社区中拥有话语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祥阳县三合乡会山村的武宗龙先生(生于1960年),他被视为村里的“大树”。作为村长,武宗龙先生经常与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协调,宣传动员当地群众严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国防安全和边境工作的政策和法规。他还积极关注当地局势,并及时向三合边防站通报,以便处理该地区发生的事件。

三合边防站副政委何辉添少校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自2019年至今,武宗龙村长已向三合边防站提供了50多条线索,其中包括5条关于违反边境规定和非法运输林产品的宝贵线索。他还积极参与宣传和动员村民搬迁工作,确保了三合边防站位于会山村的新指挥部建设工地和防区演习场地的顺利进行。”

目前,全省共有2228名村长、村长和名望人士。仅边境地区就有328名村长、村长和名望人士。他们是宣传动员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国家政策和地方法律法规,戒除吸毒、酗酒、破除陋习、迷信和邪教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当一些群众由于认识不足,被坏人煽动、引诱、利用时,村长、村长和名望人士队伍在教育、解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使他们明白道理、悔悟自新、自觉行动。因此,今后一段时期,要进一步发挥这支队伍在民族地区宣传工作、防范和打击不良信息,特别是参与解决疑难案件、维护治安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此外,各地方、各职能部门要切实掌握和预测形势,准确评估民族宗教事务发展态势,特别是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的图谋和企图,积极应对,及时处置。要注重清理、补充、修订和建立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具体机制和政策,为民族地区群众发展经济社会创造条件,宣传透明机制和政策,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经营和合法致富。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宗教的国家管理,维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筑牢“屏障”,防止宗教和邪教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山区渗透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