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上所述,越南与老挝,特别是义安省与老挝各省之间在发展边境贸易方面的合作潜力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使上述领域迈出新的、及时且合适的发展步伐,今后一段时间,必须严格遵循中央和省政府的指导方针、机制和政策,提出并大力实施同步推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020年12月13日,乂安省人民议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2021-2025年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第18号决议。该决议提出了乂安省西部地区在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做好社会保障、消除饥饿、减贫和维护边境地区稳定等工作。其中,继续投资建设南坎国际口岸;将清水国家口岸建设成为国际口岸;逐步投资建设二级口岸:三合口岸(祥阳县)、通秋口岸(桂风县)、高威口岸(安山县)。
此外,2013年7月30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至2020年义安省发展方向和任务的第26-NQ/TU号决议还确定:推动青水口岸经济区建设,将青水国家口岸提升为国际口岸,成为与老挝、泰国、缅甸等国重要的贸易枢纽。这是为义安省与老挝边境口岸经济发展铺平道路的机制和政策。

总体而言,义安省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北部地区较为发达的省份,到2030年成为全国较为发达的省份,并成为连接越南、老挝及东南亚地区国家的东西经济走廊的重要发展极。以此为基础,义安省将致力于挖掘老挝农林产品的出口潜力,以及发挥义安省在建筑材料、水产品、海产品、机械设备等产品方面的优势。
特别是,《越老双边贸易协定》(2015 年)和《越老边境贸易协定》(2015 年)优惠政策的应用为大力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以及发展两国之间的密切经济联系做出了贡献。因为通过 7 号国道到库阿罗港连接缅甸 - 泰国 - 老挝 - 越南的东西亚路线,以及年旅客吞吐量达 300 万人次的荣市国际机场和多个大型海港,港口总货运量达 630 万吨/年。此外,一旦河内 - 万象高速公路建成,义安省将成为发展物流的理想地点,成为该地区各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中转站。

根据越南工贸部2012年10月15日第6076/QD-BCT号决定批准的至2020年越老边境市场网络发展规划,义安省西部地区共有30个边境市场。目前,有7个边境市场投入运营。该地区的口岸和口岸系统为商品买卖、贸易、交换、交通工具通行和人民出行创造了便利条件。为促进进出口贸易,为通关创造更便利的条件,义安省人民委员会逐步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口岸和口岸系统部署兵力,并多次与老挝边境各省当局举行会谈,提出对一些二级口岸和口岸进行升级改造的建议。
西义安省拥有沿边境延伸的边境口岸和口岸系统,在经济社会、安全国防和外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该地区拥有多种投资机制和政策,多种经济发展模式为少数民族开辟了可持续的脱贫之路。特别是,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与文化传统特色的发掘相结合,正在蓬勃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并与老挝中部地区紧密相连。


尽管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必须认识到,越南与老挝边境贸易发展,特别是义安省与老挝其他省份之间的边境贸易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限制。两国进出口商品大多为初级、未加工、附加值低的产品。此外,义安省口岸和开放区的技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落后。近年来,新冠疫情的影响影响了双方的贸易活动,导致义安省与老挝进出口额下降。
奇山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友明表示:“由于南坎国际口岸两侧地区仍然贫困,口岸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商业中心、商铺招商系统、商品买卖系统以及边境贸易服务区等基础建设均尚待完善。此外,由于口岸地区距离主要经济中心较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主要经济中心的联系和发展。因此,口岸地区的发展需要我国和邻国的大力投资,经济发展才能促进贸易活动。”

义安省工贸厅厅长范文和先生在发言中强调,该省口岸地区贸易潜力巨大,发展机遇广阔;发展口岸和边境贸易的政策符合党和国家的利益。但他同时指出,从政策到落地仍需一个漫长的过程,实施难度很大,需要采取综合、同步的解决方案。其中,发展口岸经济基础设施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尽快破除壁垒,便利人员和货物进出。不断创新进出口管理政策,按照国际标准简化通关程序。推动实施更加开放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宏观层面,应制定法律文件,作为吸引投资活动,特别是边境经济区投资活动的基础,发展服务于经济区和国际口岸商业活动的基础设施。应为两国边境地区农业加工、水产养殖、规模化畜牧养殖等领域的投资者提供支持和激励,为企业在边境地区寻找投资机会、促进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近日,在2022年4月11日举行的第十二届越老边境贸易发展合作会议上,两国工贸部部长签署了《两国边境贸易发展合作纪要》,为双方制定和落实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奠定基础。出席会议的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黎鸿荣强调,越老两国之间,特别是义安省和老挝两省之间在边境贸易发展方面的合作潜力仍然很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黎鸿荣建议双方需要研究和审查边境贸易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并建议两国政府对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特殊的投资激励措施。加强双方在口岸、口岸、货运等管理建设问题上的磋商与交流。投资建设边境山区特别是口岸、口岸城镇等电信和互联网接收发射站,消除移动和互联网覆盖的“洼地”;逐步将银行服务直达口岸。
此外,两国政府、相关部委和行业也应积极争取投资资金,建设途经清水口岸的河内至万象高速公路。尽快宣布南安口岸(波里坎赛省)为主要口岸,为促进进出口和移民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应注重安排投资资金,升级改造和建设越南-老挝口岸,特别是义安-老挝口岸的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特别是清水口岸、通秋口岸、高维口岸、三合口岸等口岸的技术基础设施。

许多意见还建议,两国企业应尽快研究制定服务和物流系统,通过越南义安省等地的国际海港系统和老挝的交通运输系统,连接和运输来自老挝、泰国及周边地区的货物;应加强边境口岸管理,为两国企业和人员之间的贸易活动提供便利……尽管越南还不是对老挝投资活动最多的国家,但许多越南专家认为,企业也应注重扩大对邻国的投资,以促进发展,特别是在边境省份,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产品,为产品和货物的流通创造条件。
